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足生存環境太糟糕 隊長渾身傷病成"北漂"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5-4 1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女足亞洲杯對韋迪很重要,甚至給出了一切能給的「待遇」,臨時抱佛腳有沒有用?誰也不知道。中國女足的現狀已經相當糟糕,要重現輝煌,治本才是關鍵。

  《成都商報》報道,五一節期間,陝西女足主帥給大連女足主帥李錫財打了個電話:「老李啊,你那邊調整得怎麼樣了?」「還好吧,你那邊呢?」「別提了,我根本就沒法調整,找個新人太費勁了。」類似的訴苦電話,李錫財近期接到了很多。「缺少後備的情況,是全國普遍現象。」李錫財說。是什麼導致後備人員越來越少,連一個正常調整都進行不下去呢?是越來越糟糕的女足生存環境。

  曾經的女子部領導

  不是「進去了」就是「被學習了」

  記者昨天採訪了多位地方隊女足主帥,大家不約而同地回憶起一件事:「有一次楊一民和當時的女子部主任張健強召集全體地方女足主帥座談,讓我們談女足聯賽發展現狀和各俱樂部面臨的困難。我們各有各的困難,但談到的首要困難都是一個話題:後備人員緊缺。當時楊一民和張健強都表示得採取措施緩解這個困難。」「後來呢?」「後來他們都『進去了』,沒有下文。」

  這聽起來像個笑談,但卻是一個殘酷的事實。除原女子部主任張健強「進去了」,曾經的女子部副部長蔚少輝、曾經的女足領隊朱和元都被安排「學習」了。他們別說能否回歸原位,能否回歸足協都難說,目前足協已經取消女子部。「管過女足的領導,不是『進去了』就是『被學習了』,你說女足能好嗎?」採訪中,一位圈內人無奈地感嘆。

  曾經的女足隊長

  現在成了一身傷病的「北漂」

  女足生存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近來報道很多,其中尤以「王丹丹擺地攤」為甚,雖然最後證明,王丹丹不是擺地攤的,但確實有不少現役球員待遇還不如擺地攤。有的隊員買不起衛生巾,有的交不起電話費,一年只有一套隊服可穿。球隊打客場坐火車,住招待所。平時伙食也差到有肉星就算葷菜,有的隊員在訓練間隙撿訓練場邊的礦泉水瓶供妹妹上學。更困難的是,球員退役之後,沒文化,沒技能,又不漂亮,只留下了一身傷病,因此找不到工作還找不到對象。前女足隊長王坤,在當打之年由於傷病退役,年紀輕輕的她成了「北漂」,退役一年了,仍然沒找到工作,「就那麼漂著」。這還不算,「有時坐著不敢輕易站起來,有一次摔倒了好長時間站不起來。」王坤曾擔任過國家隊隊長,因此退役之後的生活受到了關注,還有那麼多沒有當過國家隊隊長,甚至沒進入過國家隊的球員,她們的遭遇,根本沒有人關注,她們的苦處有誰知?

  曾經人滿為患的訓練場

  現在只剩下一兩支隊

  如果一個職業讓你落到這個「下場」,你會選擇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你還會把你的女兒送去踢球嗎?記者就這個問題問了韓端的爸爸韓建利,這個50多歲還在踢球的老爺子毫不猶豫地答道:「我會,我熱愛足球這項健康運動,我相信中國足球的未來還是光明的。」但韓建利承認他的觀點不具有代表性,「現在踢球的孩子確實越來越少了,韓端她們那批 83、84屆的女孩,報名踢球的500多人,經過激烈競爭才有四、五十人選上。現在別說選上,報名的人恐怕都沒以前選上的人多。」韓建利如今還經常到韓端小時練球的訓練場看看,「以前球場上人滿為患,好幾支隊的女孩子一起訓練,現在全場能有兩支隊就不錯了。」

  球苗少,導致球隊人員緊缺,浙江女足主帥李華筠對此的形容很幽默卻非常形象:「女足姑娘要哄的,如果她們一生氣不練了,我上哪去找隊員踢球去啊?」這可能是大部分球隊所面臨的局面。

  地方隊球員緊缺也使得國家隊選人捉襟見肘,5月1日,國家隊公布了23人亞洲杯集訓名單。商瑞華在確定這份名單時甚至沒有任何多餘選擇。23人中出現了李影、張越這樣的90后。商瑞華表示:「球隊終將更新換代,我用新人是被迫的,同時也是必需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