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復 16# MapleTree
你這涉及到了佛教說的空性,其實基督教聖經里也有空性,你們只是沒有意識到罷了。
這裡有關空性呢,因為比較難以說清楚,我就以我現在的能力大概說說,不對之處,大家指出來糾正哈!
大家先看佛教論壇里的一個問題貼,我覺得回貼的內容(第4 項)就接近或等於空性了。
另外注意聖經里說的不要論斷他人這句話,也是空性的智慧!!因為沒有我的執著了嗎!
問題:
各位師兄:
您好!
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的「住」是什麼意思?
怎樣才能做到「不住」呢?
請師兄解疑。非常感謝!
回帖:
用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大概說說
在你行一件善事時,比如在公車上讓座;就有幾種心理狀態的
(1)有所求的心,希望通過行善培福;
(2)還是有所求,求心理上的愉悅,助人為樂;
(3)或是無所求,但是在行善後,會去想:剛才我做了件好事;
(4)完全是出自本能,過後在自己的心理上,也沒有任何的痕迹;
第(4)種狀態,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略有相似之處,供師兄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