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曝:解放軍武直十初露臉便展現非凡攻擊力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5-13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關中國Z-10武裝直升機的消息顯示,這個項目仍在穩健地進行,其西方供應商使得這個項目成為可能。昌河航空工業公司已經交付了3架原型機,其中2架據信正在進行飛行試驗。

     一架據說在位於西安閻良的中國飛行研究院(CFTE)進行飛行測試,其位於陝西省西北部。兩架或更多的據說在景德鎮的解放軍陸航局設備處,其位於江西省北部。

      來自北京的消息稱,Z-10測試小組用這種新型直升機迄今已經飛行了超過400小時。最新的圖片顯示,有可能Z-10的3號原型機採用了JDW的早期設計方案。中國軍方某陸航團據信對中國武直十的火力配置表示了滿意,這是首次從應用部隊傳出類似消息。

    Z-10清楚地顯示具有5葉旋翼系統,採用與眾不同的順時針旋轉方向。據推測,中國已採用了得到歐洲技術支援的旋翼系統和阿古斯塔授權的齒輪箱和傳動系統。新型的剪刀型尾槳和尾部布局設計第一眼就能清楚地看到,Z-10具有最新發展的機鼻下方航炮連同短翼武器掛架。臨時的飛行測試設備和數據感測器安裝在機鼻部位。電線剪切器保護系統安裝在串列雙座座艙之上。黑色機身尾部塗有PLA的標記。在中國,Z-10通常被稱作WZ-10。來自西方的設備沒有任何特別的出口許可,是以中國國內的中型直升機(CMH)計劃偽裝下銷售的。商業的CMH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一些Z-10的設計和CMH是相通的,但是Z-10比CMH先進得多。

      和蘇霍伊Su-27/瀋陽J-11一樣,中國正在推進Z-10/CMH的國產化進程,關鍵的進口項目--重要的發動機--最後會被本地生產的設備取代。然而,WZ-9(渦軸-9),Z-10的指定發動機,已經發展了好幾年且落後於進度。Z-10發動機供應商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已經準備好了下一批PT6-67C渦軸發動機交付,已經有10套發動機交付中國。

    在「武直十」的研製過程中不得不提到美國在兩年前下馬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正因為看到了它的先進性能,讓我們的「武直十」不得不推遲幾年才裝備部隊。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雖然停止了發展,但「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確實是一款十分優秀、性能先進的第三代武裝直升機。    鑒於「武直十」與「科曼奇」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科研人員經過討論后, 做出了對「武直十」加大技術含量,進一步提升總體性能的決定,在設計中參照「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根據得到的資料將「武直十」發展為一款帶有第三代武裝直升機特點的隱形武裝直升機,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武直十」,一架帶有「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外形痕迹的「武直十」,兩者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武直十」沒有採用涵道式尾獎,雖然我們也有這個技術,但由於「武直十」畢竟是根據法德的「虎」式武裝直升機研製而來,我們不可能全部推翻從來,或者是進行大規模的深層次改革,因為我們的部隊正急切的等著「武直十」的到來,在時間上我們不能一拖再拖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我們的「武直十」畢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畢竟達到了只遜於「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的水平,這都是值得我們自豪的!

根據西方目前掌握的資料顯示,人民解放軍一共部署了至少9個陸航戰鬥團和5個陸航訓練團,另外還有一些獨立的飛行訓練和武器測試單位。陸航局根據不同軍區的任務要求差別而給予當地陸航部隊不同的裝備,比如對於成都軍區的陸航團而言,他們需要的是能夠適應高海拔飛行、能夠穿越多雄拉山口進入青藏高原地區進行補給的裝備。為此,陸航局配屬給他們的是西科斯基的S-70C-2、米-171以及最新引進的米-17V-5。而正對台灣海峽方向的南京軍區陸航團的主要裝備則是直9多用途直升機、武直9武裝直升機以及米-171。顯然,這樣的裝備配屬和他們主要擔負作戰任務不無關係。中國陸航是否具備西方標準的、「真正意義」上的攻擊能力還無從得知,不過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訓練始終是以最終擁有這樣的能力為原則和發展方向的。

  現有裝備機型

  中國保密制度一向嚴密,外界難以知道中國陸航擁有直升機的確切數量和具體型號,不過西方普遍的看法是接近松鼠」進行反向測繪,並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直11。據推測,目前可能至少有59架直11進入了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行列,主要承擔訓練任務,其中的極少部分可能具備一定的攻擊能力。

  陸航的現役裝備里,直9/直9A/武直9「海豚」和俄羅斯的米-8T「河馬C」以及米-17/171/17V-5「河馬」H兩大系列構成了主幹。據推測,陸航大約擁有61架直9值9A多用途直升機和31架武直9反坦克直升機。30架老式的米一8T、47架米-17和45架米-171則構成了陸航運輸和火力支援力量的主體。陸航顯然對米一17的性價比相當的肯定,所以在2001—2002年,西方估計中國陸航至少引入了69架米-17的最新改型——米-17V5。另外,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大約還有7架直8A和3架米一6「鉤子」重型直升機。外界不清楚後者是否還在現役序列中,因為根據西方掌握的情報,這些「鉤子」的使用壽命已經基本到期。

  作戰訓練和自身建設

  隨著這支年輕的空中力量的不斷發展壯大,它在與陸軍其它諸兵種的聯合作戰演練方面扮演著一個愈發持重的角色。在軍區的組織和指揮下,目前所有的陸航團都必須在整年度內參加各種常備的聯合作戰演習。陸航以及軍方高層希望籍此達到成熟和創新戰法,讓飛行人員更加適應未來戰場,找出自身弱點並加以提高的戰略目的。雖然陸航在使用規模上仍然存在著數量有限的弊病,但他們顯然在努力嘗試提高自己在大機群使用上的能力——在2003年7月南京軍區的一次演習上,西方軍事觀察家看到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畫面:多達20餘架的直升機(多數是米一171)在同一時刻集結在了同一地域!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似乎西方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也難以在一次常規作戰演習里在一個時刻、同一地域一下子集中這麼多的直升機。

  一般認為,隸屬於中國陸軍王牌38集團軍第8陸航團擔負著全軍武裝直升機的戰術研究制定和武器測試評估的任務。西方觀察家發現,該團下轄的至少一架武直9武裝直升機自1998年以來,一直執行著中國設計的TY-90直升機專用空空導彈的發射實驗任務。TY-90真是一種令人困惑不已的武器,因為在此之前,世界範圍內似乎從來沒有一種專門為直升機空戰研製的空空導彈。而中國的前衛在於,居然在自己還沒有大量裝備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的情況下,敢為人先地開發了一種專用的直升機空空導彈。據說目前武直10已經在38集團軍第8陸航團進行了小批量的列裝,並進行了小範圍的試飛。

  陸航的提高不僅體現在硬體和戰術方面,而且也極為重視人員素質的提高。自1999年開始,陸航就開始嘗試將隸屬於不同編製單位和不同軍區的作戰人員以及裝備調配到一起,統一參加全軍的年度演習。通常情況下,人們看到一般是這樣一個畫面:陸航部隊的直升機總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到達特定的區域,在相當短暫的時間裡完成其作戰使命並且快速離開。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短暫的時段里,陸航部隊對於地面武裝力量能夠給予的火力支援,人員運輸和物資補給都是相當有限的。

  當然,由於缺乏足夠規模和足夠質量的裝備,人們不能苛求中國陸航有更加上乘的表演。不過,陸航的高層在硬體條件缺乏的情況下,仍然大力推進著這種性質的對抗演練。而且如上文所述,對抗演練的範圍不再拘泥於一個編製單位內部,它可以擴大到整個軍區,甚至跨軍區。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雄心勃勃的陸航部隊甚至渴望跨越兵種限制而與其它軍兵種(海軍、空軍)在更加廣闊的範圍進行聯合作戰演習。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