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的性觀念開放程度,已經超過了美國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12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10年5月12日 轉載)
   
    來源:搜狐女人
       當有不少的人開始熱衷「性解放」運動,開始學習西方換偶,並且標榜「開放」的時候,我不禁想他們一定沒有去西方生活過;有人說:女人應該在所有的地方享有和男人一樣權利才是文明的進步,那他一定也沒有真正理解文明進步的含義。性和性別 我們要何如跳出偏見怪圈?

卧室與公域的糾纏:告別了鉗制,我們還需要面對什麼
   
      回到卧室,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很快成為「你」與「我」的「夫妻關係」。只不過,21世紀的中國民間,這種原本的「你—我」關係中融入更多的「他者」。大學教授與女學生、政府官員與女下屬、熟悉的男女中學生、陌生的男女城市白領紛紛擠入卧室。這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更多的框架來釐清各種混亂糾纏的性觀念與性實踐及其背後隱藏的微妙關係。
   
    性別理念 我們經歷過性被鉗制的時代,經歷過性別被利用的時代。
   
      在新時代中,我們希望,男性不會自我閹割,為了成為所謂「成功的男人」和「人上人」,而去認同「父權制」中的「男性等級秩序」。我們也希望,女性不會自我屈從,為了成為所謂「幸福的女人」和「人上人」,而去認同「父權制」中的「男女等級秩序」。兩性的這種屈從,無不是一種切割生命完整價值的自我沉溺,除了被所謂商業規則繼續利用,人生的圖景和生命的維度並未由此獲得更多的拓展。
   
      因此,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從性別關係中看到更多的主張和正義,那麼,我們的新時代的性別公正才能開啟。
    現代社會就不該譴責換偶?
   
      南京副教授「換偶」(據現在的報道披露的事實,該教授目前並沒有配偶,系單身組織性派對活動)一案引發了廣泛的爭議,知識界圍繞此事的討論也不少,因為此事絕非一個色情八卦那麼簡單,涉及到現代自由社會的諸多政治哲學問題,比如現代社會的法律是否應該將道德因素排除在外;現代社會是否應該選擇道德相對主義,還要不要維護主流的價值判斷;批評別人的私德就是把自己的道德和價值判斷強加於他人?
   
      義大利真有1/4夫妻換偶?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澄清一些基本的事實,看看在換偶等性問題上,西方國家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4月13日,李銀河先生髮表了題為《1/4義大利夫婦參加換偶活動?》的博客文章,文章中說:「義大利《新聞報》報道稱,約50萬對夫婦定期在 200多家私人性愛俱樂部進行換偶遊戲。但有關專家認為,實際人數遠不止於此,應在近200萬對,即佔全國性活躍夫婦總數的1/4。」
   
      這個說法可能讓許多換偶人士感到興奮,頓生一種「知音」遍天下之感,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而在嚴肅的研究方面,社會學家理查德·簡恩克斯在《換妻:文獻回顧》一文中也指出,換妻俱樂部的統計與嚴肅的調查數據差距極大,往往能相差十倍之遙,實在當不得真。
   
      西方人真的那麼開放嗎?
   
      這些年出國的人多了,人們對西方社會的錯誤想象也逐漸回歸真實,網路上也有很多人談論在西方發達國家生活的感受,不少人都提到這樣一點:在性方面,西方人並不像許多國人想象得那麼開放。或許青少年學生在性方面要開放活躍一些,但對於大多數已婚人士,特別是中產階級群體,則在性方面傾向保守,非常重視家庭的價值和對伴侶的忠誠。很多有過中美兩國生活經歷的人甚至認為,中國人的性觀念開放程度,已經超過了美國。
   
      性放縱不等於先進文化
   
      我們不可否認6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所帶來的某些積極的社會變革,但性解放運動所帶來的巨大負面效應也使得人們再次反思傳統和禁忌的價值。
   
      性並不是握手、做運動那麼簡單,高潮並不是性的惟一意義,我們無法對那些關於性的複雜而深刻的人類情緒裝聾作啞。這幾乎是由人的本質天然決定的。
   
      人類歷史上的主流文明對性的規範與禁忌也不都是故作正派的假道學、強行壓抑、或雙重的標準。道德習俗之所以得以積累和流傳,就在於遵守道德律令,反而能帶來真正長久、快樂的性滿足,減少試驗性的痛苦。
   
      自由社會不等於道德相對主義
   
      沒有人否認自由是人最重要的價值之一,但人生的價值是多元的,若把任何一種價值絕對化,就會導致其他價值的忽略,把自由視作唯一價值也有同樣後果。如家庭、愛的關係和尊重他人生命的要求,都意味著對個人自由的限制。
   
      有權利做某事並不代表做某事就一定是對的,批判一個人的行為也不等於剝奪這個人的政治自由。即使社會賦予我們權利做一件事,這件事仍是不道德的(如潛規則、婚外情)、不值得鼓勵甚至需要批判的(如懶惰、浪費、好賭)。
   
      何種道德和價值是值得倡導的?儘管這是人類很難給出終極答案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任何道德和價值就只能是相對的。人類只在客觀價值的引導下行使自由,才能得到豐盛生命。  
    女人,男人:怎麼跳出偏見的怪圈
   
      訪談嘉賓 宋素鳳 (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婦女與性別研究學者,婦女與性別平等權利推動者)
   
      「女強人」說法是在貶抑女性的上升
   
      性別歧視在我們社會中一直在自覺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些並沒有被意識到,更沒有受到批判。有比較好表現的那些女性,時常受到這種性別歧視文化的干擾。比如說,在校園裡有個笑話,「女博士」被看做是第三種人,滅絕師太般的人物。後來又一個延伸的笑話說,校園裡面有四種人:一種是女學生,一種是男學生,第三種是女博士,第四種是敢娶女博士的人。女性如果成績表現好,學識上有所長進、有所成就,你不肯定她、鼓勵她,尊重她的成就,反而拿這些言辭去譏笑她,或者去壓抑她!女性在社會上好不容易有一些成就,靠自己的努力有一些成就,然後你又冠上一個「女強人」。女強人這個詞本身本來沒有什麼不對,但我們都知道這背後的潛台詞或者說隱文本是:這個女人不具有女性的一些更好的特質,在婚戀市場上是一個不適宜的對象,也就是說屬於小生怕怕,男見了要躲的這種女人……
   
      你想想看,不管從滅絕師太,第三種人,第四種人,再到「女強人」,這些都是帶有負面意味、壓抑性的詞語。我們社會有太多的環環節節在貶抑女性,它們有時候形成一種流行話語去壓抑女性出頭,或者蔑視她們的成就。
   
       「剩女」焦慮是文化的負面效應
   
      我不評價個人抉擇背後的原因,但我們在做婚姻對象選擇的時候可以自問,你選擇的標準和目的是什麼?如果你選擇的標準是金錢,而對方選擇的標準是年輕貌美,那麼這些都是很可能、比較容易被替換被取代的。而在男性的一方面,我想可以自問的是:你是尋找一個生活、生命的伴侶,還是找一個可資炫耀的門面?
   
      狹隘的媒體視界在強化偏見
   
      即使是在處理一些八卦報道,你也可能有一些不同的角度,不會一窩蜂地全部在報道事件主角的裸露,一味對女性的身體做最大限度的情色消費,滿足大眾的窺淫慾望。
   
      因為在這樣的一個怪圈當中,或者在這樣一種簡單的劃分中形成了一些壓抑性、壓迫性的話語和性別規範,它可能對個人的生命形成壓抑,男女都一樣,限制了他們對自己生命的可能性的想象和實踐。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秦人 發表於 2010-5-13 0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流水線
「已經超過了美國」,這種說法好像不太準確。準確地說,已經超過了好萊塢。
美國大多數地方,尤其在篤信宗教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習俗還是相當保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3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13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秦人

嗯,您說得很對
此文中有這麼一句:「很多有過中美兩國生活經歷的人甚至認為,中國人的性觀念開放程度,已經超過了美國。」
我感覺也有些牽強
謝謝您的關注和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207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4
海南島 發表於 2010-5-13 11:18 | 只看該作者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5
韓冰 發表於 2010-5-13 22:28 | 只看該作者
(北京時間2010年5月12日 轉載)
   
    來源:搜狐女人
       當有不少的人開始熱衷「性解放」運動, ...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12 12:11


這算不算是人類的一種倒退?一種由現代社會向原始群居社會的回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6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14 1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韓冰

按照黨和國家的通常說法
這是發展中的問題
需要在發展中解決
最終創造和諧社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