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藍天救援隊做客談救援 希望完善民間救援體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22 0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4月21日19:22  



藍天救援隊隊員和本網主持人合影留念。


  北京時間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北京藍天志願救援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參與抗震救災工作。新浪網於4月21日上午11時,邀請到了剛剛從災區回到北京的藍天救援隊3位隊員做客本網聊天室,為我們介紹他們在災區的所見所聞。


藍天救援隊做客  主持人尹俊:各位親愛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新浪演播室,今天節目一開始,首先為在玉樹地震中遇難的同胞表示哀悼。

  主持人尹俊:北京時間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北京藍天志願救援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參與抗震救災工作。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剛剛從災區回到北京的藍天救援隊3名隊員做客本網,為我們介紹他們在災區的所見所聞。他們分別是「大雪」、「曲曲」和「更新」。

  救援是一個延伸出來的、從愛好到公益行動的行為

  主持人尹俊:大雪你好,首先能不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參與本次玉樹地震救援的基本情況?

  大雪:4月15號早上7時20分,我們乘坐飛機從北京奔赴西寧,到達西寧之後又迅速坐車前往玉樹震區,於4月16號凌晨同先前抵達玉樹的藍天救援隊青海隊員匯合。

  主持人尹俊:也就是說你們是在震后第一時間迅速行動的?

  大雪:對,因為14日當天飛往西寧的航班全部滿員,我們只能在15日出發。但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做更加充分的準備。在之後的救援工作中,我們發現這些準備是完全有必要的。去年,我們一共參與了47次救援,形成了一定的預警機制,一說有救援,能立刻出發。

  主持人尹俊:大家知道藍天救援隊是一支專業的民間救援隊,所以你們的隊員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

  大雪:是的,我們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在網站做互動,更新是印刷公司職員,曲曲是美術總監。救援是一個延伸出來的、從愛好到公益行動的行為,我們一直堅持不懈做這件事。

  曲曲:我們做過一系列的地震救援培訓,從破拆到所有的程序。時間比較長的技能培訓,我們也有階段性計劃。所以這一次在玉樹現場我們並不覺得陌生。

  主持人尹俊:在自己有工作情況下,還能從事這樣的工作,這是很不容易的。有網友想知道,你們這次去災區帶了什麼物資?夠用嗎?

  大雪:個人裝備這塊夠用了,帳篷、個人生活用品都比較齊全。但有些可能還是沒有考慮周全,給當地添了麻煩。

  曲曲:我們也帶了很多藥品,都分發到了災民手裡。但數量和需求相比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能通過日常工作中的了解調查,發給最需要的人。

  沒有行動能力的災民更需要幫助

  主持人尹俊:很多網友特別關心災區的情況,但沒有機會到災區去。能不能結合一路見聞,說說災區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

  大雪:災民現在基本上不敢呆在家裡,都住在臨時帳篷里。食品目前基本充足,但是很多沒有行動能力的災民還不能及時得到食品,昨天上午我們就給一個孤寡老太太送藥品和食品,她告訴我們她的家人都在地震中遇難了。

  更新:在我看來,災區的每一個人都迫切需要我們幫助。到達災區以後,為了更好幫助災民,我們每天都會做一些調查,並把這些情況搜集起來,往我們大本營反饋,再安排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力所能及為有困難的同胞提供真正的幫助。

  曲曲:我在災區看到的一些家庭男人健在,所以他們有可能會及時領到物資,或者臨時居住場所建立較快。但是有些孤寡老夫、婦女、兒童更需要我們的幫助。

  主持人尹俊:你們在災區直接參與了人員尋找和救援工作,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次地震的傷亡情況吧?

  大雪:我們主要在現場參與尋找和救援,或是在廢墟里鑽著,或是刨人,接觸的個案比較多,具體數字沒有統計。但據我們觀察,傷員確實非常多。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傷情,沒有辦法到固定的醫療點接受治療,就需要流動醫療點的醫生上山下鄉、走街串巷為傷員提供服務。

  主持人尹俊:所以醫療人員和設備都嚴重缺乏?

  大雪:確實是這樣。比如,傷員第一天用藥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需要及時換藥,醫護人員的回訪量特別大。一個創傷周期要七到八天,有的時候要14天。

  主持人尹俊:藍天救援隊在災區也有一個醫療點?

  大雪:到達災區我們就成立了固定醫療點,每天除了有幾名醫生留守救治比較嚴重的傷員,剩下的人員還會分成好幾個小隊,出去為更多行動不便的災民進行巡診。

  主持人尹俊:醫療點平時的收治情況怎麼樣?

  大雪:昨天我們收治了一位傷員,腿部嚴重骨折,情況特別危及。

  更新:我們收治的患者,骨折特別多,有的很嚴重。

  主持人尹俊:那我們有專業的骨科治療人員嗎?

  大雪:我們和來至洛陽一個專業骨科醫院的志願者組成了聯合醫療組。

  主持人尹俊:你們在災區見到的志願者多嗎?

  大雪:挺多的,但是很多人沒有組織,到了災區不知道做什麼,有的找到了我們,我們幫他們協調。

  主持人尹俊:為我們介紹一下你們救援方面的情況吧?

  大雪:我們協助礦山救援隊,累計挖了20多人,10多人存活。

  玉樹人堅韌的意志讓人印象深刻

  主持人尹俊:有沒有一些人、一些事給你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衝擊?

  更新:玉樹當地的志願者,雖然自己家也受了災,但是他們稍稍平靜后,就去幫助別人。我們到玉樹以後,因為語言不通,當地誌願者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替我們做翻譯,幫助我們跟災民進行溝通,為我們的救援工作提供保障。這些工作並不亞於我們所做的事。

  大雪:還有一些當地的志願者,因為對地形比較熟悉,在我們外出巡診和救援的時候幫我們帶路,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新浪論壇有個叫唐古拉的網友,就在我們救援隊服務,他為了不讓醫生護士太疲勞,在他們外出巡診的時候替他們背藥品和器械,高海拔地區,這個工作非常累。

  曲曲:我也覺得是當地的藏民。我接觸的這些牧區藏民對我們都特別友好,雖然他們的漢語並不好,但是一直重複著說「謝謝,謝謝」。尤其是年齡比較大一些的藏民,老奶奶,她看到你過來,就會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但是具體她的情況,有可能她的家人都遇難了,她的房子倒了,可只要看到救援人員過來,她就一直說謝謝。

  主持人尹俊:三位說到自己感觸的時候,沒有提到這些藏民生活特別苦,給你們帶來的感受。而是他們在災難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或者說是對大家的感恩之心,反而讓你們震撼。我能這樣理解嗎?

  曲曲:對,我覺得是,他們都特別堅韌,耐受力特彆強。你看到的所有災民,他們一直在忙,在搬東西,找東西,沒有災民停在那裡。有的災民受傷了,甚至腿部骨折,腫得特別厲害,但是他還在搬運物資,特別堅強。

  主持人尹俊:你們所見到的僧侶救援隊是什麼樣的?在做什麼?

  大雪:僧侶救援隊在宗教領袖帶領下,直接在廢墟里從事重體力和高危險活動,每次收工以後他們自覺地念誦佛經,安慰逝去的人,這些都讓我們非常震撼。

  主持人尹俊:有沒有因為高原反應引發身體不適?

  更新:我們還好,我們本身都是高山協會會員,爬雪山的體能都是有的,所以高原對我們來說沒有問題。

  主持人尹俊:很多網友都希望去玉樹做志願者,他們能做些什麼事呢?

  大雪:災區特別需要醫生,希望有更多的醫生能到災區去為災民服務。當然,如果你沒有醫療救助經驗也沒有關係,可以幫助搬運物資。

  主持人尹俊:去高原要注意些什麼?什麼樣的人可以勝任高海拔工作,有簡單的判斷方式嗎?

  曲曲:最起碼應該有高海拔的經歷,不要冒然去災區,這反而會給災區添麻煩。

  不理解國內保險公司為什麼不讓抗震救援志願者參保

  主持人尹俊:「網友一百」想知道各位怎麼處理救援和工作的關係?另外想請三位總結一下這次行動中的遺憾和不足?

  曲曲:遇到救援只能請假。

  大雪:比較遺憾的一點,我們跟當地嚮導建立的聯繫機制晚了一天,不是在第一天建立,因為當時確實忽略了語言障礙。之前也提到了,當地的志願者在救援工作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替我們做翻譯,給我們帶路,而且他們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受災。

  主持人尹俊:還有網友說他有醫護經驗,想去做志願者,問怎麼聯繫你們?

  大雪:他可以到玉樹州政府大院,我們在那裡搭了營地帳。也可以打這個聯繫電話,400600958。

  主持人尹俊:最後一個提問,你們對目前國內民間救援隊的現狀怎麼看,有沒有國外民間救援隊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大雪:國外有很多經驗需要我們借鑒,我們隊員去挪威,在那學過雪災雪崩的救援。但有一個尷尬的地方,在國內你可以自發到災區去,可以幫助別人,但是你想買份保險,沒有任何一個保險公司給你提供服務。我們並不苛求這個保險,但是對這個態度不能理解。

  主持人尹俊:不給你們上的原因是什麼?

  更新: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太大了。

  主持人尹俊:我們確實需要呼籲完善民間救援體系,社會各界都能參與其中。曲曲怎麼認為?

  曲曲:這個問題確實應該被各方面關注,據我了解,香港的民間救援組織有最起碼的保障,而在內地很多事情還要靠我們自己。

  主持人尹俊: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直播只能到這裡了,希望有機會還能請到三位跟網友進行互動,把你們在災區的見聞告訴大家,也希望今天聊天能給大家一些啟發。謝謝各位網友收看今天的直播。再見!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