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毒餃案" 日本媒體唯恐天下不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20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4-20 04:50 編輯

毒餃案破中日心結猶存

(2010-04-19)

  
● 黃彬華

  兩年前,在中日關係仍緊繃的階段,日本傳媒發明了「毒餃事件」這個聳人聽聞的新名詞。間中也有傳媒使用「毒餃子」、「餃子事件」、「餃子中毒事件」等稱呼,沒有一個不使日本人聞之膽戰心驚,人人「談『餃』色變」。

  餃子是中國北方人的日常食品,也是近年普通日本人重要的副食品,特別是工薪階層、家庭主婦,在日本它幾乎取代了速食麵的地位,因為日本商社在中國成功開發了冷凍餃子這一嶄新的商品,不僅方便保存和食用,還價廉物美,對生活日益困難的日本工薪階層,無疑是另一個「快速食品」時代的降臨。

  也許是「樹大招風」,既觸動了國粹主義的神經,也喚醒了農產品保護主義的精神,一個「毒餃子」衝擊幾乎就改變了日本人的食生活,甚至發展到中國形象的急速惡化,右翼傳媒甚至將「毒餃子」與釣魚島、東海油氣田並列為中日爭執三大課題之一,可見「毒餃子」的宣傳威力何其之大。

疑犯落網後日媒體仍追擊

  根據中國新華社3月26日報道,中國警方已將兩年前發生在日本的中國製造冷凍餃子中毒事件的嫌疑犯呂月庭逮捕歸案,並通過外交途徑事前通報了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首相鳩山由紀夫也對中國的偵破「毒餃案」所作努力表示肯定,事情似乎便急轉直下獲得了解決,而中日關係也就可因此雨過天晴了。

  但事情沒有如此簡單。雖然民主黨政府從大局出發,接受中國的通報,並派出日本警方人員前往中國再調查,日本傳媒還是緊咬不放,繼續作各種政治解讀,比如第一大報《讀賣新聞》3月28日的社論標題就說,「即使逮捕了嫌疑犯,不信依然殘留」。

  以反華作賣點的《產經新聞》,同日社論更上綱上線說:一、消費者依然對中國食品有戒心,因此強烈要求中方解明事件的全容。二、對「不誠實」的中國不能輕易相信,既然承認中國人為嫌疑犯,日本政府就應該要求對日本謝罪與賠償等問題。三、事件仍有不明之處,中國方面必須將事實全盤加以公開。四、中日雖然互換了食品安全協議書,日本政府仍需要積極參與調查,而不能全面仰賴中國來解明真相。五、日中關係的懸案,除了毒餃子事件,還有中方未依據協議單獨開採東海油氣田等問題。中國還有在增強軍備問題上繼續邁開大步。中方果真要改善日中關係,就必須有更大的責任承擔。


拖延兩年徒增不信


  中國產餃子被人下毒是事實,開始時雙方都希望能快速解明真相,但發現吃餃子后中毒的案件發生在日本,日方就咬定問題出在中方生產過程中的差錯,而中方卻懷疑它在日本的運輸或銷售過程中出了亂子。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問題似乎是開始時中方的過分自信,聲明其工廠管理萬無一失,而日方則由始至終不信中國能有現代化的管理。更甚的是,對外國農產品的排斥,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執著,加上中日的感情對立與歷史恩怨,讓唯恐天下不亂的日方傳媒有機可乘,竟然讓一宗社會罪案,很快就演變成政治性案件,甚至是中日外交「三大懸案」之一的重大事件.

 所謂「毒餃子事件」發生於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間,日本千葉縣和兵庫縣先後發生三起食用中國冷凍餃子后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事件。有三個家庭,總共10人,出現中毒癥狀。問題餃子全來自中國河北省石家莊的天祥食品廠。日本警方在冷凍餃子中測出超濃度的「甲胺磷」,還斷言這些有毒農藥在日本混入的可能性極低,因此否定了日本人下毒的可能。接著中方又作出反應,公開宣布已進行全面調查和實驗,重申在中國境內被人為投毒的可能性極低,結果形成互相推諉的現象。

  時至今日,兩年過後,中方又突然宣布在中國破案,疑犯是天祥食品廠一名36歲男性臨時工呂月庭。他單獨一人干案,又純粹為發泄個人不滿,包括不能成為正規工人,而且有極大的待遇差別。中方宣布,其公安機關已經在工廠下水道內找到作案的注射器,唯一破案缺陷是,沒有收集到作案的指紋。在中國看來,這些雖然是兩年後姍姍來遲的破案喜訊,總算對毒餃子案有了個交待,而日本人的談「餃」色變現象,到此應該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吧。

  出入意表的是,毒餃子案在日本並不就此時過境遷,正如《讀賣新聞》所形容,即使嫌犯已經逮捕,日本人還對中國有強烈的不信感。

增強排外國粹主義

  毒餃子案所以從一宗社會或個人犯罪案,發展成為對進口食品安全的恐懼,甚至對新興經濟體的排斥,進而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和農業民族主義的旗幟,一是日本傳統的排外民族主義在作祟;二是日本傳媒乘機煽動狹隘的國粹主義;三是不惜代價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以確保所謂「糧食安保」政策的推行。在短期內,對剛萌芽的中國商品農業經濟確實造成沉重打擊;但從長遠來看,對提升中國人的品質與安全觀念、對「中國製造」的形象改造,既是嚴格的考驗,也是必須的磨練。

  毒餃子事件發生,日本傳媒幾乎全被動員起來,比如共同社即刻動員其東京50名社會部記者和編輯組織有關新聞,另派5名記者到石家莊工廠所在地進行調查和挖掘「真相」,進而熱炒冷凍餃子的安全問題。另有人統計,《讀賣新聞》頭一天就發表了5篇有關文章、1月31日6篇、2月1日20篇、2日12篇、3日13篇,到2月28日已發表156篇,至5月15日更增加到180篇,顯示日本傳媒除了重視毒餃子事件的發生,還充分利用機會「教育」國人減少對外國農產品的依靠,特別對中國食品的信賴。深一層想,受到如此傾盆大雨般的洗腦宣傳,加上長年累月的精神轟炸,日本民眾哪有不同仇敵愾,對中國農產品或加工品退避三舍之理呢?

  對中國的冷凍餃子敬而遠之,連中國原料加工的食品、農產品一概不再觸碰。有統計顯示,2008年1月至11月,中國產魚類食品、肉類及相關製成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佔有率,從同期的57%驟降到45%,貿易額也下降了13%。由於日本糧食嚴重依賴進口,日本人對外國農產品安全問題特別敏感也可以理解,但全面排斥中國餃子,甚至對所有中國農產品,從超市、加工廠,甚至家庭主婦的腦海中趕盡殺絕,這樣的全民運動,其影響就不是一般貿易統計、價格比較等等形態能夠充分琢磨的事情。換言之,毒餃子宣傳,不僅是食品安全、貿易保護主義,還包括對中日關係走向都有著有形或無形的影響。

  日本有60%的糧農產品必須進口,隨著中國工業與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包括日本商社在中國大量委託生產和增加收購活動,日本進口的中國農產和加工產品的數量也跟著激增,這又引起一些日本農民感受到強烈的競爭壓力,甚至使一些日本人感到所謂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日本國內的「糧食安保」、「經濟獨立」等課題又熱炒一番。

  毒餃子事件之前,所謂中國產蔬菜農藥超標等問題,就曾經被放大為食品安全以上的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而暴發冷凍餃子下毒事件之後,不僅引發日本人懷疑中國的生產管理技術不到家,甚至擔心中國有極端分子可能借下毒手段,一表明他們依然仇視日本,二或要利用事端讓中共政府處於政治上的尷尬地位。

  同樣,中國也有人擔憂日本國內有別有用心的人,會通過下毒等手段來使中國產品不能在日本市場立足,甚至以此激發日本人的國粹主義愛國精神。毒餃子事件發生之後,中日雙方都在推諉責任,又為國家面子互不退讓的表現,既是民族主義政治在作祟,也是執法官員明爭暗鬥的證明。

  商品被人下毒,過去日本也屢見不鮮,甚至有些至今還沒有破案。中日間即使發生毒餃子或其他下毒案件,只要雙方能真誠合作積極調查,迅速破案,不僅不需要在開始時上綱上線,事後也沒有必要堅持不認輸,甚至在破案之後還懷疑對方另有計算,在在說明,當初不是一些傳媒在煽風點火,就不致演變成今天的騎虎難下局面

  福田時代的自民黨政府原本已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雙方將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建立更為緊密合作的關係,保證可改善中國農產品的安全,也可避免類似菠菜、冷凍餃子等問題的再度發生。但在日本方面,即使後來上台的民主黨政府號稱對中國更為友善,日方仍堅持,必須在冷凍餃子問題解決之後,才能執行有關的協議,說明餃子問題已劫持了日本的「民意」,而傳媒又還繼續在左右「民意」,難怪兩國「心結」一直不能解開。

  作者是新加坡退休資深報人


(聯合早報網)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沙發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02 | 只看該作者
那賊一小時能注射多少個餃子?兩年了那麼輕的注射器居然沒被水沖走,這下水道質量夠差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10-4-20 05:03 | 只看該作者
那賊一小時能注射多少個餃子?兩年了那麼輕的注射器居然沒被水沖走,這下水道質量夠差的。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02



輪子,《虎口脫險》看多了吧,中國的下水道里不能撐船的。。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09 | 只看該作者
輪子,《虎口脫險》看多了吧,中國的下水道里不能撐船的。。呵呵
zjd713 發表於 2010-4-20 05:03



    五毛的嘴裡能撐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0-4-20 05: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4-20 05:14 編輯
五毛的嘴裡能撐船?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09


哈哈。。。輪子的智慧。。。雷人的智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6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20 | 只看該作者
記得小辣辣有一篇原創 {"毒餃案" 日本媒體欠中國一聲道歉.}, 現在看來一個僅引起全國總共十人的食物中毒反應案. 竟鬧得如此大. 日本媒體的確是罪魁禍首.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26 | 只看該作者
記得小辣辣有一篇原創 {"毒餃案" 日本媒體欠中國一聲道歉.}, 現在看來一個僅引起全國總共十人的食物中毒反應 ...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20


還是中國的媒體好,這要發生在中國,估計只能在民間以」謠言「的形式傳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8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4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會報道, 但決不會興風作浪. 把小小的食物中毒反應(基本上是噁心,嘔吐), 如此大做文章. 連經常發現的日本遺留的毒彈(這是要死人的). 發現了也就報道一下而已. 區別還不清楚?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平安10 於 2010-4-20 05:46 編輯
中國會報道, 但決不會興風作浪. 把小小的食物中毒反應(基本上是噁心,嘔吐), 如此大做文章. 連經常發現的日本 ...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40



    此文也夠有煽動性的,和文革時的黨媒有一比, 再加上老版主的紅批,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10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20 05:59 編輯
此文也夠有煽動性的,和文革時的黨媒有一比, 再加上老版主的紅批,絕了。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5:44



日本遺留毒氣殘害中國人     人民網>>環球時報>>第三版  2003年08月11日

我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公使,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

  8月7日,齊齊哈爾市毒氣事件中的一名受害人正在接受緊急搶救。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張莉霞

  36人因日軍遺棄化學毒劑中毒

  中國近日發生一起日本遺棄的化學武器嚴重傷害中國居民的事件。8月4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家建築公司在施工時從地下挖出5個金屬桶,其中一個不慎被挖掘機當場挖破。後來,這些金屬桶被切割解體,作為廢金屬賣給廢品收購站。在切割過程中,金屬桶內毒液外泄,多人被毒液傷害。另外,工地上被污染的殘土也被清運到了數個地點,導致污染進一步擴散。據有關方面統計,這一事件已經導致36人中毒,其中29人正住院治療。傷勢嚴重的3人全身皮膚糜爛、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呼吸困難。經中國有關專家鑒定,這些金屬桶是侵華日軍戰敗后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毒劑桶,裡面裝有劇毒芥子氣。
  事件發生兩天後,8月6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內的一條河邊發現了一枚約1米長的毒氣彈。有關人士證實,這枚毒氣彈也是侵華日軍當年投下的。
  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
  日本毒劑傷人事件發生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外交部、國防部、解放軍總參謀部等部門組成調查組,立即前往齊齊哈爾了解事故原因。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傅瑩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公使,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要求日本有關人士儘快趕赴現場妥善處理。傅瑩說,使用細菌和化學武器是侵華日軍在二戰時期犯下的嚴重罪行。日本政府對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當認真地對待這一事件,對中方的損失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據報道,正在牡丹江市負責調查、處理化學武器的4名日本專家已經於9日趕赴現場。
  受害者生不如死
  侵華日軍遺棄的化學武器早就給許多中國居民造成巨大傷害。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起,各地不斷發生居民受到侵華日軍遺棄的毒氣彈傷害的事件。毒氣彈發現的地點遍及全國各地。據調查,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有2000多人受到侵華日軍遺棄的化學武器的直接傷害。由於許多人受到化學武器的傷害后,自己不明原因,受日本化學武器毒害的人數實際上要大大高於統計數字。
  日本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中,主要以嘔吐性和糜爛性毒劑為主,對人體毒害特別大。在這次齊齊哈爾的事件中,齊齊哈爾某化工廠看門人曾對桶裡面隨意看了一眼,幾小時后就出現中毒癥狀。
  中國受害者中的大多數人生活不能自理,許多受害人在痛苦中去世。例如,1974年10月,黑龍江省航道局職工李臣被侵華日軍遺棄在河道里的一枚毒氣彈流出的液體濺到了皮膚上。從此,他全身長滿水皰,並且反覆潰爛,經常口中流血、呼吸困難。
  日本法院判決不給賠償
  受到化學武器傷害的中國居民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賠償。2003年5月15日,東京地方法院對受日本化學武器傷害的5名中國原告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的訴訟作出了判決。令人憤慨的是,判決雖然認定了原告受到了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傷害的事實,但以回收遺棄毒氣彈工作十分困難為由,駁回了原告的請求。
  這樣的判決連許多日本市民團體都看不過去,在法院判決之後這些市民團體紛紛舉行抗議活動,嚴厲批評日本政府不認錯,逃避責任的行徑。
  日本政府必須承擔責任
  在侵華戰爭期間,日本為了儘快征服中國,制定了慘無人道的使用生物和化學武器的計劃,並在中國哈爾濱等地研究和生產生物和化學武器。這些生化武器曾在中國戰場上多次使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許多沒有來得及使用的生化武器被日本侵略軍扔到了河裡、埋到地下或者作為普通武器扔進武器庫中,全部遺棄在中國境內。侵華日軍到底有多少化學武器遺棄在中國,現在還沒有定論。據中國有關方面的調查,侵華日軍在中國境內遺棄有200萬枚生化武器炮彈;即使按照日方的認定,至少也有70萬枚。日本遺棄在中國的生化武器數量龐大,後患無窮。
  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的生化武器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危害,中國政府在1990年同日本政府進行了嚴正交涉,要求日本政府承擔一切責任。經過一系列艱苦的談判,兩國政府終於在1999年7月簽署了《關於銷毀中國境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備忘錄》。該備忘錄確定了日本政府必須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規定,為處理遺棄化學武器提供資金、技術、專家、設施以及其他資源。兩國設立了「中日聯合工作小組」,具體商討銷毀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問題。
  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各地的生物和化學武器炮彈大部分被埋在地下,鏽蝕情況相當嚴重,隨時都有泄漏或爆炸的危險。如果日本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得不到儘快、全面、徹底的處理,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人受到傷害。這是不能允許的,日本政府必須承擔一切責任。▲

中國媒體也沒有如餃子事件那樣興風作浪. 而日本僅《讀賣新聞》頭一天就發表了5篇有關文章、1月31日6篇、2月1日20篇、2日12篇、3日13篇,到2月28日已發表156篇. 不怕不識貨. 就怕貨比貨. 對比一下. 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平安10 發表於 2010-4-20 06:07 | 只看該作者
日本遺留毒氣殘害中國人     人民網>>環球時報>>第三版  2003年08月11日

我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緊急 ...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50


這篇沒作浪,幾十年前的舊事很難在激起什麼大浪。真要有日本水餃毒死幾個中國人,估計中宣部又要和諧了。最明顯的就是釣魚島問題,中國人年年有人要登島,中共是年年阻攔和抓捕這些人,連香港保釣人事都不放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12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6: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20 06:23 編輯

日本17日又有約200人食物中毒

http://www.cnwest.com   來源: 中國日報網站 2006-12-18 16:28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日本群馬縣有關方面17日發布消息稱,該縣草津町「草津溫泉度假旅館」的32名下榻旅客出現了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其中5人身上被檢出諾羅病毒(Norovirus、傳染性急性腸胃炎病毒)。同一天,愛媛縣等地也相繼發生了多起由諾羅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病人數包括群馬縣在內共有約200人。據悉 ,目前患者的病情正在逐漸好轉。

  此前秋田市政府職員11日食用飯館外賣快餐后,次日起陸續有52名職員出現嘔吐和腹瀉的中毒癥狀,經檢測,也是感染諾羅病毒。北海道最近也發生160多名旅館觀光客集體食物中毒的情況。

l兩次事件共360人中毒總比10人中毒要嚴重得多吧? 日媒體為什麼不在一張報紙上. 一月發表150多篇文章?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1110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13
真愛我中華 發表於 2010-4-20 09:2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會報道, 但決不會興風作浪. 把小小的食物中毒反應(基本上是噁心,嘔吐), 如此大做文章. 連經常發現的日本 ...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05:40


中國人真是心胸寬廣啊,佩服佩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1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10:0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真是心胸寬廣啊,佩服佩服!
真愛我中華 發表於 2010-4-20 09:29



問題是對360人中毒. 輕輕一筆帶過. 對中國鉸子僅10人中毒, 一張報紙, 居然在一個月內連發156篇稿. 何其甚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15
小辣辣 發表於 2010-4-20 10: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10-4-20 10:12 編輯
而日本僅《讀賣新聞》頭一天就發表了5篇有關文章、1月31日6篇、2月1日20篇、2日12篇、3日13篇,到2月28日已發表156篇.


全世界除日本媒體外. 沒有一個國家的媒體. 能為三個家庭, 10人中毒會如此密集, 瘋狂的發稿. 破案后還繼續沒完沒了的還在攻擊. 連新加坡的媒體都看不過去. 出來批評了. 是非還不清楚嗎?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6
Hanxin 發表於 2010-4-20 14: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0-4-20 15:00 編輯
毒餃案破中日心結猶存

(2010-04-19)

  
● 黃彬華

  兩年前,在中日關係仍緊繃的階段,日本傳 ...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20 04:47

看看今年多國民眾對中國好感下降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1

大家都曉得,是日本媒體唯恐天下不亂
還是中國各種有毒食品,讓中國人不能太平
白痴腦子,不死反省
必有後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17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2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0-4-21 00:29 編輯
看看今年多國民眾對中國好感下降

大家都曉得,是日本媒體唯恐天下不亂
還是中國各種有毒食品,讓中 ...
Hanxin 發表於 2010-4-20 14:57

《讀賣新聞》頭一天就發表了5篇有關文章、1月31日6篇、2月1日20篇、2日12篇、3日13篇,到2月28日已發表156篇,至5月15日更增加到180篇,


這真得感謝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瘋狂攻擊. 他們的成績由你公布了. 也得謝謝. 因為問題出在中國. 中國人和中國媒體含著眼淚不啃聲, 而第三國卻看不過去. 樓主的帖子轉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是新加坡資深媒體退休人員. 人家公布了對《讀賣新聞》發稿數進行了統計. 竟然一月內連發稿156篇. 恐怕可創世界記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18
王劍 發表於 2010-4-21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華盛頓人

日本是個不顧全大局的國家,文化上如此,本性難移,要是他們有點遠見的,中國當年就真亡國了。其實有日本這樣的鄰國,是中國的幸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19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21 02:06 | 只看該作者
這真得感謝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瘋狂攻擊. 他們的成績由你公布了. 也得謝謝. 因爲問題出在中國. 中國人和中國媒體含著眼淚不啃聲, 而第三國卻看不過去. 樓主的帖子轉自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是新加坡資深媒體退休人員. 人家公布了對《讀賣新聞》發稿數進行了統計. 竟然一月內連發稿156篇. 恐怕可創世界記錄.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20 23:53



在第三國的媒體上由第三國的資深媒體人員發表批評日本媒體的稿件. 世界罕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550

帖子

68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草根民

Rank: 5Rank: 5

積分
6821
20
nierdaye 發表於 2010-4-21 11:56 | 只看該作者
同日社論更上綱上線說:一、消費者依然對中國食品有戒心:上綱上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