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向前以少勝多的十大經典之戰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1293

帖子

819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rcj 發表於 2010-4-3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古至今的將領,若能在戰場上指揮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已是非常不易的事了。若能在戰場上指揮一次以少殲多的戰例,更是極為不易的事情。徐向前元帥戎馬一生不僅做到了,而且做了N次。對於他卓越的指揮表現,只能用神奇來形容。以下是從徐向前元帥軍事生涯中摘出十個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供大家景仰。按戰役發起時間排序。

(一)平漢路之戰

此役是游擊戰的經典戰例。與霍去病八百斬數千的起步相似,平漢路之戰是徐向前元帥在早期軍事實踐中重要的成功戰例。為了使鄂豫皖的革命形勢得到發展,徐向前率領紅軍果斷出擊平漢路,以靈活的游擊戰術,指揮紅軍800餘人對抗國民黨軍4000餘人,殲滅國民黨軍3000餘人,三戰三捷三擴編,使鄂豫皖紅軍的數量增長數倍,堪稱以戰養戰的經典戰例。

(二)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之戰

此役是運動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指揮3萬紅軍面對20萬國民黨軍的圍剿,果斷棄用以往反圍剿的戰法,制定出「依託內線,先敵之機,以『飄忽』戰術出擊外線」的戰略,在交戰之初使敵我雙方的戰場局勢先後易手,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謀划「圍點打援」的戰術創造戰機,再以「正面突擊與兩翼迂迴相結合、猛插縱深和分割圍殲」的戰法殲滅援敵,既拔掉圍點,又痛殲援敵,殲滅國民黨軍6萬餘人,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軍事圍剿,不僅開創了我軍戰史上正規運動戰和大規模圍殲戰的光輝記錄,而且開創了我軍戰史上圍點打援的光輝記錄,堪稱戰史上圍點打援的極品。此後我軍對於圍點打援這一經典戰術的運用,達到了樂此不疲的境地。

(三)紅四方面軍轉移之戰

此役是反圍殲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指揮2萬紅軍面對30餘萬國民黨軍重兵集團的圍堵,於險境中果斷實施轉移之戰,穿越平漢線,在棗陽新集重創國民黨軍后,衝破國民黨軍的正面堵截,同時擊退國民黨軍的兩翼進攻,進至漫川關,又在國民黨軍重兵集團的緊圍之下,以非凡的膽識從敵接合部打開缺口破圍而出,兵進關中平原,連續將堵截的國民黨軍擊潰,南進漢中,翻越秦嶺,夜渡漢水,進駐上元觀地區,成功地將國民黨幾十萬圍剿大軍甩在了身後,從險境中突出重圍,不僅很好地保存了力量,沿途還殲滅了國民黨軍1萬餘人,出色地完成了轉移之戰。

(四)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之戰

此役是反圍殲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指揮1萬餘紅軍面對7萬餘國民黨軍的三路軍事圍攻,從實際出發規定戰略戰役方針和戰術原則,在分析了川北的地勢條件后,因地制宜,因敵制策,提出獨創的「收緊陣地、決戰防禦」的戰略籌劃戰役,制定出「縱深防禦節節抗擊,逐次向心收緊陣地,耗疲敵軍誘其深入,集中兵力迂迴反攻」的戰法,殲滅國民黨軍2萬5千餘人,粉碎了國民黨軍對川陝蘇區的三路軍事圍攻,取得了川陝蘇區立足之戰的勝利。

(五)宣達戰役

此役是運動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抓住敵軍兵力分散後方空虛的有利時機,指揮紅軍向國民黨軍的防區發起攻勢作戰,以夜戰、奇襲等戰術手段,一舉攻破了國民黨軍賴以據險扼守的防線,迫其全線混亂崩潰,然後窮追猛打,使之難以還手,以1萬餘紅軍擊潰2萬餘國民黨守軍,殲滅國民黨軍近萬人,將四川軍閥劉存厚部連根拔起,繳獲了大量的財物,使川陝蘇區進一步擴展,達到鼎盛。

(六)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之戰

此役是反圍殲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指揮8萬紅軍面對30萬國民黨軍的圍攻,組成寬正面、大縱深、多梯次的防禦體系與敵鏖戰,經過四期收緊陣地的節節抗擊和兩次反擊作戰,消耗、遲滯了敵軍,再利用萬源地區的險要地勢,實施決戰防禦,連續打退國民黨軍的大規模進攻,使國民黨軍的攻勢到了三而竭的地步,爾後抓住戰機,正確選擇突破口,立即組織反攻,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的防線,席捲兩翼,擴大缺口,直插國民黨軍的縱深,將國民黨軍劈成兩半,造成大縱深迂迴殲敵的有利局勢,殲滅國民黨軍近9萬人,將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完全擊潰,取得了紅軍戰史上戰果最為輝煌的大捷,堪稱戰史上防守反擊戰的佳作。(紅四方面軍僅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之戰的殲敵數已與中央紅軍1-4次反圍剿作戰的殲敵總和不相上下。)

(七)嘉陵江戰役

此役是強渡江河作戰的經典戰例。為了使中央紅軍擺脫危局,徐向前指揮6萬紅軍面對9萬國民黨軍的沿江布防,先以「北出南返」之策,誘使國民黨軍產生錯覺,達到調敵一部北向的目的后,準確把握渡江地段和主要突擊方向,部署實施「巧渡與強渡相結合,重點突破與寬大正面上的多路突擊相結合」的戰法,成功地突破了國民黨軍的沿江和縱深防線,殲滅國民黨軍1萬餘人,粉碎了國民黨軍「川陝會剿」的軍事部署,得手之快,傷亡之小,難得一見,開創了我軍戰史上大規模渡江戰役的光輝記錄,為以後在夾金山下成功接應疲憊不堪的中央紅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八)千佛山戰役

此役是山地攻防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著眼全局,從戰略高度謀划戰役,巧施「示假隱真」之策,指揮8萬紅軍對抗20餘萬國民黨軍,成功地打通了北川河谷,不僅粉碎了國民黨軍「東西堵截,南北夾擊」的軍事部署,而且牽制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為中央紅軍過金沙江、大渡河和夾金山做出了重大貢獻。此役之成敗,可謂關係兩大主力紅軍生死存亡,也可謂關係中國革命的成敗。(在千佛山戰役中,紅四方面軍僅用一天攻克土門關的作戰殲敵已達1萬餘人,歷時73天的千佛山一線的作戰尤為激烈,可惜殲敵數不祥,因此千佛山戰役的殲敵數無法寫出。)

(九)晉中戰役

此役是運動戰的經典戰例。臨汾戰役勝利結束后,面對閻錫山以太原為中心輻射晉中的戰略部署,徐向前審度敵情,準確掐住敵之七寸,提出了「保衛晉中麥收」的戰略,從而先機制敵掌握戰役主動權,指揮6萬人民解放軍北上晉中對抗13萬國民黨軍,拉開了人民解放軍向國民黨各戰略集團展開決戰的帷幕,採取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運動戰,以巧妙的戰法調動敵軍,一舉殲滅了包括閃擊兵團在內的國民黨軍10萬餘人,開創了我軍戰史上一個戰役殲敵上十萬和殲滅敵兵團的光輝記錄,取得了人民解放軍發起的第一個戰略決戰的勝利,在解放戰爭中率先奠定了一個戰場的勝局。中共中央稱此役是「偉大勝利」,並給予「獲得如此輝煌戰績,對於整個戰局幫助極大」的高度評價。

(十)太原戰役外圍戰

此役是城市攻堅戰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指揮9萬人民解放軍面對10萬國民黨軍防禦的堅城要塞,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向國民黨城防最堅固的城市發起進攻,經過艱苦卓絕的攻堅作戰,攻克了包括東山四大要塞在內的所有永久性防禦工事,摧毀了國民黨軍精心構築的外圍縱深防線,殲滅國民黨軍6萬6千餘人,取得了最為艱難的外圍作戰勝利,將余敵成功合圍於太原城中,為最終攻克號稱可抵百萬大軍的碉城太原,掃除了最大的障礙。(太原戰役計繳獲各種炮6283門,創造了我軍一個戰役繳獲各種炮的最高記錄。)

一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徐向前元帥在北京因病去逝,走完了光輝的一生。帥星隕落,悲情難止。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布訃告指出:「徐向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智勇兼備,果斷靈活,善於以弱敵強,以少勝多,運動殲敵。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以自己的戰爭實踐和理論,為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訃文中不僅對徐向前元帥的軍事思想給予極高評價,並就軍事指揮方面給予「善於以弱敵強,以少勝多,運動殲敵」的極高定位,獲得黨、政、軍最高層這樣的軍事定位,在我軍將領中是僅有的。事實上,徐向前元帥的確堪稱我軍以少勝多、以少殲多第一人。

如果沒有徐向前指揮的紅四方面軍強兵猛將,中央紅軍極有可能在長征途中慘遭覆滅。

如果沒有徐向前指揮的紅四方面軍強兵猛將,中央紅軍不可能在陝北落腳安身。

正是徐向前指揮的紅四方面軍強兵猛將,開創了三大蘇區中的兩大蘇區。

正是徐向前指揮的紅四方面軍強兵猛將,在最為艱難的紅軍戰史上取得了殲敵最多的顯赫戰績。

正是徐向前指揮部隊馳騁在晉冀魯大地,為創建晉東南、冀南和膠東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大貢獻。

正是徐向前指揮部隊以弱擊強,攻克了國民黨戰區中最堅固的軍事堡壘,將國民黨閻錫山戰略集團的幾十萬大軍打得灰飛煙滅,使華北解放區與西北解放區完全貫通。

正是徐向前幾度率弱小之旅,於惡劣環境中,敢為人先,勇於開拓,總在最為關鍵的時刻,為我軍探索出遊擊戰、運動戰和攻堅戰的正確戰法,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10

主題

455

帖子

49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3
沙發
montreal73 發表於 2010-4-3 20:47 | 只看該作者
抗日期間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1293

帖子

819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9
3
 樓主| jrcj 發表於 2010-4-3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montreal7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76

帖子

205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0
4
人權是非 發表於 2010-4-6 03:57 | 只看該作者
解放戰爭老徐在打傅作義時走了麥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1293

帖子

819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9
5
 樓主| jrcj 發表於 2010-4-6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人權是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匿名  發表於 2010-4-6 23:05
抗日期間 ?
montreal73 發表於 2010-4-3 20:47



    同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