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官媒首次承認中國海軍穿越宮古海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5-15 0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5-14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遠航(來源:人民日報)



日本軍方公布的4月10日中國海軍艦隊穿過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公海後進入太平洋的航向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國海軍編隊宮古島東南公海海域事件一直被日本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也深受各大媒體的關注。不過,這一事件並未得到中國官方媒體的承認。近日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首次承認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遠航至宮古島東南公海海域,並指出穿越宮古海峽是證明中國遠海訓練常態化。以下是《人民日報》的報道全文:

  □2005年7月,一支中國艦艇編隊從西沙海域北上,直至渤海海域,擔當「藍軍」與3個艦隊五大兵種兵力展開實兵對抗。此次演練,戰艦編隊「走一路、打一路、對抗一路」,創造了人民海軍全航程對抗演練的新紀錄。

  □2010年3月中旬到4月初,北海艦隊組成聯合機動編隊,實施進遠海、跨轄區遠航訓練。編隊千餘名官兵科學組訓,按計劃帶動海軍部隊多個兵種多個專業,一路展開對抗演練。

  □2010年4月,由東海艦隊數艘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從我國東海出發,遠航至宮古島東南公海海域,進行遠海實兵對抗訓練,努力提高海上機動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核心閱讀

  經過61年的發展,人民海軍的航跡越走越遠,逐漸實現遠海訓練常態化。從南中國海到西太平洋,再到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等深入這片深藍水域,開展遠洋實戰和護航反劫持等科目訓練,不斷提高海上綜合作戰能力,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有力地推動了海軍轉型建設。擁抱大洋,走向深藍,幾代海軍官兵的夢想,如今已經成真。

  【背 景】

  今年3月15日,一支由6艘艦船和2架艦載直升機組成的北海艦隊聯合機動編隊,開始了環中國領海線遠航訓練的航程。

  編隊所經渤海、黃海、東海、太平洋、南海海域,全程拉動海軍三大艦隊、五大兵種參與對抗。

  一支編隊的「突圍」,牽動各方神經。從總部、海軍的實時掌控,到北海、東海、南海3大艦隊基本指揮所及其各個兵力指揮所的開設,一張立體指揮大網在沿海各部隊結集成形。

  為配合編隊行動,3大艦隊的航空兵、水面艦艇、潛艇、岸導團和電子對抗部隊聞令而動,50餘架飛機飛臨海空,近60艘戰艦緊急出航,近10艘潛艇解纜前出,10餘個電子對抗分隊緊急機動,沿途雷達站全程跟蹤……

  全程帶動,全程對抗。這個編隊激起的「鯰魚效應」,使一場聯演聯訓的對抗,在縱深幾百公里、航經6000海里的海防線上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貼近未來的實戰環境、跨越數千海里的陌生作戰海域,讓參訓部隊深深感受到聯合訓練帶來的衝擊和挑戰。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在地球浩瀚的大洋上幾乎根本見不到中國海軍的片帆隻影。

  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到來,海軍相繼攻克了大中型艦艇海上遠距離通信、環球導航系統設備更新和遠洋補給三大難題。

  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海軍第三代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潛艇、作戰飛機陸續交付部隊。衛星導航、戰術軟體等新型信息化裝備逐步在各型戰艦、潛艇和飛機上應用。

  我國海軍擁有了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船,被稱為「浮動的海上基地」,保障戰鬥艦艇海上長時間晝夜連續機動不靠港補給。

  這些,都為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遠航訓練拉開實戰化大幕

  向南,向南,再向南。

  深秋時節,一支由5艘國產現代化戰艦組成的編隊,迎著陣陣寒潮,向大海深處進發。

  「演習戰鬥警報!」

  「發現可疑潛艇信號。」鈴聲乍響,聲吶兵報告。編隊已進入「敵」潛艇疑存區。

  一場潛艦對抗精彩上演。

  指揮員額頭細密的汗珠,一臉嚴肅的官兵。

  「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出現敵情,任何時候都要做好戰鬥準備,這次不是訓練,而是真正的戰鬥!」這是參加演練的官兵們最大的感受。

  人民海軍已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征程,伴著中國特色軍事革命的風起潮湧,我們的戰艦走得遠了、看得清了、打得准了,在遠海大洋上實施常態化實戰訓練成為可能和必然。

  對抗訓練的硝煙散盡,南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支隊長王新建說,對於海軍而言,是不應該有陌生海區的,因為未來戰場上,誰對戰場環境最熟悉,誰就將對戰爭多一分勝算。

  近幾年來,人民海軍的戰艦組織訓練越訓越遠,訓練的海區隨著戰艦航跡的延伸也越來越多,從近岸到遠海,從單艦到編隊,從單兵種到多兵種,特別是這次組織帶有實戰背景的遠航訓練,海軍艦艇實現遠海訓練常態化的大幕已徐徐拉開。

  海上「龍虎鬥」 對抗演練唱主角

  那一邊,美麗的南中國海,伴艦而行的海豚,穿浪而翔的飛魚……

  這一邊,是你來我往的火熱訓練場景:戰艦急馳,激起浪花四濺,直升機掠浪,發出陣陣嘯聲……

  一陣緊過一陣的「戰鬥警報」聲已不覺刺耳,伴著戰艦的轟鳴聲,漸漸成為遠航訓練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樂曲。

  這天上午,警報聲后,又是一輪海上實兵對抗訓練。一會兒是強有力的電磁壓制,一會兒是防禦導彈攻擊,一會兒是傳輸信號中斷……一個接一個的「敵情」源源不斷地彙集到編隊指揮艦,又成批次被分發到各作戰艦艇。

  指揮員告訴記者,這次訓練就是要「背靠背」,題目全部根據部隊實際對抗訓練進展而設,訓練不設「腳本」,對抗才能真實。

  曾在南沙值班艦上任職的一位副艦長,這次作為遠航訓練實習隊的成員之一隨艦出航,他十分感慨地說,航行似乎只是整個訓練活動的配角,把主角的位置讓給了「對抗」,這樣的訓練看著就覺得過癮,也能實實在在鍛煉部隊的實際作戰能力。

  對抗演練唱主角,就是「戰艦出海就是上戰場」的延伸,把訓練思維向實戰聚焦,無論是哪一科目的訓練全部按實戰要求展開,無論哪一次演練全部都拋掉「腳本」,把部隊放到最逼真的實戰環境中去摔打,才能錘鍊出一支敢打硬仗的雄師勁旅。

  海面電磁網 兩軍對壘「隱」者勝

  漫長的航程,激烈的對抗,除了水面上的艦艇外,還有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在水面上交織如網的電磁波。

  置身於複雜的電磁環境中進行訓練,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未來戰爭中,電磁環境將更加複雜、惡劣甚至是殘酷,對電磁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作戰能力,將決定戰爭的勝負。

  正因如此,遠航訓練中的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

  每次遠海訓練,編隊離開碼頭就如同進入了戰場,在近岸航行時,艦隊就集中大部分現有雷達、通信、電子對抗兵力,營造近似實戰的電磁環境,重點對關鍵崗位人員信息化武器裝備使用進行訓練,而各級指揮員則苦練複雜電磁環境下指揮技能。

  東海艦隊編隊指揮員介紹說,對未來戰場上的電磁環境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對戰鬥力發揮到底有多大影響,有不少指揮員對複雜電磁環境缺乏全面的感性認識。在遠航訓練中,參訓官兵在廣闊的大海上親身感受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威脅,不能不說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海軍官兵在認識和適應複雜電磁環境的過程中,改變著海戰的傳統觀念:導彈攻擊、火炮鳴響、魚雷發射是明處的較量,與複雜磁信號之間的無形對抗,則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過去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如今還應加上一條:「兩軍對壘『隱』者勝!」

 立體大搜救 多樣化任務與戰鬥力提升

  萬頃碧波,赤道無風帶,海水平得如同鏡子一樣。

  忽然,一陣急促的戰鬥警報的鈴聲響起,又一場演練拉開了帷幕:搜救「失事貨輪」。

  此時,「失事貨輪」上濃煙滾滾。

  接到報警,從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驅逐艦上起飛的兩架直升機呼嘯而去,在「失事貨輪」上空盤旋,對火情和受損情況實施偵察,而遠處的戰艦在直升機的引導下也正全速趕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4艘戰艦第一時間趕來,把「失事貨輪」團團圍住,高壓水槍幾乎同時打開,數條「水龍」在天空劃出道道美麗弧線,傾瀉在「失事貨輪」后甲板上。實施滅火行動后,直升機飛臨「失事貨輪」進行救助傷員……

  海軍作為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與戰鬥力提升是息息相關的。

  東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支隊長黃新建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他帶領支隊艦艇參加了多次海上救援及護航、運輸任務。正是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艦上的部署得以落實,訓練組織的程序得以規範。非戰爭軍事行動,已逐漸成為部隊戰鬥力提升的一塊「磨刀石」!

  從固守傳統海疆到參與遠海國際合作,有一個事實最能說明變化:曾經,我國船隊在海外缺少安全保障。海灣戰爭期間,有的被勒令停航,有的遭炮擊起火。如今,中國海軍派往索馬利亞、亞丁灣海域的護航編隊,已為來自各國的2000多艘船舶安全護航,護航成功率100%。

  立體多向補給 走向深藍的保證

  點點白色浪花中,一艘人民海軍的大型補給艦,將給在遠海航行的戰艦送來新鮮的艦艇「血液」,也為艦上官兵補充必需的日常用品。數萬噸的大型補給艦終於穩定了航向航速。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某驅逐艦一馬當先向補給陣位接近,先是加速出列,然後調整速度佔領陣位,隨後保持航速穩定,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其餘各艦依次進入補給陣位,均一次成功。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立體補給,不但要給左、右、後面的艦艇補給,直升機還要進行垂直補給。時間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補給的油水管接到了艦上,戰爭的「血液」汩汩流淌。海上補給,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海上訓練項目,不但對海況要求高,而且對參加補給的艦艇指揮員是一個能力、心理的全方位考驗。這種被海軍官兵稱之為全向立體補給,因為補給難度大,對補給艦和接受補給艦指揮員的操艦水平要求很高。

  在人民海軍建設全面轉型的大背景下,一支真正有戰鬥力的海軍,必然是能長期在大海上訓練作戰的海軍,也必然是一支有著強大遠洋伴隨保障能力的海軍。

  伴隨著人民海軍遠洋航程的不斷延伸,一個又一個「首次」,記錄下人民海軍由近岸向遠海、由淺藍向深藍邁進的堅實步伐,幾代海軍官兵的藍色夢想正在成為現實……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139號現代級驅逐艦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522號江衛II級護衛艦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541號江衛級護衛艦照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542號江衛級護衛艦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水面狀態行駛的中國海軍基洛級潛艇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332號潛艇救援艦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882號福清級補給艦照片



日本軍方公開的4月10日出現在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的中國海軍9164號卡-28艦載直升機照片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115號驅逐艦照片

  日本自衛隊幕僚監部3月19日發表報告,3月18日星期四上午,日本海上自衛隊第2護衛隊(舞鶴)所屬「春霧」艦在位於沖繩本島西南約180公里的南西群島海域發現了正在向東南方向航行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內含旅洲級驅逐艦1艘、江衛II級護衛艦1艘。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527號護衛艦照片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527號護衛艦照片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528號護衛艦照片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881號補給艦照片



日本軍方報告公開的正在穿過沖繩南西群島海域的中國海軍不明級別艦照片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