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寬"部長朱厚澤:沒有政治改革, 現今經濟改革已走入富官歧途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0-5-13 2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10-5-13 20:47 編輯

現在名義上是搞國家富強,實際是壓榨老百姓。
  
  朱厚澤 資料圖片

  原中宣部部長朱厚澤5月9日病逝。他曾提出寬厚、寬容和寬鬆的「三寬政策」,提倡對不同思想、觀點要有包容性。他批評國家主義,認同普世價值和回歸常識,提倡富民不富官。生前留下遺願,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悼念]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 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副書記朱厚澤同志,因病於201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朱厚澤病重期間和逝世后,習近平、王兆國、王岐山、李源潮、尉健行、羅乾和倪志福、胡啟立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朱厚澤是貴州織金人,1931年1月出生。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同年3月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貴陽市領導小組組長。后歷任共青團貴州省委文藝工作隊隊長,共青團貴陽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長,共青團貴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團市委書記。1954年後,歷任貴陽煙草工業公司經理、黨委書記,貴陽市化工局局長、黨委書記,貴陽市經委副主任,貴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市委常委。1978年10月後,歷任貴陽市革委會秘書長、革委會副主任,貴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書記,貴州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書記,省委第一書記。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1987年後歷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副書記。1999年2月離職休養。他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 (來源:新華社)

  延伸閱讀:

  朱厚澤詳細簡歷:

  朱厚澤(1931—2010),1931年1月出生於貴州省織金一個書香門第,革命家庭——其父及姨母姨父等多位長輩,師從著名的教育家黃齊生。

  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貴陽師範學院肄業。1949年任中共地下黨「新聯」貴州省領導小組組長。

  建國后,任貴州省青年工作干訓班學員,青年團貴州省委文藝工作隊隊長,青年團貴州省貴陽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長,青年團貴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青年團貴陽市委第一書記,貴陽煙草公司經理、黨委書記,貴陽市化工局局長,貴陽市經委副主任,中共貴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貴陽市委常委。

  1965年「四清」中受錯誤處理,下放農村勞動,1973年待分配;1978年任貴陽市革委會秘書長,中共貴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1983年8月任貴州省委書記,1985年3-7月任貴州省委書記,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

  1987年2月-1988年12月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88年10月-1989年12月任全國總工會第十一屆副主席、書記處第 1書記、黨組副書記;他是中共十二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

  朱厚澤同志於2010年5月9日00:16因病逝世,終年81歲。

  朱厚澤同志的家屬發出訃告:根據其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朱厚澤的「三寬」:

  朱厚澤的「三寬」,出自他的文章《關於思想文化問題的幾點思考》。他的原話是:「對於跟我們原來的想法不太一致的思想觀點,是不是可以採取寬容一點的態度;對待有不同意見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寬厚一點;整個空氣、環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寬鬆、有彈性一點。完全鋼性的東西是比較容易斷裂的,它不能抗衝擊。」(《人民日報》1986年8月11日第7版)

  朱厚澤如是說:

  朱厚澤在胡耀邦辭職后而卸任,離開政治中心。然而他從未放棄對中國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和對中共自身改革的思考。

  1999年,朱厚澤在《方法》雜誌發表著名的《以社會為主義,為社會而主義》一文,指出:「20世紀的世界歷史證明:靠單一的國有經濟,不行。一切交給國家政府去包辦,不行。社會主義者,以社會為主義,為社會而主義。不要把國家主義誤認為社會主義,進而去崇拜那個國家主義。……這是一個全面的、普遍的回歸社會時代。回歸社會,就是社會的問題主要由社會自身去解決,也就是由各種類型和各個層次的社會群體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由國家包辦。」

  2008年,中國出現了關於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觀」的爭論。朱厚澤在文章提到,「一些人站出來,要對普世價值觀加以討伐、加以批判。我們官方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領導人,也在正式的院報上發話了,也在批普世價值。……為這件事,我們一些老同志一起議論過。大家的意見完全一致,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讓步,就是要旗幟鮮明!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改革開放就是回歸人類文明的共同大道!回歸歷史!回歸常識!回歸人類共同價值!想離開這個東西另搞一套,搞出來是什麼結果,我們過去的歷史已經完全證明了。」

  2009年3月,在紀念胡耀邦的一篇未刊稿中朱厚澤寫道:「不搞政治體制改革、光搞經濟體制不行。經濟體制改革有兩條路線,一個是富民的,一個是富官的。現在名義上是搞國家富強,實際是壓榨老百姓。我們看得出來,確實是有兩種不同的政策。應當承認,國家這些年來,經濟確有發展,但一邊是政府大量提取資金,政府行政費用大幅增長,同時產生大量腐敗,另外一邊老百姓應該得到的實惠沒有得到,而且貧富差距在拉大。這不僅表現在政治體制改革不搞,而且在經濟建設裡邊究竟是按什麼路線搞?都很值得研究。事實上,不搞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勢必走到邪路上去,本來想富民,結果富了當官的。權力沒有制約,就要利用市場為自己撈好處嘛!」

  「歷史是一面鏡子。不要掩蓋自己的過失。坦蕩真誠地改正錯誤,終會有光明的前程。」

  「我們經常說,我們這個制度的優越性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它同時也可以集中力量辦錯事,還可以集中力量辦壞事。而這些錯事、壞事誰也糾正不了。」

  「二十世紀高度集權的國家,想用人類理性設計的計劃經濟制度(實際上是行政命令經濟制度)來替代原有的制度,反映到社會問題上,就是國家吃掉社會。作為人群聚集的社會,如果沒有自身公民社會的發育,要支撐經濟穩定持續的發展和文化持續的繁榮創新,要使整個國家機器能夠比較穩定,都辦不到。」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忽視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把知識當作一種功利來學,培養了一批手藝匠人,而且知識面非常窄,這是非常危險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人的思維,發展就是自由。」

  網友悼念:說得好啊,這才是有良知的官員呢,和胡耀邦一個類型的,可見真正為民的官員見解略同,人民對他們也不會視而不見。只要是允許自由發言,不被跨省追捕,中國一定會越來越民主,一定能搞好。最討厭有些無良文人動不動給人戴高帽子,說別人是妄圖啊、鼓吹啊,不讓別人發言,就你自己對,別人都錯,馬不知臉長。有事說事,有理說理,允許發表不同看法,堅決不許人身攻擊。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10-5-13 21:08 | 只看該作者
坐這兒看,哪個龜兒子不出來悼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