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華視點:透視歐洲債務危機

[複製鏈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enote 發表於 2010-5-13 0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 題:新的危機可能接踵而至——透視歐洲債務危機

  「新華視點」記者 任芳、明金維、王宇

  為了阻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歐盟日前達成一項總額75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再次啟動了次貸危機以來的「救市」模式:以債易債,通過發行更多的債務來治理此次危機。雖然使危機得以延緩,但債務負擔仍在,問題並未解決。

  此次危機會不會推倒主權債務危機的多米諾骨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將會受到哪些影響?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有關方面的專家與學者。

  債務負擔高峰將在2012年出現

  美國次貸危機以來,英美等國家通過數額龐大的救助計劃,將債務從銀行等私人部門挪到政府,避免了銀行的倒閉。此次債務危機,歐盟又將希臘的主權債務挪到歐盟範圍內,暫時避免了希臘「破產」。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權債務問題就像一把利劍,高懸在全球經濟的頭上。

  「發達國家的債務負擔高峰不在今年,而在2012年。債務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波及希臘,下一個可能是愛爾蘭、西班牙、英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特別顧問朱民今年4月下旬表示,彼時他尚未正式履新。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政府負債已突破35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六成左右。不少發達國家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超過了10%,明顯高於3%的國際警戒線。美國國債正在超過其經濟總量,英國外債規模已達到其經濟總量的4倍左右。

  朱民認為,政府債務增加的原因,在於2009年把金融危機負擔扛在自己肩上,現在扛不動了。今年美國外債佔GDP的比重將達116%,即便按照最好的預期變化,如今年美國經濟增長3%以上,後果也會很嚴重。

  「近期希臘、西班牙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在5月4日終於演變成全球金融市場第二次探底的開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各國財政赤字膨脹可能成為全球經濟不穩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冰島到希臘,赤字泡沫一個接一個地顯現。恐怕在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的債務問題顯現以前,金融市場很難說到了「底部」。

  中國等債權國面臨債務違約或縮水風險

  面對巨額主權債務,債權國面臨著兩大風險:一是不能「印鈔」的歐元區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這一風險隨著歐盟救助機制的建立暫時消失;二是可以「印鈔」的英國和美國潛在的「紙幣」風險,即英美通過大量發行貨幣製造通貨膨脹以至於債務縮水。

  左小蕾說,通過救助計劃,歐盟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畫了一張「大餅」,但是此餅能否充饑,能否阻止希臘等歐元區國家債務違約,還有待於觀察。無論如何,主權債務危機后,債權國即使逃過債務違約這一劫,債權收益因通脹被侵蝕,從而為主權債務危機買單將是難以避免的。

  黃金和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反應了投資者對未來通脹的擔憂。歐盟救助計劃公布的第二天,黃金價格即創出歷史新高,表明市場對未來的通脹預期和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說,預計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大致為:美元資產60%-70%,歐元資產20%-25%,其他幣種5%-10%。隨著主權債務危機的發展,外匯儲備投資不是在好資產與壞資產之間中選擇,更多是在壞資產與更壞的資產之間進行選擇。

  專家建議,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主權債務評級下降和通脹風險,債權國一方面應盡量縮短購買他國國債期限,更多投資於通脹保障產品和大宗商品,最大限度少為歐美國家主權債務危機買單。另一方面,可嘗試「債券股」,購買債務國一定的投票權、資源權、與GDP增長掛鉤的分紅權等,分享其發展成果。這需要債權國在國際事務和國際金融市場上有更大的發言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危機過後,還能不能將3%作為赤字和通脹的警戒線?這是學術界需要探討的問題。」朱民說,從目前的形勢看,包括失業率在內的許多經濟指標都難以回歸傳統低位,那麼在危機后的新格局下,全球也許需要重構經濟參數體系。

  債務、債權國共同面臨調整壓力

  2009年,充裕的資金推動全球股市「收復失地」,推動新興國家房價一路飆升,資產泡沫的擔憂加劇。希臘債務危機以來,全球股市急劇下挫,巨額救助計劃的公布也只迎來股市「曇花一現」:美歐股市暴漲後下跌,中國股市反彈后跌至年內低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等專家認為,資產泡沫過大會影響經濟復甦,而主權債務危機的相繼爆發可以壓制資金風險偏好,延緩資產泡沫進一步加大,為實體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問題是,美國經濟增長60%來自消費,希臘是90%,消費過度等結構性問題是導致兩國債務危機的根源。它們能否利用救助機制換來的喘息時間,調整經濟結構,推進實體經濟增長,從而增加稅收逐步化解債務?

  與此同時,中國等債權國能否抓住當前資金充裕的機遇,加快改革,讓資金在實體經濟重新找到用武之地?

  國泰君安總經濟師李迅雷認為,美國企業投資一般滯後於經濟復甦一年左右。按此推算,美國今年下半年企業投資將明顯復甦,帶動GDP超預期和失業率下降。美國債務仍在膨脹,但美國良好的金融體制和美元的霸主低位,保證了其經濟復甦前景。

  對於希臘,左小蕾認為救助機制好處甚微。希臘國債幾乎全是外債,若債務違約重組,國外投資者必須承擔25%到50%的損失,這樣可以減輕債務負擔,代價是若干年不能進入國際資本市場。而救助資金5%的利率儘管低於市場利率,仍遠高於希臘經濟預期增長率。因此,即使希臘有效縮減政府赤字,增加投資和出口,沉重的利息負擔也將使其經濟難見曙光。

  不過,她同時指出,希臘若違約,後果也很嚴重:風險會擴散,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國債會大跌,歐美銀行將遭受重挫;歐元會受到嚴重衝擊。

  對於中國,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說,中國應對危機的投資擴張是在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投在中西部地區。如果政策到位,比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稅制改革,加快壟斷行業改革,未來發展將面臨良好的機遇。

2010年05月12日 來源: 新華網
清靜無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