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穩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4-20 15: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4月20日07:16長江日報肖擎

近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舉行了首屆「清華社會發展論壇」,社會發展研究課題組在會上發布了一份名為《以利益表達制度化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的報告。這份《報告》指出了當前維穩的現實問題,比如我們的維穩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陷入「越維穩越不穩」的惡性循環,社會衝突背後是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等等,就此,《報告》提出了以利益表達制度化實現社會長治久安的穩定新思路。

就既有信息看,這份《報告》儘管只是一所大學的一個院系的課題組得出的研究結果,卻有價值。我們的維穩有沒有問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哪些方面需要調整,這份報告提供了一種相對嚴謹、系統的分析,也審慎地提供了一些結論與答案。

首先需要明確,不論是這份報告所說的社會穩定,還是我們一般說到的社會穩定,都是指基本制度層面的穩定,或者說是公權力管理視角下的社會穩定。說到「維穩」,人們一般都能想到這大多與政府部門、與權力系統有關。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要說,這種穩定究竟指什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穩定,還是不甚明晰,先把這一問題弄清楚,不至產生思維和方法上的混亂。

對於社會穩定,很多地方官員往往習慣以否定的方式來理解。檢視一些社會事件帶給我們的教訓,不出事、不鬧事是穩定,出事、鬧事就是不穩定;出了事以公開的、公正的方式去處理可能會不穩定,所以以控制、強壓的方式來應對就是穩定。穩定不被認為是以公正、公開、公平等為基礎而呈現的一種自然狀態,而往往被認為是應當人為干預控制,甚至可以不合乎法律規範就能達到的狀態。這就是說,哪些事情是維護穩定應當去做的,哪些事情是維護穩定不應該去做的,在權力系統那裡還是模糊的。

穩定本質上是社會開放的真實狀態,而非權力系統內部感受的狀態。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認為,問題哪怕存在,只要不被傳播出去,不為外界普遍獲悉,仍然是穩定的。為什麼當一些社會事件發生時,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不能直面問題,總是希望靠躲閃、避重就輕甚至虛造信息等方式大事化小,為什麼虛報、瞞報等問題時有發生,癥結就在於穩定問題被視為內部化問題,穩定與否只需要在上級那裡有一個說法,不被認為需以政府的公信力為事件尋找解決的出口,給社會一個交待。

這也就是說,穩定並非一種靜止狀態,而是一種動態平衡。我們認為,矛盾處於隱性狀態,利益群體、權利個體不進行表達和行動,公眾凡事都選擇沉默,或者人為製造這種狀態,並不能視之為穩定,這樣的社會反而存在極大的風險。人們為了利益和權利,以合法的方式通過表達或行動去爭取,讓矛盾顯現出來,政府依照法律規範合理解決矛盾,滿足人民合法權益,社會才會真正處於穩定狀態。

實際上,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相互關係,一直被置於我們實現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現實之中。「沒有穩定,什麼事也幹不成」,「穩定不是不要發展、放棄改革的穩定」,這些理念體現於我們的各種政策之中。在執政理念層面,我們並非沒有共識,需要做的是,正視理念與現實的偏離,重新明確我們需要的穩定、看重的穩定,這是當務之急。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4-21 09:18
回復 1# Hanxin
在我看來:亡命徒們只有瘋狂亡命是真實的,其它太多太多的把戲都是騙人的,無不是為了亡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9: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