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訪農民生不如死的經歷 看地方官員的醜態表演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4-26 2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4-25 18:12
24日下午,中共漯河市源匯區委宣傳部向《中國青年報》發來對徐林東事件調查的情況通報,全文如下:

  「2010 年4月23日,《中國青年報》等新聞媒體和網站刊發《狀告鄉政府漯河一農民被關精神病醫院六年半》一文,文章披露2003年10月郾城縣大劉鄉(2005 年劃歸源匯區管轄,更名大劉鎮)農民徐林東狀告鄉政府,被鄉政府送到精神病院的有關遭遇,引起廣大讀者的極大關注。漯河市委市政府領導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儘快查處,源匯區委區政府立即行動,23日上午11點30分召開區委區政府緊急會議,對迅速調查此事作出相關部署:  

  一、對報道中涉及到的鄉鎮工作人員趙廷耀予以停職,等候相關部門的調查。

  二、成立徐林東事件領導小組,下設紀檢、穩定、法紀、醫療四個工作組,由紀委、政法委、檢察院、衛生局等部門介入,各司其職,儘快查明事實真相。

  三、區委區政府領導要求所有參加調查的工作人員,本著「如果徐林東是你的家屬應該怎麼辦」的態度,盡心儘力,儘快查清事實,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交代。

  四、儘快聯繫漯河精神病院和徐林東家屬,妥善照顧徐林東的日常生活。

  調查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後續調查進展,我們會儘快通報給各媒體和廣大讀者。

  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明確表態,儘快查明事實真相,對涉及到的違法違紀人員,該移交司法機關的儘快移交,該黨紀政紀處分的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就在漯河市源匯區委宣傳部向本報發來調查情況通報當天,大劉鎮領導卻在漯河市精神病醫院導演了一出出爾反爾的戲。據徐林東的弟弟徐桂林敘述,24日上午,大劉鎮黨委書記李啟龍和一名姓孟的副書記及東王村村支書徐鐵鋼將徐林東家屬叫去談話,稱同意家屬將徐林東接走。下午3時許,孟副書記出現在漯河市精神病醫院門口,卻突然反悔。

  孟副書記表示,第一,要將徐林東送到鄭州做鑒定,如果確定病人沒病,家屬要向鎮政府簽協議作出保證,不讓徐林東亂跑;第二,如果鑒定確實有病,要在精神病醫院繼續治療。家屬要求自己接徐林東出院遭拒絕。徐桂林告訴記者,鎮政府態度很堅決,聲稱必須由鎮政府儘快帶徐林東去做鑒定,家屬可以陪同,但不能由家屬單獨帶他去看病。

  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常伯陽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去做精神病鑒定,只能是在徐林東自願的前提下,他如果沒有意識能力、自我行為能力,應由他的家屬決定是否帶他去做鑒定、是否進行治療,「這一切與鎮政府沒有任何的關係,他們也沒有權力這麼做」。另外,「是否接他出院,不應根據他是不是有病來決定,而完全是由他的家屬或本人決定,在這件事上,鎮政府也沒有任何的權力」。

  對於當前調查組的具體進度,漯河市源匯區委宣傳部張副部長在簡訊中表示,調查組成員正在各地緊張調查取證,暫時無法接受採訪。

  副鎮長被停職

  河南漯河市源匯區委宣傳部24日通報稱,因將狀告鄉政府的村民徐林東送入精神病院,大劉鎮副鎮長趙廷耀已被停職。據悉,大劉鎮昨日原本要通知徐林東家屬到醫院接其出院,下午卻突然變卦,目前徐林東仍在醫院。

  源匯區委宣傳部的這份名為「情況通報(一)」的材料中稱,媒體報道后,漯河市委市政府領導迅速做出批示,要求儘快查處,源匯區於前日上午11時30分召開區委區政府緊急會議,會上作出對趙廷耀停職,等候接受相關部門調查的意見。據記者調查,徐林東的病歷上顯示,將其於2003年10月30日送入駐馬店精神病院的聯繫人一欄為「趙振」,留下的聯繫電話為趙廷耀的號碼,另有駐馬店精神病醫院精神二科主任宋麗證實,2009年12月7日將徐林東接出轉入漯河市精神病院的同樣是這位趙副鎮長。

  通報中還稱,該區成立徐林東事件領導小組,下設紀檢、穩定、法紀、醫療四個工作組,區委區政府要求調查人員本著「如果徐林東是你的家屬應該怎麼辦」的態度,儘快查清事實,給群眾一個交代。並要求儘快聯繫漯河市精神病院及徐林東的家屬,妥善照顧徐的生活。目前調查正進行中。徐林東的三弟徐桂林稱,前晚,調查組成員已對其進行調查。

  然而,徐林東目前仍被留置在醫院。昨日下午,記者在漯河市精神病醫院,通過病房的欄桿見到徐林東,他的精神狀態尚可,並向記者展示一個洗衣盆,他已經將自己的衣服整理好放在盆里,隨時計劃著出院,他同病房的病人還向他打出「V」字形勝利的手勢以鼓勵。

  據徐林東的弟弟徐桂林說,昨日下午2時許,大劉鎮的李書記、孟副書記及另外一名鎮政府人員在三里橋村委會約見徐桂林夫婦,李書記稱代表黨委跟家屬協商,問家屬有啥條件,李表示由鎮政府帶徐林東去鄭州鑒定。徐桂林提出,要將二哥接回家中休養一下再鑒定,三名大劉鎮官員同意了。15時左右,醫院方面已同意出院,但鎮政府派來的孟副書記卻不再提及出院的事,反稱需要將徐林東送到鄭州做更權威的精神鑒定,徐的家屬表示,鎮政府無權送院,應該及時放人,更無權要求必須對徐林東做精神鑒定。這位副書記稱,如果有精神病仍要繼續治病,如果無病,確系錯誤,該誰負責就由誰負責,最後,他以自己做不了主為由,扔下家屬離開,徐林東何時能出院仍無果。

  事件回顧:河南漯河農民狀告鄉政府被關精神病院6年半

  當著記者的面,神智清醒的徐林東拿出筆,在黃色稿紙上寫下:「救救我,想出去」。末了,他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寫上日期:4月17日。

  這時的徐林東,已被關在精神病醫院6年半。因為怕徐林東出院後繼續告狀,當初把他關進精神病醫院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縣大劉鄉政府(記者注:2004年,郾城縣撤銷,大劉鄉改為大劉鎮,劃歸漯河市源匯區管轄),6年多來堅持每個月向醫院繳納1000多元費用,讓徐林東與世隔絕,失去人身自由。

  據徐林東的家人敘述,1997年,好打抱不平的徐林東,因看不慣一家都是殘疾人的鄰居張桂枝在宅基地糾紛一事上吃了鄉政府的虧,開始幫她寫材料、到各級部門反映問題。2003年10月,不堪徐林東「找麻煩」的大劉鄉政府,把正在北京上訪的徐林東抓回來,將其送到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關起來。2009年12月7 日,大劉鎮政府又將其轉移到漯河市精神病醫院。

  4月21日,記者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看到了徐林東2009年的住院病歷和收費票據,所有證據都證明徐林東是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大劉鄉政府送進精神病院的。

  4月22日,三弟徐桂林到漯河市精神病醫院,提出讓徐林東出院的請求。該院副院長丁紅運當場拒絕:「那肯定不行,這得通過鄉政府,你家屬沒這個權利。」

  被電擊55次,兩次逃跑、幾度自殺

  4月17日周六上午,正是家屬集中探望的時間,中國青年報記者與東方今報記者以徐林東家屬的身份,在漯河市精神病醫院見到了徐林東。「唉……」一見面,徐林東就一聲長嘆,「快6年半了。」

  接受採訪的1個小時中,徐林東邏輯清楚、談吐清晰地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被關6年多,被捆綁50次,被電擊55次,兩度逃跑,幾度自殺。

  據徐林東回憶,1997年,他開始代理張桂枝的官司。2003年10月,正在北京幫張桂枝上訪的徐林東,被大劉鄉政府從北京抓回來,先在當時的郾城縣拘留所關了10天,后又被送到空冢郭鄉一個皮革廠里關了4天。

  2003年10月30日,大劉鄉政府把他送到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

  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被診斷為偏執性精神病的徐林東,被強制進行各種「治療」。徐林東說,醫院給他打伏晨針(音),打完針之後,他的血壓升高到180,後來又打伏晨,血壓升高到200,「最近這5年之中,腦袋一直昏昏沉沉的」。除了打針,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6年多里,徐林東共「被他們捆綁過48次,過電過了54次,那滋味真不好受,有一次過電把我這兒(指著額頭兩處)都烤焦了,過了1個小時還多。」

  因為不堪被強制治療之痛,徐林東兩次嘗試逃跑。有一次,他趁大家洗澡時,下樓偷跑,跑出醫院外,但因地形不熟,被醫院的人騎著摩托車追上。逃跑不成,徐林東還幾度嘗試自殺。「他們給我打伏晨,我實在是受不了啦。有一次我把吊扇上的電線弄開觸電,沒死成。後來在廁所我用頭使勁撞牆,也沒死成。」

  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期間,徐林東的身體不斷惡化,不斷生瘡、生癬,「他們又不給我治療,一直在裡邊關著,也不叫出去」。而徐林東的家人,直到2007年7月,才知道一直下落不明的徐林東被關在精神病院,這才到駐馬店探望。

  關於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的治療費用,徐林東肯定地說:「政府交的錢,大劉鄉政府交的。」雖然徐林東沒有親眼見過鄉政府的人交錢,但曾有護士跟他說起此事: 「一開始一個月1300元,後來一個月1500元。」從護士口中,徐林東還得知:「如果我再上訪,再找事兒,鄉政府的當官的就會就地免職,所以不讓我出去。」

  2009年12月7日,徐林東被大劉鎮政府轉移到了漯河市精神病醫院。其原因,徐林東說是「因為他們(指弟弟和張桂枝)為了營救我不斷(奔波),後來醫院也不知道咋知道有報社(得知了消息),律師也來讓我簽代理協議,可能害怕這種事,所以才通知鄉政府把人接走」。

  據徐林東回憶,從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轉出來時,東王村村支書徐鐵鋼和大劉鎮政府的人一道,去了五六個人。「因為我穿的是精神病院的衣服,出來時得換衣服,他們就去給我買衣服,弄了一件褲子和襖,其他啥都沒有。沒辦法,我就把在駐馬店醫院的一件病號服也穿過來了。」徐林東掀開外套,露出裡面的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病號服,上面印有「市精神病醫院」字樣。

  6年多來,視力越來越差,他現在寫字都得拿放大鏡。不久前,徐林東向張桂枝要過筆和本,說要寫此前的經歷。在幾頁寫得密密麻麻的黃色稿紙上,記者看到,徐林東所寫的仍全部是與張桂枝案件有關的申訴——關於自己的遭遇,則隻字未提。

  整個採訪過程中,徐林東多次向記者說「謝謝」。離開時,記者給了徐林東一包煙,看到他的眼裡含著淚。

  禍因,只為幫鄰居討公道

  如果不是因為張桂枝,徐林東不會在精神病醫院一待就是6年多。

  張桂枝是徐林東的鄰居,漯河市源匯區大劉鎮東王村村民,丈夫耳聾,大兒子是腦癱患者,而張桂枝自己則因為小兒麻痹症落下殘疾,這個五口之家只有女兒和二兒子是健全人。

  1997年2月,張桂枝開始考慮大兒子的婚事,打算拆掉老房建新房。麻煩來了。她先是和鄰居王永安發生了宅基地糾紛,后又和鄉土管所所長陳永和發生肢體衝突。她堅定地認為,鄉政府在自己的土地使用證上做了手腳。

  得知張桂枝的遭遇后,徐林東不顧家人反對,當即讓張桂枝一家人在一個全權委託書上按了手印,幫助張桂枝狀告鄉政府。1998年6月,在兩審皆輸的情況下,徐林東帶著張桂枝開始到北京「越級上訪」。

  2003年10月14日,徐林東被大劉鄉政府派人從北京「抓」了回來。這就有了徐林東自述中提及的先關看守所後進皮革廠再送精神病院的那段經歷。

  徐桂林說,2003年冬天,家裡知道二哥被鄉政府接回來后,大哥徐林甫和姑父趙改正曾去鄉政府送過衣服,但當時徐林東已不在那裡,打聽下落也沒人告知。

  直到2007年7月,徐林東通過一個去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看病的漯河老鄉,才將消息傳遞給了家人。大哥徐林甫和姑父趙改正趕去探望,這是徐林東在精神病醫院4年多后第一次看到親人。

  病歷顯示:徐林東很正常

  4月21日下午,在從鄭州專程趕來提供免費法律援助的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常伯陽的爭取下,記者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看到了徐林東在該院的病歷。

  在一份病案號為「090459」的病歷上,徐林東住院過程被詳細記錄:「2003年11月21日,被鄉政府送入我院觀察,2003年11月21日在我院司法鑒定為偏執性精神障礙。」也就是說,徐林東被鄉政府送來一個月之後,醫院才做出了「偏執性精神障礙」,而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精神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宋麗則稱:「我們這兒先鑒定再收治。」

  徐林東的病歷上,聯繫人一欄名字為「趙振」,在與病人關係一欄註明為:干群(幹部與群眾的意思)。

  而本報記者在大劉鎮政府採訪時,工作人員明確告知,幹部里根本沒有一個叫「趙振」的人。而病歷上「趙振」的手機號碼,是大劉鎮分管政法的副鎮長趙廷耀的。

  在一份徐林東2009年2月2日的住院證上,登記徐林東的住址為郾城縣信訪局,聯繫人一欄的名字是楊耀勤,與病人關係同樣註明是「干群」。這些,在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醫務科張科長看來,「完全符合正常程序」。

  病歷中,醫院在對徐林東的檢查中記錄道:「意識清、儀錶整,談話接觸可,尚能適應病房環境,對時間、地點、人物回答準確無誤,飲食可,睡眠好,大小便正常,個人衛生知料理。認知活動方面:否認存在有感、知覺及感知綜合障礙,談話語速可、語量中等,在思維聯想活動量和速度方面未發現異常。情感活動:情緒易激動,情感活動適切,無發現有病理性激情及強制性哭笑等,本能慾望如食慾、性慾無明顯增強或減弱。無發現有關係妄想,被控制感等智能方面檢查及記憶力方面檢查,如常人談話注意力集中,否認自己有病,拒絕住院治療。」

  從這些描述看,徐林東無疑是一個正常人,醫院最後的初診結論仍為「偏執性精神障礙」,主要依據是:「在思維、邏緝方面存在詭辯,主要是圍繞宅基地官司進行詭辯,內容空洞,無發現有思維連貫性方面及思維活動形式方面障礙,在思維內容方面,存在有被害妄想,堅信自己敗訴是鄉政府、公安局、法院聯合起來陷害他,說他打官司會一直打下去,因而無自知力。對打官司特別有信心,說只要一出院就會繼續上訪,告狀,也有能力繼續告下去,無消極言行及衝動傷人行為。」

  在對徐林東的治療記錄中,有使用「氯普塞噸」、氯氮卓等藥物,還有多次電針治療的記錄。而病歷中夾帶的2009年2月~12月的收據顯示,期間共繳納了1.2萬元左右的費用,繳納人處填的是徐林東。徐林東告訴記者,這錢是大劉鄉政府交的,不是他交的。

  漯河市精神病醫院:家屬沒權接人,只有鄉政府才有

  從2009年9月到12月,張桂枝一直在駐馬店奔波,她找到一個當地律師,也有地方媒體記者在她報料后前往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採訪。院方感受到了壓力,隨即通知大劉鄉政府把人領走。

  2009年12月7日,一輛紅色麵包車駛入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車上下來的一個人張桂枝認識,正是他們的村支書徐鐵鋼,另外幾個人則是鄉政府工作人員。

  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精神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宋麗告訴記者,出院手續中有鄉幹部「趙振」的簽名,親屬簽名是侄子徐鐵鋼。徐桂林說,徐鐵鋼雖然按輩分也叫徐林東叔叔,但絕非直系親屬。

  宋麗的說法是,大劉鄉政府告訴她,徐林東被接走後就可以回家。而實際上,他又被送進了漯河市精神病醫院。

  得知二哥被轉移到漯河市精神病醫院以來,徐桂林沒有放棄救他出院的念頭。4月21日上午,記者和他一起趕到大劉鎮政府,同來的還有該村村支書徐鐵鋼。鎮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與徐桂林有這樣一段對話——

  工作人員:我聽說你想叫他回來?你把他弄回來,家裡有地方住沒有?

  徐桂林:住的地方有啊,他還有一套院,吃的也沒問題。

  工作人員:現在回家咋弄,你也不能天天把他關屋裡。

  徐桂林:鄉里一年得一兩萬花,他在醫院受著罪。

  工作人員:要是能不花錢跟你弄回來,誰都不想花錢。鄉里這錢能不花誰都不想花,但是這沒辦法。

  4月22日上午,記者同徐桂林再次來到漯河市精神病醫院。在病房區,徐林東找到了該院副院長丁紅運。

  面對徐桂林想接哥哥出院的請求,丁紅運說:「你家屬沒這個權利把他接走。他是通過鄉政府送過來的,你跟鄉政府協商,只有鄉政府才有這個權力。」徐桂林問:「可鄉政府不是他直系親屬啊。」丁紅運回答:「不是直系親屬,鄉政府也有這個權力,直系家屬沒有。」

  丁紅運說:「因為徐林東反覆去北京告狀,影響到了鄉政府,影響到了社會治安,所以才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這個事情只有通過政府協商。」

  律師常伯陽問:「他又沒攻擊他人,又沒造成社會危害,難道非得強行收治嗎?」丁紅運說:「這個事情你找政府,醫生沒有權利解釋。他的行為上可能沒危害,但是他的認識上偏執,偏執本身就是個精神問題。」

  丁紅運下了逐客令,「我再給你說一句,鄉政府送來了可多(方言,很多的意思)人,你找鄉政府的書記就可以了」。

  而徐桂林再次去大劉鄉政府找領導時被告知,所有領導又去區里開會了。現在,他還不知道,二哥徐林東什麼時候才能走出精神病院。

  為什麼上訪者總被說成「精神病」

  作為弱勢群體的農民在與有關方面博弈時,他們的力量和話語權一開始就處於劣勢。公權力的介入,則使得博弈雙方的力量失衡更為加劇,弱勢的一方更為弱勢,既有的權利也遭到遮蔽和肢解。孫法武掙扎多年的結果是兒子被砍,自己被送進精神病院,即是慘痛例證。政府扮演的角色本應該是弱勢群體的「保護者」,現實中卻駛向了相反的方向。我們看到,一些基層地方政府出於地方利益或個人利益,藉助公權力間接或直接掠奪國家資源,卻由群眾承擔因此帶來的拆遷成本、失地成本、環境成本等。等到矛盾激化時,再運用公權力強制處置,由此又要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和政府信用成本。當群眾以非常手段抗爭演變成群體性事件的時候,又讓中央來埋單,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希望地方執政者敬畏法律,上訪者成為「精神病」的事情不再發生。

    有多少不受管束的權力就有多少「精神病人」

  一個地方政府,在處理村民糾紛的過程中顯然根本沒有遵循起碼的公平原則,導致一方利益受到損害,而且這一家人還是本來應該受到多方關照的以殘疾人為主的一個家庭,仗勢欺人本來就夠惡劣的了,權力成為欺負殘疾人的幫凶尤其惡劣。徐林東本是局外人,但他看不慣這種權力的任意「飆車」,自告奮勇地想幫助那被權力「飆車」踩傷的殘疾人家庭,他代表那殘疾人一家將當時的鄉政府告上法庭,這樣的行為當然讓鄉政府很沒面子,在法律運行不規範的背景下,權力又沒有受到管束,民告官要想勝訴,本來就具有天方夜譚的味道,沒想到這個徐林東卻是個不識時務的堂吉訶德,他偏偏要單槍匹馬去大戰權力的風車,結果又被當成了「精神病人」給關進了精神病院,一關6年多。這6年多來,過去的鄉政府如今的鎮政府堅持每個月向醫院繳納1000多元費用,這個錢從何處來?這個錢花得冤不冤?政府這樣花錢的依據是什麼?這是權力不受管束的又一種表現;政府亂花錢,為人民謀了什麼利?就是將一個完全正常,具有正義感的農民當成「精神病人」而遭受非人的待遇:不僅與世隔絕,失去人身自由,更被捆綁50次,被電擊55次,兩度逃跑,幾度自殺。至今他還能保持清醒的神智,沒有真正成為「精神病人」,可以算是一個奇迹了,如果他如今真被「醫治」成精神病人了,那有什麼好奇怪的呢?那才正好幫了沒有管束的權力的忙呢,這個多管閑事的徐林東,還真有點「銅豌豆」的味道,那麼長時間的「精神病」經歷,竟然還沒有將他變成一個真正的精神病人!

  徐林東當然不是沒有管束的權力下的第一個「精神病人」,這樣的新聞早已失去了新聞價值。但是它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恐怖:因為我們不知道,在沒有管束的權力的經常都可以瘋狂飆車的背景下,到底有多少正常人「被精神病」了?,而且我們也不知道,那下一個「被精神病」者,會不會就是我們中的某個人?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