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邀請問?做見證(之一):佛力加持

[複製鏈接]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八福 發表於 2010-5-2 1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邀請問版做個 「佛力加持」 的見證。

兩個小問題,煩請詳細指點:

一、您是怎麼知道被「加持」了的。
二、您是怎麼知道那加持了你的,就是佛。

先謝過了。
青草地,溪水邊。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問? 發表於 2010-5-2 23:57 | 只看該作者
我最近沒有時間寫這樣的長篇大論,算我欠仁兄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10-5-3 04:25 | 只看該作者
真新鮮,基督家園討論佛教。能有海納百川的心量,了不起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chico 發表於 2010-5-3 04: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5-3 06:46 編輯
兩個小問題,煩請詳細指點:
一、您是怎麼知道被「加持」了的。
二、您是怎麼知道那加持了你的,就是佛。

這純屬基督教見證的方法。我祈禱了,找到了工作,買了便宜房子。病好了。。。。。

佛教里沒這個東西。
佛,誰是佛?那個覺悟了,妄想分別執著沒了,那個就是佛。泥塑木雕的那些佛像,不是佛。是讓你覺悟回頭的教具。同樣的道理,孔子的塑像,畫像也不是孔子。
所謂「佛力加持」,最多就是佛陀把覺悟到的宇宙人生真相,講了出來。告訴後人如何證入的方法而已。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佛能讓你陞官發財,為什麼不讓你成佛。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也太不慈悲了。「加持「一下,六道眾生都成佛了,不就完了,何必修學得這麼辛苦!
有法師講「佛力加持「,僅僅是一種應機的方便說法。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針對某個人特定的問題而說的。目的是讓他心定下來,心定了才能開啟他的智慧。後來就三人成虎,執著起虛妄的名字相了。
實在要說,「佛力加持「的話,六道眾生個個都是佛。幫助你,關心你是「加持「。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同樣也是「加持「。
還有,有人忽然悟到點什麼東西,說這是「佛力加持「。當人還有自他的時候,把這些「所得「歸功於佛。隨口「佛力加持「就出來了。這是「自性佛陀,唯心凈土「的理尚不明的結果。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越多,心越清凈,智慧就大開,自然「所得「的就多了。自己的心清凈,智慧自然湧出。不理解的明白了,困擾自己的問題,有答案了。這些都不是外來的。不是第三者賞賜的。
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都是自己。那裡有什麼二三嗎。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匿名  發表於 2010-5-3 05:36
樓上這個要贊,這才像一個真正的佛教徒。

俗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堅,哪裡有什麼神仙啊?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6
 樓主| 八福 發表於 2010-5-3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chico

謝謝 chico 替問版答了。

不知問版是否贊同上面這個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0-5-3 0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八福
問版贊同和反對都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一切法,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佛心,看一切都是佛。凡夫心,看一切都是凡夫。入華嚴境界的人,看《論語》,看《弟子規》同《大方廣佛華嚴經》無二無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8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10: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pleTree 於 2010-5-3 10:48 編輯

回復 6# 八福
佛教徒之間的代替是不可能的,佛教講究的是萬千法門,一人一樣,你這麼悟,他那麼悟,大家各有各的悟。前兩天翡翠告訴我佛教也講究正面的情感,接著就來一位大師告訴我那些正面的情感不究竟。與佛教徒交流,你只能一對一,想找出點共性很難。這就是我以前總結的:基督徒和而不同(基本信仰一致,個人的帶領不同),佛教徒同而不和(都叫佛教徒,但是個人理論都不一樣)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9
問? 發表於 2010-5-3 11: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0-5-3 11:08 編輯

回復 8# MapleTree

答樓上兩位,八福兄,我同意chico的觀點。

楓樹,我談談悟。其實這只是彼此交流對教義的理解,談不上悟。所謂悟,是超越理性分析與文字層面的(大概類似你們說的屬靈)。不管是我,還是chico,我們現在談的都是對教義的理解,是落在文字裡面的,這跟悟沒關係。

還有,請問楓樹兄,請問基督徒對於教義的理解有沒有分歧,如果有分歧,以什麼為標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5-3 11:20
回復 9# 問?

可否請問版談談為什麼相信 「自性能生萬法」?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3 11:27 | 只看該作者
與佛教徒交流,你只能一對一,想找出點共性很難。這就是我以前總結的:基督徒和而不同(基本信仰一致,個人的帶領不同),佛教徒同而不和(都叫佛教徒,但是個人理論都不一樣)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10:47

這是因為佛教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而且與印度本土的其他宗教互相融攝,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宗派,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吸收了釋、道兩家的東西。教門是變大了,但法義卻混淆不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4

主題

1801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12
 樓主| 八福 發表於 2010-5-3 11:35 | 只看該作者
不好意思,10 樓是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3
翡翠 發表於 2010-5-3 16:13 | 只看該作者
實在要說,「佛力加持「的話,六道眾生個個都是佛。幫助你,關心你是「加持「。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同樣也是「加持「。
還有,有人忽然悟到點什麼東西,說這是「佛力加持「。當人還有自他的時候,把這些「所得「歸功於佛。隨口「佛力加持「就出來了。這是「自性佛陀,唯心凈土 「的理尚不明的結果。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越多,心越清凈,智慧就大開,自然「所得「的就多了。自己的心清凈,智慧自然湧出。不理解的明白了,困擾自己的問題,有答案了。這些都不是外來的。不是第三者賞賜的。
chico 發表於 2010-5-3 04:57

貓咪說的好啊。。。。
我加一點點。
在我看來,人就和植物成長一樣,需要陽光也需要大糞,陽光呢,我就把它當作佛力/上帝也可哈,大糞呢,自然就是魔鬼了。。

關心你幫助你就是陽光--溫柔的照耀你給你信心和力量,是從上面直接拉你往上走,對人是一種肯定之肯定,「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難道不是大糞的偉大之處嗎?,大糞從下面往上推你,像推動火箭的燃料那樣,對人是一種否定之否定。

這兩種力量說穿了都是外因,而外因要通過內因來實現的,所以自力他力其實是可以混為一談的:)),就算上帝給你一碗免費的米飯,可是消化吸收卻要靠你自己嗎。

最後那個,人真是有灰塵的,尤其在人的臉上!!灰塵沒有了的時候,就是水清月現,佛性自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4
翡翠 發表於 2010-5-3 1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八福
佛教徒之間的代替是不可能的,佛教講究的是萬千法門,一人一樣,你這麼悟,他那麼悟,大家各有各的悟。前兩天翡翠告訴我佛教也講究正面的情感,接著就來一位大師告訴我那些正面的情感不究竟。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10:47

是時差搗亂!
我說要通過正面情感達到空性的智慧,而問號強調的是最後所要達到的空性境界。我和他應該沒有歧義的,在這點上。其他問題或許有那也是可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5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20:50 | 只看該作者
貓咪說的好啊。。。。
我加一點點。
在我看來,人就和植物成長一樣,需要陽光也需要大糞,陽光呢,我就 ...
翡翠 發表於 2010-5-3 16:13

我覺得你這個比喻有點不當,大糞對人來說是廢物,但對植物就不是。你用人類的標準套在植物上好像是不妥的。對植物來說,陽光大糞都是正面的加持。但是我對你的關鍵觀點是支持的,就是無論如何,人類是有灰塵的,外力也是必須的。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6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20:54 | 只看該作者
是時差搗亂!
我說要通過正面情感達到空性的智慧,而問號強調的是最後所要達到的空性境界。我和他應該沒 ...
翡翠 發表於 2010-5-3 16:21

你如果這樣說,就是選擇回到佛教,與我們就不同了,因為基督徒認為愛是終極的情感,要存到永遠。愛也是高過智慧的,而沒有愛的智慧正是人類墮落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7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5-3 23:07 | 只看該作者
你如果這樣說,就是選擇回到佛教,與我們就不同了,因為基督徒認為愛是終極的情感,要存到永遠。愛也是高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20:54

愛既然是一種情感,那麼在佛教的立場而言,它就是無常的,也不可能存到永遠。當然,這是從經驗上而言,你仍然可以相信有永遠存在的愛。

我覺得用中文論道有時要很小心,佛教其實也是洋教,只是大家通常忘了這個事實。許多漢譯佛教術語都不能望文生義,『愛』就是一個例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8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Dhammapala
我不是很確信pala兄說的意思。第一段你好像是贊成我的說法,第二段你又說佛教術語不能望文生義,『愛』就是一個例子。我就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了,能不能具體說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19
翡翠 發表於 2010-5-4 01:05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你這個比喻有點不當,大糞對人來說是廢物,但對植物就不是。你用人類的標準套在植物上好像是不妥的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3 20:50

你沒看清楚我什麼意思吧?
「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難道不是大糞的偉大之處嗎?
我寫的這句話是說用「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這句話比喻呢,把「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比喻成」大糞」!
打你罵你處處障礙你---就不是廢物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20
翡翠 發表於 2010-5-4 0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MapleTree

你這涉及到了佛教說的空性,其實基督教聖經里也有空性,你們只是沒有意識到罷了。
這裡有關空性呢,因為比較難以說清楚,我就以我現在的能力大概說說,不對之處,大家指出來糾正哈!

大家先看佛教論壇里的一個問題貼,我覺得回貼的內容(第4 項)就接近或等於空性了。
另外注意聖經里說的不要論斷他人這句話,也是空性的智慧!!因為沒有我的執著了嗎!

問題:
各位師兄:
您好!
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的「住」是什麼意思?
怎樣才能做到「不住」呢?
請師兄解疑。非常感謝!

回帖:
用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大概說說
在你行一件善事時,比如在公車上讓座;就有幾種心理狀態的

(1)有所求的心,希望通過行善培福;
(2)還是有所求,求心理上的愉悅,助人為樂;
(3)或是無所求,但是在行善後,會去想:剛才我做了件好事;
(4)完全是出自本能,過後在自己的心理上,也沒有任何的痕迹;

第(4)種狀態,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略有相似之處,供師兄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2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