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盂蘭節與中元普度

[複製鏈接]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0-8-25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盂蘭節與中元普度.網誌分類:慧岸明燈文集 | .網誌日期:2010-08-24 00:23

http://hk.myblog.yahoo.com/mahabodhicitta/article?mid=24784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就是民間所盛傳一年一度的「鬼節」.

傳說此日閻王下令打開鬼門關,讓鬼類從這天起可四齣活動,直至七月結束,鬼類才歸回地府;故此一般人在七月裡都進行拜祭,燒些元寶蠟燭、金銀衣紙,或者是宰雞殺鴨,用來拜祭餓鬼,祈求他們不與侵害及保佑平安大吉;但有些人可能亦不知道為甚麼要拜祭,祇是人云亦云,隨俗去做而已;在佛經中根本沒有鬼節的記載,佛教更不主張殺生或燒金銀衣紙來拜祭鬼神。

  其實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節是佛教其中的一個節日,與民間相傳的鬼節不同;它的意義和來由,在盂蘭盆經中有明白的敘述和解釋。

根據盂蘭盆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十大弟子當中,有一位名叫大目犍連的尊者;後來尊者修成了阿羅漢的果位,自己已解脫生死,得到種種神通。大目犍連尊者在得道之前,父母早已雙亡;

他為了報答父母生育之恩,便以天眼觀察,看到他的亡母,竟然生在餓鬼道中,腹大如山,喉細如針,無飲無食,祇剩皮和骨相連而已;尊者看了,怎能不悲痛欲絕?便盛了一缽飯菜,使出神通力,拿給他的母親吃;但食物剛到口邊,忽然化為火炭;目連不勝悲哀,於是便去見釋迦牟尼佛,把所遇到的情形向佛陀陳說。佛陀開示尊者道:「你母親在世時,造下許多罪孽,所以死後才墮入餓鬼道受種種的苦報,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所能救度的,必須仗恃十方僧眾的威神力,方能解脫。」

  「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個月中,所有僧眾都會聚集在一起精進修行;七月十五日為三個月修行結束的日子,在此日必定有很多僧眾修行成道;故此你欲救母親脫離餓鬼之苦,必須在此日備辦各種上好飲食(素食),來供養得道的僧眾;這樣做的功德非常大,不但能使你母親脫離餓鬼道,甚至是過去七世的父母,亦能得生天上享福;假如父母在世,亦能使他們增福延壽。」後來尊者便照著佛陀的教導去做,他的母親果然脫離了餓鬼道,得生天上享福。

  「盂蘭」,為梵語(ULLAMBANA)之音譯,意為「倒懸」;比喻將一個人永遠地頭向下腳向上的倒吊起來,其苦可知,現在大目犍連尊者母親墮落在餓鬼道之苦,有如倒懸之苦,而尊者卻設法救度,這就是「盂蘭」兩字的意義。

  現今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除了諷誦經典外,並將珍饈美味(素食)置於盆中,用來供奉佛菩薩及布施給僧人,便是有名的「盂蘭盆

會」。我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者為梁武帝,唐代諸帝亦皆重視此會,到了宋代,盆供之富麗莊嚴與供養佛僧之情形漸減,而逐步演變為薦亡之事。

  盂蘭節是出自於佛教,而「中元普度」這個名詞則出自於道教。
道教稱天、地、水為「三元」;元者,即是一切事物之開始。道教認為天地水三元之氣,為最初生成人類,長養萬物之根本,又把三元配置於農曆的三個日子,稱為「三元日」;上元日正月十五,中元日七月十五,下元日則為十月十五;故此「中元」的意思,即是七月十五日。「三元日」,相傳為道教「三官大帝」的生日;上元日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大帝」之生日;中元及下元日分別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及「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之生日。三官大帝的地位,僅次於玉皇上帝,統御萬靈,故此三元日為道敦的重要節日,在此三日均舉行齋醮法事。

  三官的傳說很多,但以中國古代堯、舜、禹三帝配三官的傳說較為合理。因為在古代堯帝定天時,施七政,所以當了「天官」,天官主賜福,所以多為一般民間所供奉;舜帝把中國分為十二州,使人民能夠過著安定的生活,所以當上了「地官」;而且舜帝事親至孝,所以「中元節」又叫「孝子節」。在古代民間,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羊,燒香及金銀衣紙祭饗祖先;這種孝祭祖先的行為,推而及之,普度無主孤魂,使他們在這天,亦特別得到很多人的祭祀,所以叫做「中元普度」;至於禹帝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保家,因此當上了「水官」。

  佛教的盂蘭節,為大目犍連尊者欲超度他的母親脫離餓鬼道的紀念日,其出發點在於孝;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亦是大孝之人,可謂與佛教不侄?稀9蝕嗽謚性?潱?覀儜?羆白嫦燃八奘欄改傅畝韉攏瑀

假如他們不幸落在惡道的話,便應設法超度他們。佛教主張有六道輪迴之說;六道分別為天、人、阿修羅(精靈界)、畜生、餓鬼、地獄,故此就算人死後輪迴做鬼類,機會祇有六分之一,即使是死後淪入鬼道,燒金銀衣紙、洋樓汽車等等的紙紮物品給他們,縱使他們能夠享用,都會有一天用盡;而且鬼類未必擁有了這些東西便會快樂,他們還有很多痛苦。

  根據瑜珈師地論卷四所載,餓鬼在飲食上已有三種障礙:
   (一)外障。此種餓鬼常受饑渴,故皮肉血脈枯槁,髮亂面黑、唇口乾焦,常以舌自舐,四處馳走求食,他們所見之

    泉水皆變成膿血而不能飲用。

   (二)內障。此種餓鬼之咽喉如針,口如炬,腹寬大,不能噉飲。

   (三)無障。此種餓鬼飲食無有障礙,但其所飲食之物,皆受業力所感,燃燒成火炭,故亦要受盡饑渴之苦;大目犍

連尊者的母親,可能就是這種無障礙類之餓鬼。

  故此積極超度鬼類的方法,就是使他們脫離鬼道;我們一般人俗稱的「打齋」,便是佛教積極超度亡者方法的其中一種;佛教的僧人唸誦經典,憑著佛菩薩的功德威神力,便能把亡者超離鬼道,而得生善處。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沙發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25 11:33 | 只看該作者
目蓮都已是阿羅漢了,還要供養十方僧眾,而且還要用素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7

主題

3159

帖子

94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40
3
無限還原 發表於 2010-8-25 19:0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有些已經被改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