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溝通請給孩子「一分鐘」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3-21 2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兩天,與妻一起去商場溜達,在兒童專櫃前,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在一堆玩具前流連忘返,媽媽厲聲催他走,他都置之不理,充耳不聞。爸爸氣了,過去三巴掌下去,打得孩子「哇哇」大哭,但孩子耍起了牛脾氣,仍是拽不走。搞得小孩委屈,大人尷尬。

回來的路上,又遇到了一家祖孫三代在街頭漫步,也許是小女孩走累了,蹲在地上不願起來,無論媽媽奶奶怎樣大聲喝斥,低聲軟哄,孩子就是半步也懶得走了。可能是大人也抱累了,與孩子展開了對峙,雙方出現了僵持的局面。

妻一邊走一邊說,他們太不會處理這些小事了,給孩子一分鐘時間,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我想起兒子小時候,在鄰居家玩到興頭上,喊他不回時,妻總是先撫摸起孩子的頭,輕輕地說:「天晚了,該休息了,再玩一分鐘就走了,行嗎?」孩子見有商量的餘地,媽媽又給了他機動的時間,怎好意思再固執己見。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清楚一分鐘是多長時間,但口頭協議一旦簽訂,幼稚的自尊心、天生的守信感就會讓孩子乖乖聽話,在大人說「一分鐘到了」時,很自覺地停止手裡的活動,心滿意足地跟大人回去,皆大歡喜。

孩子出去時興緻勃勃,逞能逞強,時間一長,也會累乏。他不理解大人的苦累,不管大人的困難,只是按自己的意志要求大人抱著他走。這時我們應鼓勵孩子走一分鐘,大人再抱一分鐘,走走抱抱,其樂無窮。既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也減輕了大人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只一味地拒絕孩子,不給孩子有迴旋的餘地,孩子就覺得失了「面子」,產生逆反心理,抵觸情緒,孤注一擲,拒不執行大人的「命令」,與大人對著干,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無趣,大人尷尬,一家人不歡而散。這也有悖於我們帶孩子出來的初衷,讓本來的好心情被這點點滴滴不快攪得又煩又亂,以致事與願違,得不償失。

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都要與孩子達成默契。請給孩子一分鐘的時間吧,讓孩子在自尊中得到心理的滿足,在笑聲里讓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徹底,更圓滿。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3-25 23:01
好\(^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