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建玉樹,從生命關懷的起點開始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10-4-25 07: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月21日,舉國哀悼青海玉樹地震罹難同胞。傷逝之情,在每一平方公里上蔓延;13億國人,因巨災更感生命共同體的休戚共鳴。

在每一次的災難面前,我們痛惜生命的脆弱,也祈禱生命的堅強。倒下的,要再建起來,失散的,要再聚起來,錯過的,要去補起來。一直在進行的搶救與捐助,此時此刻的悲慟與眼淚,日益彰顯的生命尊嚴與國家責任,也全都是彌足可貴的沉澱,不止傳播留存在紙面上、聲音中、光電里,更會成為我們民族心理基因的一部分,相扶相攜,守望彼此。

痛定思痛,一片廢墟上的重建,將為這份生命的堅強寫下注解。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玉樹孤兒學校的黑板上,寫下十二個字:「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這是一份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的承諾。校園裡,有知識,有真理,有孩子,有薪盡火傳百折不撓連綿不絕的教育與學習,這裡原本就是人類生生不息而能走向強大的基地,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概莫能外。在一片廢墟之上,最先站立起來的,可以不是機關的大樓,可以不是工廠的廠房,可以不是市場的商鋪,甚至也可以不是安民的住所,必定要有堅固而溫暖的校舍;最先響起來的,必定要有朗朗的讀書聲,那是震后復甦的開始和標誌,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重建玉樹,是要在傷心地上再造新家園。昨日的種種不可追留,而從此的開始,則非有最務實的態度、最細緻的心思、最耐心的堅持與最切實的責任感不可。關於玉樹的整體重建方案,媒體已略有報道:三年時間,完成主體,再有兩年,玉樹州首府將成為高原生態型旅遊城市。

相信積累了重建汶川的經驗,此次的玉樹再造應當可以步步為營。而無論是怎樣的時間安排,也無論是怎樣的定位,重建玉樹新家園,在鋼筋水泥的工程之外,尚有民眾心理的重建、社會安排的重建、家庭結構的重建等也是關鍵。國家的經濟支持無需多論,社會力量也正善心蓬勃,只是災區群眾的處境,需有不圖表面只爭朝夕的努力,而重建的千頭萬緒,一一落地,又無不是具體利益的安排與分配。重建新家園的系統工程中,效率與公義的把握與保證,想必才是最能告慰死者、安撫災區同胞的重點。

在災區玉樹一地之外,也同樣有不可忽視的重建任務。前幾日,國產電影《唐山大地震》的預告片發布,短短兩分鐘的鏡頭,壓抑、悲愴而艱苦。有網友留言:「這一切讓人落淚,不僅僅因為唐山的那一場地震。」從錢鋼先生的報告文學,到今天的電影表述,國人對銘刻在民族身骨之上的苦難,有了越來越多的記憶與理解。


是的,不僅僅只有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不屈不撓,才值得表達與記錄,那些個體的無助、掙扎與漂泊,那些真正的脆弱、痛苦與絕望,那些因此而持續不斷的心靈餘震與生活陰影,也是災難的細節,也是我們的精神密碼,更是到達生命關懷的起點與路徑。

正如耶路撒冷有哭牆,猶太人可以在那裡摩挲苦難的歷史。我們今天在每一場大災難之後,也設立了全國哀悼的時間,寄託哀思,鼓舞生命。而在這一天之後,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筆墨與形態,去記錄、去記憶、去喚醒、去共鳴……即便是在多年之後無關周年的任何時間,一個人,可以獨自面對一本書,掩卷沉思,一群人,可以在同一塊銀幕下,潸然淚下。一個民族,必定因此更加命運與共、心靈相通、血肉相連,所以而更加堅強。這,也是一種重建。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4-25 11:12 | 只看該作者
鳳凰唯有浴火方能永生。一個民族在磨難中才能磨礪出堅強的意志品格。
玉樹會是一個起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