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實大片會招致新中國威脅論?

[複製鏈接]

77

主題

129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清揚 發表於 2010-5-14 1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幸看了即將公開上映的《殲十齣擊》軍事紀實電影大片的樣片,總體感覺是一部十分炫酷和畫面唯美的軍事題材大作,片中首次披露了一些殲十戰機的細節,包括訓練和實戰的幾個片段,值得期待,尤其是殲十戰機實彈驅離領海騷擾的敵機,殲十戰機與蘇27的實際對抗,以及殲十與不明國籍無人機的真實較量,等等,這些情節都是首次披露。在該片中對殲十戰機的基本性能做了十分驚嘆的展示,包括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的多次表現,讓世人對殲十戰機會有一個更新的理解。這些都是剛剛揭秘不久的殲十戰機的完美展示,也是軍迷和國人期待的超值享受。
當然該大片主要是對殲十戰機本身的優異性能做以展示,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得出來,事情都是兩面性和雙刃劍。美軍大肆渲染自己的各類先進戰機時,得到了主要是世界各國觀眾的一直叫好,但一旦輪到了中國展示了肌肉,展示了類似於殲十這樣的先進戰機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那就是讓那些看了《殲十齣擊》的老外們和那些敵視中國的對手們,不得不再次為殲十的優異性能而大呼「中國威脅論」,這個可不是本片希望得到的渲染效果,但又確實是難以避免和在所難免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懼怕「威脅論」之論調就取消宣傳,我們很有必要通過類似於《殲十齣擊》這樣的愛國主義題材的軍事大片來實現國民的國防意識教育,目前我們存在的問題不是宣傳的太多了,而是太不夠了,才導致國民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意識普及淪喪多年,這才是國家最可怕和最危難所在。應該鼓勵更多的類似於《殲十齣擊》的影視大片問世,讓更多的人在娛樂中獲取相應的國防知識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意識。要知道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軍方對拍攝軍旅題材的大片都是義務大力支持和配合的,在這樣的國度裏,軍人才更有尊嚴,國家才會更有尊嚴,人民才更有尊嚴。
現實主義視角下的朝鮮棋局
靜靜的他來了,悄悄的他又走了,帶來了一部指導創作的歌劇《紅樓夢》,帶走了多少東西還不知道?但一定不會空手的。
  他是金正日,金日成之子,金正銀之父,朝鮮最高領袖。
古風之國
  領袖是現實的。金正日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談中有一句至關重要的表述——「不會因時間推移和世代交替而發生變化。」可見,託孤大概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
  朝鮮前財長樸南基就沒那麼幸運了。今年貨幣改革失敗,這位「大地主的兒子」以「潛入革命隊伍,蓄意置國家經濟於死地」的罪名被槍決。這是一幕活脫脫的曹操「借糧官之頭以安軍心」的現代翻版。
  古書新翻,確有意蘊:染重疾的人主,流放中的長子,剛正位的太子,神秘的影武者,護國的大將軍,名聲很不好的廠衛,終年辛勞只求一飽的百姓……這些場景一一浮現,讓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慨。
  經濟、政治、外交、軍事是國際政治中的四大支柱。長期被封閉和自我封閉的朝鮮,被隔離在全球化繁榮之外,一直是在苦尋解題之道。朝鮮的特殊之處在於軍事上較強,「先軍政治」一切以軍隊為先。外交上處於隔離狀態。政治上是經常出人意料。經濟上已基本可忽略不計。
十年「撫」局
長久以來,韓國對朝的政策一直是在「撫」「剿」兩字間搖擺。軍政府時期主要是「剿」,從金大中執政時期開始的「陽光政策」是「撫」。金大中本人也因2000年訪問平壤,得到了當年諾貝爾和平獎。但從2008年李明博上任伊始,就放出口風要裁撤「統一部」,開始對朝冷處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