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交之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4-10 1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04-08)

  
  4月3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白宮將推遲向國會提交一份包括中國在內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政策的報告,消息一經透露中國國內媒體幾乎全都歡呼雀躍一片,國內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經濟學家、政治評論員都一致認為這是中美關係修復的一個重要信號,中國外交部也在第一時間表述了對美國的決定表示歡迎,彷彿僵持幾個月的中美關係一夜之間回到了健康軌跡,這無疑讓多數國人費解。

  針對目前中美困局,國內某些政治家抱著過於樂觀態度,甚至似乎不了解中美關係惡化是因何而起。但請大家不要忘記了,中國和美國之間矛盾幾乎全是由美國一手挑起,從年初「會見達賴」和「售台武器」,到匯率之爭,看出美國從來沒放棄過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的舉動,而中國一直處於被動局勢,外交手段從來也沒有顯示出強有力的反擊,幾乎十幾年不變地用 「譴責、抗議和呼籲」 一貫外交辭令來表示委屈與不滿。

  在普通民眾角度觀察,幾乎不知道外交部都在幹些什麼,十幾年的「譴責、抗議和呼籲」從沒有改變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甚至變本加厲。美國從自身利益來看,目前中國外交手段遠遠不足以令他們放棄對華挑釁的立場,恰恰也是反制手段的無力讓美國在對華政策上有持無恐。因此,此次白宮白宮推遲向國會提交一份包括中國在內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政策的報告的決定,顯然是美國政治的一個權宜之計而已。

  不難看出美國在會見達賴到對台售武后,迅速發起貨幣爭端不過在轉移中國的不滿,同時又可以把執政不佳引發失業人口加劇的責任推給中國,可謂惡俗的手段不失效果,逼得北京政府不敢在奧巴馬「會見達賴」和「售台武器」問題上作出任何有實質性的報復。而如今的態度急轉主要是顧及胡錦濤主席出席由美國主導「核安全峰會」必要禮儀,同時寄於「胡奧會」中達成對伊制裁的支持。

  去年遭遇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美國也頻頻對中國示好,可危機一過白宮政府就迫不及待地發起了一系列損害中國利益的舉動,可謂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中國軍力、經濟都相應提高到一個「令人不安」的高度,而中國在外交上始終處於被動局面,在和「無賴國家」之間的外交爭議沒有顯示出過大國外交的智慧,鄧小平所提出的外交策略「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雖然外交路線不倡導霸權主義,但在「有所作為」的思略正是指明了對外外交應該不亢不卑,是建立在相互對等的基礎上,而不是打不還手,在自己遍體鱗傷之後對方几句「好言」就全忘了痛,目前外交策略是否值得反思?

  傑少

《聯合早報網》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