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色,有健康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4-26 1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繽紛的色彩是裝點我們生活,點燃我們心情的法寶。遇見色彩,就等於遇見好心情。可我們需要色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色彩,讓我們更健康。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的植物營養素,可起到不同的保健作用,每天食用色彩豐富的蔬果,能全面維持身體健康。現在就開始你的有色健康生活吧!
     食用多種食物才能合理生存
    2500年前的名著 《黃帝內經》中明確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黃帝內經》把食物分為四大類,其中三大類為植物性食物,穀類為主食,蔬菜與水果各佔一大類,這是中華民族飲食的主基調。中華民族的祖先不僅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更將植物性食物的品種進行了極大豐富,可以用「五花八門」和「色彩斑斕」來形容。 「神農嘗百草」神話中的「草」,並非單指今天人們所稱呼的草本植物,而是包含樹上的果類和一切可食的植物。進入農業社會後,先民們將嘗味認定的有益食物進行人工種植,並且通過生活智慧和實踐經驗傳承下來,使得中華民族種植和識別的植物性食物或草藥都居於世界民族之冠。以後,隨著實踐的引導,人類在生與死的過程中,發現除哺乳以外,不能靠單一食物生存,必須要食用多種食物,才能合理生存。
    富彩蔬果的科學健康價值
    人類很早起就認識到需要吃「綠葉」蔬菜,但卻不知道為何,直到現代研究發現了其中的秘密。人類必須進食而生存,但食物代謝中生成的廢物和體外接觸的種種廢物,卻是人體叛逆性攻擊的物質,永不休止地對人體細胞進行侵襲和破壞。這是人們看不見,感覺不到的潛在過程,科學上稱這種侵犯性物質為「自由基」。 「氧化」也可以使得人體的細胞變性、變質,進而使細胞的基因受損,甚至成為致病因素。
    20世紀末的研究發現,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人體對抗 「自由基」。抗氧化物質主要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它們雖然不是必需營養素,但對人體的健康與壽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抗氧化物質其實一直存在於人類的植物性食物中,護佑著人類的健康,但幾千年來,人們渾然不知它們的珍貴作用。現代研究最初發現,抗氧化物質主要存在於深色的蔬菜與水果中。所以,人們在宣傳食物的營養價值時,一度推薦人們多食用深色的蔬菜和水果。但是,在營養學實驗中,判斷食物抗氧化能力強不強,是以食物中對抗氧自由基的吸收能力作為依據之一,吸收能力大,對人體的抗病作用空間就越大。實驗研究以記分的方法表達抗氧化能力(DRAC),分值越大,抗氧化能力就越強。下面以2009年美國營養中心對食物的抗氧化能力測定結果為例說明。
    從上述實驗結果可以看到,深色的蔬菜與水果都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是淺色食物如木薯和甜菜,也有不錯的抗氧化能力。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多食用各種顏色的蔬菜是對健康有利的。
    營養補充劑為健康「補色」
    正常情況下,天然食物可完全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但飲食不均衡不合理、營養素吸收利用障礙、需要量增加、正常進食障礙等情況造成了飲食營養素的欠缺。特別是飲食不均衡不合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很難做到這點,所以飲食營養素的欠缺也就或多或少地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造就了現代社會龐大的亞健康人群。因此,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綜合製劑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膳食營養素欠缺的情況。
    世界最大的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補充食品製造商之一的安利紐崔萊,是世界上極少從有機種植、營養提取、生產加工、銷售及服務全過程都由一家公司承擔的營養食品品牌。安利紐崔萊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總裁山姆·宏邦博士說:「營養補充劑是指望人們終身去食用的,對營養補充劑要進行比藥品更為嚴格的質量控制,同時,應格外重視膳食補充劑產品的有效性。 」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要在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抽樣檢測,做大量的穩定性試驗,紐崔萊每一批營養食品都必須通過300種質量測試。付出昂貴的人力與物力,最後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感。安利紐崔萊以對植物營養素的傾心專註與不懈追求,讓我們為健康安心「補色」。
    (本文顧問為中山大學營養學教授、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諮詢委員會委員何志謙)




食物的抗氧化能力
水果 分值 蔬菜 分值
    西梅 5770 甘藍 1770藍莓 2400 木薯 930黑莓 2036 菠菜 909越橘 1750 西蘭花 890草莓 1540 甜菜 841梅子 949 紅辣椒 713橙子 750 洋蔥 450紅葡萄 739 玉米 400櫻桃 670 茄子 390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