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期尾隨中國的越南 改革力度開始反超中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5-12 1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越共十大推舉了兩位候選人參選總書記,這在越南政治中極為罕見,無疑更具有標誌性意義。
  
  越南:農德孟與阮明哲公開角逐越共總書記
  
  越南這些年的政治體制改革也算有聲有色。以行政系統改革為例,越南中央政府現在僅剩20多個部委,如農業部就是由過去的農業、水利、林業三部合併,合併后的工作人員也從 2000人減少到300多人。越南政治民主化也有長足進步,比如主要領導人已形成最長兩任的慣例,發軔於農村的基層民主選舉也擴展到城市;越南人民代表大會每年都會就全民感興趣的事情進行公開辯論。最具標誌意義的當然還是,越共十大推舉了兩位候選人參選總書記,這在越南政治中極為罕見,無疑更具有標誌性意義
  
  20年前,越南初試經濟體制改革;20年後的今天,越南又進一步開啟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帷幕。
  
  越共十大將政治體制改革明確列入會議的正式議程。事實上,越共中央在會前的非常之舉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當時,越共全文公開「十大」政治報告草案,請人民對草案提意見。那份報告中就包含敏感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
  
  那場討論在各個層次上迅速展開,吸引了政府官員、學者、媒體、民眾……甚至連越共元老級人物阮中、阮德平的廣泛參與,幾乎所有人都把它視為一次向國家提建議的機會。
  
  據越共中央辦公廳統計,在草案公布的一個月時間內,辦公廳就收到各方面的來信1400多封,來自中央機關和各團體的綜合意見反饋近80份。至於各報刊、電台、電視台、網站收到的信件更是難以計數。
  
  「我們的人民要求改革有新突破。」越南前總理武文傑這句話形象描述了越南民眾對此次會議的期待,而越共十大就要對此做出回應。
  
  越南版的「春天故事」
  
  越南的改革幾乎與中國同步。就在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3位中國農民冒險在一份「生死狀」上按下手印,嘗試「包產到戶」的同時,越南也開始了對****發展方向的思考。
  
  1979年,越共中央第一次接受了私營經濟和商品經濟的概念,並在海防等一些地區的農村試點了分田承包。然而,被看作越南改革分水嶺的是始自1986年的「DoiMoi」。「DoiMoi」,意為「革新」,其主旨在於確立以經濟改革與建設為中心,包括在農業上實行承包制,在工業上擴大企業自主權,承認商品經濟,放寬對商品流通的控制等等。這在經歷過20世紀70年代最後兩年的中國人眼中,也許會有「昔日重現」的感覺。
  
  「DoiMoi計劃」激發了越南的活力。僅一年時間,越南就解決了連續兩個「五年計劃」都沒能解決的溫飽問題;在此後連續10多年時間內,越南經濟保持了高增長,增長速度接近中國;其吸引外資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甚至還高於同期的中國……
  
  不過,在「革新計劃」實施20年之後,改革的瓶頸也漸漸顯現——曾經因經濟改革而釋放的生產力彷彿遭遇到某種無形的阻礙,許多改革計劃的推行也不再像初期那樣一帆風順。為此,越南艱難的思考著改革的思路,而十大召開前的大討論可以說恰逢其時。
  
  越南改革學中國
  
  「越南改革學中國」,這句話在越南國內流傳頗廣。不過,越南改革的每一步也的確能從中國改革中找到其軌跡。
  
  從1979年到1986年,越共開始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並最終在越共六大時承認了市場經濟的客觀存在;1989年越共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一項長期政策」;越共八大更進一步指出「商業化生產與****沒有衝突,是人類取得的成就,在建設****的過程中和之後都有存在的必要」;所有這些到2001年越共九大,最終出台了越南的「****定向的市場經濟」概念。
  
  不用說對外開放、確保穩定等提法,或者《私人企業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相繼出台的法律,即便越共對「過渡時期」的界定,也會讓人想到中國初級階段」。因此,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就直言越南在改革方面是中國的「 好學生」。
  
  不過,在借鑒中國經驗的同時,越南許多學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越南社科院前副院長JuongLai曾指出:越南經濟改革的理論遠遠落後於實踐,思想不解放,「經濟改革」的觀念還沒有被普遍接受。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中國改革早已擺脫姓「資」姓「社」之爭的時候,越南改革至今還為一些問題所困擾。而像資本家能否成為越**員的問題更是敏感,越南***元老阮中至今記得胡志明的話,「剝削別人的人不能成為***員」 。越南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的VoTriThanh教授認為,意識形態爭論不休依然是越南改革的一大阻礙。然而,曾經跟著中國改革步伐的越南,也終於讓世界吃了一驚。
  
  政改序幕拉開
  
  越共中央發起的這場討論超出了其預想。這場討論讓越南人真切地感覺到,政治體制改革真的越來越近了。
  
  在報告草案中,越南沒有列出下一步改革的具體措施,卻不諱言其在領導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除了國企轉制、貧富分化等經濟、社會問題之外,草案重點談了越共及政府在制度建設與完善方面存在的問題,像國會監督作用沒有充分體現,作為對黨起重要監督作用的祖國陣線、人民團體現在還只是越共「手臂的延長」,越**內官僚主義、貪污腐敗等現象,黨在教育、醫療、文化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等領域思想僵化,民主規則被破壞等等。事實上,對越共政治報告草案反響最強烈的,恰恰是越南***的自我批評。
  
  越南把這樣的一份報告交給民眾討論,可謂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越共七大時,就已經認識到經濟改革的深化必須與相應的政治體制改革為依託。而且,政治體制改革的內涵在八大、九人具體化。那就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逐步增強國會的職權、強化法治建設、理順行政系統、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實現財政分權。但在實際運作中,政治體制改革依然大大滯後於經濟的發展,越共九大對此提出了批評。所以,全民改革討論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探討,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外人眼中,越南這些年的政治體制改革也算有聲有色。以行政系統改革為例,越南中央政府現在僅剩20多個部委,如農業部就是由過去的農業、水利、林業三部合併,合併后的工作人員也從2000人減少到300多人。越南政治民主化也有長足進步,比如主要領導人已形成最長兩任的慣例,發軔於農村的基層民主選舉也擴展到城市;越南人民代表大會每年都會就全民感興趣的事情進行公開辯論。最具標誌意義的當然還是,越共十大推舉了兩位候選人參選總書記,這在越南政治中極為罕見,無疑更具有標誌性意義。
  
  但這次訴諸民眾的大討論,還是把越南對改革的認識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許多問題已經直接觸及改革的理論核心。
  
  越南總理研究院的教授蔣萊曾用哈耶克的一句名言,來形容越南的將來:「當代種種事件不同於歷史之處,在於我們不知道它們會產生什麼後果。回溯既往,我們可以評價過去事件的意義,並追溯它們相繼導致的後果。但當歷史正在進行時,它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歷史。它帶領我們進入未知的領域,而我們又難於瞥見前途是什麼樣子。」這個「未來」很可能在越共十大上得到描繪。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40

主題

457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沙發
毒辣 發表於 2010-5-12 13:3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值得高度關注.

不過也好, 有越南走在前面趟地雷, 對中國也有好處.
如果當局願意改革的話, 也能參考越南的成功經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0-5-12 21: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0-5-12 21:54 編輯
  越共十大推舉了兩位候選人參選總書記,這在越南政治中極為罕見,無疑更具有標誌性意義。
  
  越 ...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5-12 13:00

幾年前就以應實行了多黨制/多名額選舉,
不是開始反超中國 ,而是早已反超中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329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4
newcn 發表於 2010-5-13 03:49 | 只看該作者
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徹底清除極左流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0-5-13 04:15 | 只看該作者
主要是自蘇聯解體后,這位小弟弟沒了依靠,和中國搞壞了關係是一種最愚蠢的做法,經濟一落千丈。。。。現在只有在體制上搞點噱頭才能迎合西方的口味,我想對他來說並不介意給別人當槍使喚,他現在所做了不過是努力將自己改造成一把好槍,等待著主人們的挑選。。。。。小國有小國的生存之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6
jvmpzh 發表於 2010-5-13 06:48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自鳴得意~~

估計中國領導團不以為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