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家嶺礦難救援費超1億 被困礦工名單仍未公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05-07       大河網(鄭州) 

核心提示:3月28日,山西王家嶺煤礦發生礦難共有153人被困,在7日後115人獲救,38人死亡。因統計人數發生變化,礦難被困人數一直遭到質疑,很多礦工認為井下被困超200人。王家嶺礦難的問責目前仍是懸疑,副總理張德江曾要求公布礦工名單,但山西一直未公布。

大河網5月7日報道 「一個是監管,對政府;一個是企業,最後關鍵問題還要看我們在調查過程當中涉及哪方面責任就追究哪方面責任。現在該追究誰,不該追究誰,沒根據不行。」趙鐵鎚說

山西省官員頭上懸著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終究還是落下了,依然是礦難,這成了山西繞不過的坎。

3月28日發生在華晉焦煤公司王家嶺煤礦的透水事故將153名工人困於井下,之後山西用盡全力施救,115人在被困七天後得救。王家嶺透水事故共造成38名工人遇難。

「這是自山西煤改以來最大的一次事故。」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局局長趙鐵鎚說。一年前,山西實施煤炭改革新舉措,數千名煤老闆退出歷史舞台,山西希望發動一次煤炭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變革」進行徹底的產業結構調整,以達到減少礦難發生頻率的目的。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發生事故的王家嶺礦恰恰是一家國有重點煤礦,國企安全保障的神話頃刻間灰飛煙滅。

4月14日晚7點30分,王家嶺礦「3·28」透水事故調查組成立第二天,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離開河津,臨行前,山西方面希望安排一頓規格很高的晚餐為駱琳送行,最終被拒絕。

目前,事故已進入調查程序,待解的仍是問責懸疑。

王家嶺救援經濟賬

每次礦難的發生都伴隨著大規模的救援投入,王家嶺礦「3·28」透水事故搶險救援耗資已經遠超1個億。

4月7日,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獨自睡在車內,從3點到5點,兩個小時並不踏實的睡眠對駱琳來說已屬奢侈。在救援的關鍵時刻,駱琳不安地在礦區內來回走動,不停地吸煙。一位山西省安監局的工作人員說:「當第一批9名礦工獲救的時候,駱局非常激動。那幾天,他累壞了。」

最初,山西官方曾宣稱升井人數為138人,被困人數為123人。在最終核實人數后,被困工人由123人上升為153人。國務院相關領導現場質問一名負責人:「被困人數變化這麼大,你們這麼大的國企為何這麼不嚴肅?」

但質疑聲仍然沒有停止,很多礦工認為,井下被困人數應不少於200人。經過3000多名搶險救援人員8晝夜的搶救,115名工人被成功救出。4月1日,親臨救援現場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正式要求山西方面公布被困礦工名單,但時至今日,這份備受關注的名單仍然成謎。

中煤集團副總經理洪宇介紹,事故發生后,搶險救援指揮部迅速成立維穩善後工作組,礦方通過放假、安排去其他施工工地等辦法分流職工945人,發放路費和工資1450萬元,留下225人參加現場搶險救援。

先後到達的650多名家屬被就近安排在河津、稷山、新絳、侯馬等9縣(市)。中煤集團從下屬10多個單位抽調1000多人,加上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維穩工作總共投入超過2000人,分成153個安撫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戶家屬。安撫小組全程接待,以善後結束家屬返鄉為止,中途不換人,安撫小組人員和家屬生活在一起。

1個億的投入,或許已經創造了中國礦難救援史上的一個紀錄。如果加上獲救工人醫療救治的費用和遇難工人的善後賠償,以及各方人員的食宿費用,王家嶺礦難將會耗費多大的人、財、物現在尚不得而知。而這筆巨額開支最終由政府公共財政埋單還是國企來埋單,目前仍無從知曉。

國企「安全之殤」

這起耗資巨大的礦難本來可以避免。

據當地媒體報道,王家嶺煤礦是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在鄉寧礦區建設的第一對礦井,井田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3.42億噸,可采儲量10.36億噸。中煤一建63處碟子溝項目部進入3月以來日進尺連續攀升,最高111.6米,22日經甲方驗收月成巷進尺1998.6米。

華晉焦煤甚至提出「花錢買進度」的口號。「有進尺,調度人員就會表揚、多發錢;沒有進尺就會罵人、罰款,上面規定的任務,當天必須要完成。」礦工如此歸納王家嶺煤礦的特色。按照中煤一建制定的懲罰措施,每1米掘進任務未完成,罰款1000元。事故發生后,碟子溝項目部會議室牆上「勇爭第一」的進尺考核標準被透水事故救援方案示意圖取代。

「王家嶺礦難,壞就壞在這個『勇爭第一』上!」山西省副省長陳川平直言不諱。

公開資料顯示,王家嶺煤礦項目是經國家發改委核准,國務院第100次常務會議批准「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由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開發的國家和山西省重點項目。其大股東為中煤能源集團和山西焦煤集團,雙方各持50%的股份。

王家嶺煤礦項目投資總額為51.68億元。到事故發生時,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1億多元。礦井項目計劃於今年10月投入運營,提前5個月完成工期。

工期還沒提前,事故便如排山倒海一般降臨到每一個礦工身上。

作為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主要責任方的領導,中煤集團總經理王安在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向媒體坦承,發生事故深層次的原因是大型企業盲目擴張,層層承包安全落實不到位。據了解,最初,王家嶺礦由27個礦組成,部分曾被私人開採過,政府整頓關閉后,礦主和工程師帶走了真實圖紙。但這家煤礦被冠以「國」字型大小后,本該有的安全保障制度在「趕工期」的口號下,形同虛設。

小煤礦常犯的致命錯誤,在國有企業中仍同樣被忽視。山西希望依靠煤改來改變事故多發的初衷依然任重道遠。

煤改后的監管困局

山西煤礦的兼并重組是從2009年4月開始的,全省登記在冊的2840多座煤礦將收歸國有,9月底前完成被兼并協議的簽約儀式,到2010年僅保留1000座煤礦。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監管職能的改變。

2010年2月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煤礦安全監管職責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除原省屬國有重點煤礦外,同煤集團、焦煤集團、陽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山西煤運集團、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等省屬七大煤炭集團和中煤集團的全資及控股整合煤礦列為省級政府監管對象,其安全監管工作由省煤炭廳負責;其他所有煤礦按所在行政區域列為當地政府監管對象,其安全監管工作由當地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

隨即,一直合署辦公的山西省安監局和山西省煤監局正式機構分設,並在原煤炭工業局的基礎上組建了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安監局主要負責非煤礦山、尾礦庫和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監管和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而作為山西省支柱產業的煤炭企業成為煤監局的主要監管對象。

這也意味著,煤改后,大型國有企業主導下的山西煤炭領域,山西各地方政府已無監管責任。煤炭企業的監管權隨著煤改后礦權的收歸國有也一併被收回。

發生這次事故的王家嶺煤礦辦公區在河津市樊村鎮固鎮村,發生事故的礦井位於鄉寧縣碟子村。兩地分屬運城市和臨汾市管轄,王家嶺煤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曾一度讓臨汾和運城兩地政府相爭不下。

但隨著監管權上移,兩地政府似乎變得一身輕鬆,大型國企代替政府成為安全責任主體, 官員們壓力小了很多。按照目前的政策,王家嶺煤礦監管單位分別是山西煤炭工業局、山西煤監局、國家安監局和國家煤監局。其所在地臨汾和運城政府並無監管責任。

「這個事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只是作為救援的大後方提供保障。」河津市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說,「我們的市領導都不參加發布會的。人家是國有煤礦,說實話,我們也管不了,人家的級別比我們高。」

目前,河津市已經著手對參與王家嶺礦難搶險救援工作的人員實施表彰。

山西煤改后的煤礦監管在起著微妙的變化,「這個事情只能在實踐中去檢驗,但總的發展方向是對的,這涉及到產業結構調整,總的方向還是向大的方面發展,還需要實踐了。」 趙鐵鎚說,「我們是有決心沒把握。」

問責風向標

4月13日,國務院調查組成立,對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原因展開全面調查。

調查組組長由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擔任,副組長由山西省政府、國家煤監局、監察部、全國總工會有關負責人擔任,下設技術、管理、綜合三個小組,並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事故調查。

就在礦難發生4天前的3月24日,山西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在太原舉行,一個細微的變化是,在發言席彙報工作的,不再是各市市長,而是山西省安監局、煤炭工業廳、煤監局、國土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管局、消防總隊等七個省直部門的廳長、局長。

會上太原市、晉中市、呂梁市三市的安監局長缺席,遭致副省長李小鵬的點名批評。省長王君也痛斥有人拿了材料走人,「把隊伍帶到這個程度,還打什麼仗啊。」

會上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就是,山西計劃在4月份出台《行政問責制度》。

「對於安全問責辦法,有相當一部分同志反對,在這些反對的人中,最多的是縣一級。」 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君說,「山西的事情,安全工作必須做出成績,既有獎,也要罰。對少數幹部的懲處和處理,就是對多數幹部的愛護和保護,並且放在那個時候出台,就是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制度還未出台,礦難已然發生,行政問責將如何執行,王家嶺礦「3·28」透水事故正好留給山西足夠的考慮時間。根據山西煤改后的職能分工,國有煤礦的安全監管工作已收歸省煤炭工業廳和省煤監局,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很可能不會問責到臨汾和運城兩地官員。

「現在正在全力調查,問責這塊就是按照法律法規,查明事故原因,科學認定有關方面的具體責任,再進行追究。」趙鐵鎚說。公開資料顯示,王家嶺煤礦均為中煤能源集糰子公司或二級子公司,此次透水事故中煤能源集團將承擔巨大的責任。「按照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該追究誰的責任就追究誰的責任,但是一定要加大力度,嚴肅追究。」趙鐵鎚說。

在礦難頻發的山西,官員肩負的安全責任顯然高於其他任何省市。在山西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山西省長看臨汾」,這說的其實就是礦難。自2005年至今,山西省換了4任省長,臨汾市換了4任市長。襄汾潰壩事故后,臨汾市委書記空缺了199天。

「一個是監管,對政府;一個是企業,最後關鍵問題還要看我們在調查過程當中涉及哪方面責任就追究哪方面責任。現在該追究誰,不該追究誰,沒根據不行。」趙鐵鎚說。自山西煤改新政后,官員問責制將有重大突破,山西也希望通過這次煤改讓責任真正回歸企業,晉官難當或將成為歷史。

資料鏈接

中國從2001年到2004年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一周一起。2003年全世界煤礦死亡總數約8000人,中國大陸死亡6434人,佔80%,是美國的100倍。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全國煤礦發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25起,其中國有煤礦佔23起。

(本文來源:大河網 作者:朱文強)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557

主題

4797

帖子

35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564
沙發
lushao 發表於 2010-5-8 14: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ushao 於 2010-5-8 14:25 編輯

要名單有啥用,繼續貪污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3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5-9 0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