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西對比:西方是經濟危機還是政治制度危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5-12 0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5-11 05:55:52   宋魯鄭

歷史剛剛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全球似乎都鬆了一口氣:從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再到全球經濟危機終於觸底。這期間中國自然功不可沒。中國不僅僅是全球第一個走出低谷的國家,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0%,超過了今日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西方對擺脫經濟危機的自信還表現在美國對中國「過河拆橋」式的舉動:立即以人民幣匯率、對台售武、接見達賴等事由向中國發難。西方這種頗有傳統的背信棄義不是本文重點,而是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的自信有點太早。果不其然,美國的金融危機尚在餘波盪漾,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又迅猛爆發。

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其實在全球經濟危機一開始就已出現。這就是冰島的破產。而且拖累英國、荷蘭等國。但畢竟冰島太小,影響有限,而且還不是歐盟成員。更何況當時美國的危機正愈演愈烈,並未引起世人多大關注。但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卻一下驚醒甚至是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第二大貨幣歐元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直至1:1.3的心理線以下。整個歐洲股市更是創一年內的最大跌幅。「歐元死亡論」(德國《圖片報》的調查顯示,77%的歐洲人表示對歐元不信任,「認為歐元沒有未來」。《世界報》網上調查稱,有84%的德國人希望回到馬克時代。)、「歐盟解體論」甚囂塵上。從大的視角來看,從幾年前的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到今天的主權債務危機,其實質一脈相承,根源都在「經濟自由化加政治民主化」這一華盛頓共識上。

目前國際公認,所有的這些危機都和政府監管不力有關。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時,承認早就發現了次貸問題,但他振振有詞的反問:我能夠讓銀行破產?能夠讓窮人失掉自己的房屋嗎?而希臘更是驚人:其問題被政府長期刻意隱瞞(新聞自由、多黨競爭、三權制衡都幹什麼去了?),直到紙里抱不住火,新上台的執政黨才公開真相,立即導致歐盟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為了避免骨牌效應,儘管是百般不願,歐盟在德國和法國的主導下,經過漫長的討價還價,決定援助希臘1000億歐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希臘百姓並不領情,強烈反對歐盟附加條件的解決方案,全國一半勞動人口罷工,並引發騷亂、警民對抗等暴力事件,一家銀行被焚,8人死亡。不過這並非單單希臘百姓如此,就是此前破產的冰島,儘管國會通過議案歸還欠款,但總統拒絕簽署,甚至舉行公投時,也被百姓一舉否決。

實際上,希臘只是一個導火線,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都在步它的後塵。事實上不僅它們,歐盟的發動機法國和德國也一樣負債纍纍。法國的財政赤字高達8%,遠遠高於歐盟3%的上限。公共債務升至1.5萬億,佔GDP的比例高達78%,也大大超過歐盟60%的底線。現在的法國每五個青年人(到三十歲),就有一人不得不與父母住在一起。就是仍然勉強維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公債佔GDP的比重以超過200%。德國和美國也都高於歐盟60%的界線。所以,希臘危機究竟有多麼嚴重的後果?這可從西方的最終應對措施窺一斑。歐盟在美國的支持下(G7先達成共識),推出了高達7500億歐元相當於1萬億美元的救助機制。4400億歐元由歐元區國家以政府間協議的形式提供,600億歐元將由歐盟委員會從金融市場上籌集,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提供2500億歐元。然而對於歐盟這種「把整個老本都押上」的做法(英國《每日電訊報》),也引起了強烈的質疑:以債還債能解決問題嗎?

經濟自由化----作為華盛頓模式的核心之一----導致危機,這個結論現在已經無人反對。但對政治民主化的質疑卻仍然不多。但我們只要想一想,這些債務是怎樣產生的,就會明白。以法國為例,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赤字是債務最主要的構成。而這些都是剛性的社會福利: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只能建立,不能取消。誰敢向此開刀,選民要麼通過街頭政治,要麼通過選票,將執政黨趕下台。就是政府發現了危機,只要不爆發,也不敢處理。格林斯潘的證言就說明了這一點。政治人物一切為了選票,選民一切為了福利(甚至公投反對還債,上街反對歐盟附加緊縮條件的援助),而這兩點就通過政治民主化結合在一起。如果說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只是經濟危機的話,這一次,就是西方面臨的政治制度危機了。

面對全球一片亂局,世人還有一問:何以向西方學習的中國就能一枝獨秀?如果用西方通行的標準來衡量,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遠遠低於3%,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更是區區18%!中國不但沒有發生經濟危機,反而成為拉動全球復甦的火車頭和生力軍。

不錯,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借鑒了許多西方的成功經驗,包括一度風行的新自由主義。但一個理論要想在第三國成功,必須經歷真正的本土化。而中國最大的傳統就是幾千年來政府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一個政府主導型的社會。在這個傳統之下,資本可以自由,甚至瘋狂,但卻是在政府有效控制之下。中國的市場經濟,是政府主導型的市場經濟,是一個看的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起作用的市場。儘管這種模式也有弊端。如行政干預過多,透明度差。但相對於西方的金融危機、主權債務危機來講,其成本完全不可等計。

中國的另一個政治、社會傳統是「家國一體」。執政集團與百姓並非二元對立的階層,而是共生一體。執政集團不必擔心四年或八年之後被取代,制訂的都是長遠的政策,包括福利的建立也是如此,而不必為選票討好選民,為騙取選票而獅子大開口、任意許諾。當然,中國特色的福利制度(2010年醫療保險將承擔60%的費用,覆蓋4億多人,接近歐盟和美國的總和。法國現在不過承擔70%)不僅僅吸取了西方的教訓,還有自己的教訓。1949年採取的國家包下一切的政策:住房免費、上學免費、醫療免費、終身就業等,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另一方面降低了效率。當然由於中國的政治傳統不同,不適合的政策可以進行修改而不是像西方一樣,發現了問題也無計可施、無計敢施。

西方的這次危機,給中國最大的教益就是:當危機來臨時,冰島可以賴賬、希臘可以被援助,美國可以憑藉美元全球地位以及對全球的綁架來應對,而中國一旦發生這樣的危機,則誰都無法效仿、無計可出。唯一的出路是避免危機,等到達到美國今天的地位,或許才可以少許放鬆。國家危機意識將伴隨中國整個崛起過程中。

中國模式的成功,西方在不得不承認的同時也感到了刻骨的威脅。這一點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在白宮接受澳大利亞電視採訪時,得到了完整的體現。他這樣聲稱:如果你同中國的領導人交談,他們會立刻認同,如果超過10億的中國居民現在過著和澳大利亞人與美國人同樣的生活模式,那麼我們都將陷入非常悲慘的狀況,這個地球無法承受,所以,中國的領導人清楚,他們不得不下決定創建一種可持續的新模式,使得他們在追求他們想要的經濟增長的同時,處理所出現的環境污染的後果。所以我想他們會從知性上理解。

奧巴馬的發言很策略,他以對中國領導人的推測和假設,來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事實上中國領導人怎麼可能會認同呢?)。在這裡,他的目的不是在否定美國人的生活模式,而是否定中國也像美國人一樣,希望中國改變發展模式。但核心在於,現在大出問題的是美國模式而不是中國模式。需要改正的是西方模式而不是中國,為什麼美國不帶頭創建一種可持續的新模式?西方崛起主導世界五百年了,為什麼到現在還創建不出一種可持續的新模式?不僅如此,為什麼還要把自己的模式當作普世價值全球推銷?甚至武力推銷?(阿富汗、伊拉克)這不是和奧巴對中國的「建議」南轅北轍嗎?

奧巴馬這一次實是講出了一個事實:中國可以有西方的制度,但不能享有如美國般的生活水平。可是,他應該知道,全球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只所以以美國為榜樣,就是期待能過上美國哪樣標準的生活。他這個宣言豈不等於打消了全球對美國制度的嚮往?看來奧巴馬是真的要圖窮匕見了。

這裡,奧巴馬沒有說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因為他知道印度根本不可能成功。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國。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奧巴馬是在全球經濟危機未消、主權債務危機再起的背景下做出這樣的公開聲明,顯然有嫁禍於人、轉移視線的目的。然而事實卻是,正是由於西方的這一套,才令全球陷入危機和動蕩。美國不思悔改,卻再度把矛頭指向為終結全球經濟危機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放出如此狠話,其心實是可誅!

中國的模式雖然僅僅三十年,但卻成功的避過了墨西哥經濟危機、拉美經濟危機、東南亞經濟危機以及今天的全球經濟危機。成為當今世界最為健康、最有活力的經濟體。雖然這個模式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成熟,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誰優誰劣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環球博客)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0-5-12 03:51 | 只看該作者
制度上遇到了瓶頸。。。。經濟危機只是制度危機的一種表現形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主題

685

帖子

23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8
3
曾東京 發表於 2010-5-12 04:32 | 只看該作者
民主集中制 is the way to g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5-12 07:50
經濟與制度本來就不可分!

7

主題

128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2
5
kenlaugh 發表於 2010-5-12 18:13 | 只看該作者


這點說的好!

這點是目前中國的優勢所在。然而中國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執政集團於百姓並非二元對立的階層』這一情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起關鍵是執政黨如何作為。如果執政黨執政的時候迫於某些方面的壓力,造成與百姓利益對立的話,則這情形立即就會改變。
目前中國社會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苗頭:利益集團綁架政府,利益集團影響政府決策,地方利益集團迫使地方政府對抗中央政府的政策或者是對中央政策陽奉陰違的情況已經大量出現並在某些領域已經造成惡果。
遠的不說,就說當前的房地產泡沫問題。為什麼中國政府的多次宏觀調控不能抑制房地產泡沫?為什麼零八年出現短期房價回落後,零九年又開始狂漲?明知道房價暴漲於國於民都極為不利,會透支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可為什麼各地方政府還會放任其一路狂飆???難道他們不懂得房價狂飆的危害??答案是否定的!他們都知道,可就是不願意控制,或者是想控制,卻有心無力。因為如果控制就會影響某些集團的既得利益,政府想控制,卻被利益集團綁架或阻撓,有心無力。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零八年,在中央政府採取控制房貸,打壓炒房行為,增加保障型住房供給等政策調控下,在房地產行業調控初見成效的時候,國內就有一批人紛紛站出來,一方面反對,另一方面開始遊說各級政府改變政策。最典型的是湖南某地方政府官員公然叫囂:擬制商品房如何發展經濟?經濟適用房就應該停止建造云云。於是乎,政府不得不放開管制。於是乎房地產業又開始陷入瘋狂。。。。
這就是利益集團綁架政府,影響政府決策的典型例子。象這樣的例子在其他行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
在總結西方經驗教訓的同時,中國政府和國民不能不對這些現象予以關注和警惕!如果放由這些現象發展下去,其後果不堪設想。到那時,中國就會和當今的西方一樣,陷入政府和百姓二元對立,中國將陷入深重的危機之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6
11nn93n9 發表於 2010-5-12 21:38 | 只看該作者
不是制度危機,是文化加制度的危機。制度是好的,只不過在其社會文化的背景下,最壞的部分得以充分發揮,最好的部分停滯不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7
zjd713 發表於 2010-5-13 04: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11nn93n9


文化為「體」,制度為「用」,危機至少說明有制度有漏洞,一般來說危機越大,漏洞越大,當危機演化成災難的話,說明這套制度需要推倒重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