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汶川地震兩周年:紀念的意義在於解決問題

[複製鏈接]

77

主題

129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揚 發表於 2010-5-13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年前的今天,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 那場地動山搖,震撼了大半個中國的世紀大地震,傷亡慘重,讓近十萬人失去生命,讓數百萬人無家可歸。那些邊流著淚水,邊做新聞的日子,那些地震現場揪人心肺的傷亡鏡頭,還有那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救援奇跡,如今還歷歷在目。近期的青海玉樹地震,又更新了我們對汶川地震的記憶和感受。
地震兩周年了,我們該做些什麽?該說些什麽?如果沒有發生玉樹地震,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曾經撕裂無數中國人肺腑的經歷?兩周年,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時刻記著曾經發生的地震,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面對。只希望在這特定的日子裡,讓人記住曾經有過的悲慟和感動。記住那些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們,記住那些在抗震救災中獻出了生命的人。不僅他們的親人要記住他們,他們的名字,也應成為國家記憶的一部分,獲得一個生命應有的尊嚴。
地震兩年過去了,目前人們最關心的,想必還是重建工作的進展,各種救援資金的使用情況,還有地震災區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在報道一片大好的形勢下,我們不應忽略那些在重建和安置中所遺漏的人。
地震中,眾多災民不僅失去親人,失去房子,失去耕地,基本的生活難以保障。但由於各對口支援省份的財政實力不一,受災地區人數傷亡和經濟損失不同,導致災民得到的救援資助也有很大區別。據媒體的回訪報道,有的災區重建房,要按12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這個價格,對於那些剛經歷過地震,一無所有的災民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他們如今只能住在板房裏繼續等待救援。解決這部分災民的安置問題,當地政府在重建中不可迴避。此外,如何在災後重振經濟中,改善當地的經濟結構,解決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亦成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建,不僅僅是建起房子,除了重建經濟,重建生活之外,還必須進行「心理重建」。汶川大地震過後,地震災區曾出現過不少官員與民眾自殺的案例,有不少人患上「創傷後應急障礙」癥狀。美國「9 11」後所作的心理幹預計劃是20年期,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幹預計劃,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沒有反思的眼淚只是水」,汶川大地震時,大量校舍坍塌,造成大量學生傷亡。一直成為輿論爭論的焦點,校舍坍塌亦成為被要求問責的重點。遺憾的事情同樣發生在青海玉樹地震,兩年後的地震同樣造成大量學生傷亡。因此,校舍的安全問題,抗震強度,無論如何強調亦不為過。以生命尊嚴的名義,以保護國家未來的名義,地方各級政府,各承建單位,有責任把學校建成所有建築中抗震最強的建築物,來抵禦每一次潛在的地震威脅,防止再出現汶川與玉樹地震中的傷亡慘劇。
今年,全球各地大震頻繁,從海地到智利,從日本到中國,地球已進入地震頻發期。一次次的慘痛經歷告訴我們,必須盡最大可能進行科學的地震預測。地震每次發生後,地震局官員總以地震預測是「世界難題」,為自己的預報不作為作開脫,地震前又總是一次次的「辟謠」。今年的青海玉樹地震,本來有一次很好的預警機會,卻因地震局反應遲鈍而耽擱。地震局的專家們,如果你們不能準確的解決地震預測難題,那麽,請不要完全抹殺民間的地震預測智慧,不必每次有人說地震就第一個跳出來辟謠。如果地震部門不能準確預測是否有地震,按理也不能預測「沒有破壞性地震」。
新周年,老問題。無論是一周年,還是兩周年,或是十周年紀念,我們要面對的還是那些亟待解決的老問題:重申對生命的尊重,推進震後重建工作,加大重建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新建建築的抗震能力,做好災民長期的心理幹預,盡最大能力做好地震預報,建立快速專業的救援部隊,健全完善誌願者組織制度……
最後,在汶川兩周年之際,再次呼籲有關部門公布汶川地震詳細的死亡數字和名單。沒有記錄或被遺忘的遇難,無疑相當於「二次死亡」。兩年前,遇難者在地震中死了第一次,沒有人希望在兩年後,他們死在第二次。公布遇難者死亡數字與名單,是另一種意義上「重生」。權當是在汶川地震兩周年之際給逝者最大的尊重與紀念,給生者最大的安慰與鼓勵。

59

主題

207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沙發
海南島 發表於 2010-5-13 11:19 | 只看該作者
紀念死者的意義在於:給生者最大的安慰與鼓勵讓其更堅強的活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207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3
海南島 發表於 2010-5-13 11:20 | 只看該作者
紀念死者的意義在於:給生者最大的安慰與鼓勵讓其更堅強的活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