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血鉛之痛--湖南郴州"血鉛超標"事件調查與反思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3-24 0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郴州3月23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明星、周勉

    3月23日清晨,郴州市兒童醫院,為孩子們化驗血鉛的人群熙熙攘攘,他們抱著目光天真無邪的孩子,自己卻神情焦慮而憂傷。

    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的湖南省郴州市,礦產豐富,坐擁價值連城的「金山銀山」,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血鉛超標」事件,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23日,血鉛中毒兒童在湖南省郴州市中醫院住院治療。湖南省郴州市的血鉛中毒兒童人數連日來不斷上升。據郴州市衛生局22日晚消息,該市血鉛中毒兒童人數已升至45人,有30名血鉛異常兒童在郴州市中醫院接受住院治療。新華社發(賀茂峰 攝)

    被鉛元素污染的血

    每當看到孩子雷致宇捂著肚子喊疼,父親雷昌武的心情便會特別難受。2009年下半年以來,他帶著孩子多次求醫,卻查不出腹痛的真正原因,直到有一個醫生善意地提醒他:「你們村子附近有煉鉛廠嗎?如果有,你給小孩去化驗一下血鉛。」

    雷昌武瞬間恍然大悟。他的家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浩塘鄉元山村。全村人都生活在一個廢鉛回收廠的廢氣煙霧籠罩之下。血鉛化驗結果出來,雷致宇的血鉛含量達到196毫克/升,他很快被診斷為「高鉛血症」。由於伴有間斷性腹痛的癥狀,雷致宇立刻被送進郴州市中醫院住院治療。

    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鉛元素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桂陽縣浩塘鄉村民們的夢魘。小孩們紛紛被檢查出「高鉛血症」和「血鉛中毒」。年僅2歲的女孩雷占,血鉛含量高達474毫克/升,屬於重度「血鉛中毒」。

   
    桂陽縣浩塘鄉元山村廢鉛回收廠在治污風暴中被拆毀。這家企業是周圍村民血鉛超標的罪魁禍首(3月21日攝)。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的湖南省郴州市,礦產豐富,坐擁價值連城的「金山銀山」,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血鉛超標」事件,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新華社記者明星攝

    針對社會上封鎖血鉛超標人數的傳言,郴州市衛生局疾控科科長李堯崗回應,「所有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我們絕不會隱瞞血鉛超標患者的具體人數。」根據郴州市衛生局統計,從3月17日至22日,郴州市兩家血鉛定點檢測單位——市疾控中心和市兒童醫院一共接待了285人檢測,其中血鉛超標人數為152人,血鉛中毒人數45人,且中毒者均為14周歲以下兒童,絕大多數來自桂陽縣浩塘鄉。

    李堯崗表示,所有患兒都會得到妥善治療,針對在郴州市中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的兒童,郴州市衛生局組建了一支16人的專家組,負責對血鉛異常兒童的會診和搶救,對臨床治療進行技術指導和諮詢。

    郴州市環保部門查明,兩地污染源分別來自三家未通過環評審批的非法冶鍊企業:桂陽縣浩塘鄉元山廢鉛回收廠、嘉禾縣騰達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和嘉禾縣金珠金屬有限公司。

   
    3月21日,湖南省郴州市中醫院的護士詢問血鉛中毒患兒的病情。湖南郴州血鉛中毒人群尤其是兒童人數連日來較大幅度上升。郴州市中醫院21日又收治了10名血鉛中毒兒童。目前在該市住院治療的血鉛中毒兒童人數為28人,大部分血鉛中毒患者的病情趨於穩定。新華社發

    十道「環保令牌」為何關不了非法冶鍊企業

    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非法冶鍊企業為何長期關而不停,背後有沒有黑惡勢力或者官商勾結?「血鉛超標」事件發生后,社會各界對此十分關注。

    「目前,尚未查明有公務人員投資入股。」嘉禾縣政府如此回應。然而,對於嘉禾縣騰達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和嘉禾縣金珠金屬有限公司這兩家冶鍊企業的環境監察情況,記者在郴州市環保局提供的一份工作材料上看到,從建廠到生產,環保部門一直在干預,並先後10次下發相關文件和處罰決定,責令停止生產,但是直到2009年9月,當地爆發「血鉛超標」事件后,郴州市環保局第11次出手,致函嘉禾縣政府,才依法徹底關閉了這兩家粗鉛冶鍊企業。

    這是郴州市環保局10次環境監察的簡要記錄:

    第一次,「2007年6月,我局現場檢查時發現嘉禾縣廣發鄉有冶鍊粗鉛、粗銅等3家非法企業,其中兩家非法冶鍊粗鉛企業正在建設,局領導非常重視,立即責成嘉禾縣環保局依法查處。」

    第二次,「2007年10月,嘉禾縣騰達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嘉禾縣金珠金屬有限公司這兩家非法冶鍊粗鉛企業先後建成試產。我局依法分別對其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止生產,並處罰款。同時,向嘉禾縣環保局下達了《環境監察通知書》。」

   
    這是桂陽縣浩塘鄉元山村廢鉛回收廠里的一把含鉛渣泥(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明星攝

    第三次,「2007年11月5日,我局向市政府作了專題彙報,建議市政府責令嘉禾縣政府依法取締這兩家非法冶鍊粗鉛企業,拆除生產設備與供電設施。同時,並就其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問題向市經委作出了移送。」

    第四次,「2007年12月7日,我局又向嘉禾縣政府去函,建議依法取締嘉禾縣廣發鄉擅自新建的兩家燒結鍋粗鉛冶鍊企業。」

    ……

    第七次,「2008年7月14日,我局陪同省廳領導就省委張春賢書記交辦信訪件到廣發鄉白覺村現場調查,發現這兩家企業沒有關閉到位,仍在生產。省廳領導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嘉禾縣政府儘快關閉兩企業,消除污染隱患。」

    第八次,「2008年8月11日,市政府下達市長督辦卡,責成嘉禾縣委、縣政府依法關閉高污染粗鉛冶鍊企業。」

    第九次,「2008年8月20—21日,我局督查后發現嘉禾縣騰達金屬回收有限公司仍在生產,嘉禾縣金珠金屬有限公司正在清爐準備復產,嘉禾縣廖永雄煉銅廠雖未生產,但未拆除供電設備和生產設施。將以上企業環境污染問題列入全市環境安全隱患整治對象之一。」

    第十次,「2009年8月27日,我局接到嘉禾縣廣發鄉白覺金雞嶺自然村村民反映縣騰達金屬回收有限公司等兩家冶鍊鉛企業污染環境的『全民請願書』后,立即進行了現場調查。曹元生局長陪同省廳領導現場調查,指導嘉禾縣處理『血鉛超標』事宜。」

    既有省委書記的交辦信件,亦有郴州市長的督辦卡,這兩家非法企業卻「屢產屢關,屢關屢產」,在廣發鄉黨委、政府的眼皮子底下死灰復燃,除了當地政府不作為,供電部門明目張膽給予供電之外,郴州市環保局監察支隊支隊長肖海波坦承,相關法規賦予環保部門的剛性手段不多,以至於強制力不強,也導致執法效果打了折扣。

    嘉禾縣環保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該縣未經環評的企業達309家。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一批從周邊省市淘汰的企業來到嘉禾,不作環評就上馬生產。

   
    3月20日,湖南郴州市中醫院內二科主任王飛雄和護士正在查看患者病情。當日,記者在湖南郴州市了解到,該市嘉禾縣、桂陽縣部分群眾血鉛超標見諸媒體報道后,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採取措施收治血鉛超標人員。目前,當地排污企業已經關閉,檢查發現的血鉛超標人員已得到營養干預和治療。 繼2009年郴州市嘉禾縣出現多名兒童血鉛中毒之後,從2010年3月16日以來,該市桂陽縣浩塘鄉元山村多名兒童也出現鉛中毒癥狀,主要分佈在浩塘鄉元山村和何家村,其中重度中毒2人。新華社記者 明星 攝

    問責、治污之後,政府該如何作為?

    嘉禾縣、桂陽縣部分群眾「血鉛超標」的殘酷現實,促使郴州市痛定思痛,連日來掀起一股問責和治污風暴。目前,嘉禾縣已有5名因造成兒童血鉛超標的相關責任人被問責。其中,嘉禾縣廣發鄉原黨委書記王宏、鄉長王光金、常務副鄉長兼武裝部長李紅陽被免職,縣電力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張仁主和廣發供電所所長李宜福被撤職。     

    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血鉛超標」事件曝光后,嘉禾縣全縣整治到位的為110家,其中3家非法粗鉛冶鍊、8家小造紙廠、7家小煉油等企業已全部關閉到位。3月22日下午,記者在嘉禾縣騰達金屬回收公司、嘉禾縣金珠金屬有限公司看到,用於生產的鍋爐、車間、供電設施已經被徹底拆除,空蕩蕩的工廠里,只剩下一排破敗的職工宿舍,但早已人去樓空。

    隱藏在大山裡的桂陽縣浩塘鄉元山廢鉛回收廠,冶鍊用的鍋爐和器具被炸毀,廠房被剷平,一堆堆黑色礦渣堆放在被炸毀的廢墟中,等待進一步轉運處置。

    「血鉛超標」事件的發生,固然有企業主環保認識不夠、投入不足、設施不完善的原因,也反映出引進企業時審查不嚴、生產過程中監管不力的問題。前往醫院探視中毒住院村民的桂陽縣縣長袁衛祥表示,企業污染導致村民中毒,政府肯定有責任。

    桂陽縣副縣長蔣利民在接受「新華視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起事件政府應該承擔以下責任:一、首先妥善解決好血鉛中毒人員的治療;二、事故發生后,與上級環保、衛生部門調查造成血鉛超標的具體原因,劃分責任;三、整頓桂陽縣小冶鍊和礦山等各類排污企業,嚴格環評工作,加強環境保護;四、這家非法排污企業存在這麼幾年,生產期間監管不力,相關責任人要嚴肅問責。

    對於外界關注的「有沒有官商勾結,領導有沒有批條子」的問題,蔣利民表示,桂陽縣將會組織紀檢監察部門,對其中是否有官員從中得利,或者其他腐敗行為,進行深入調查,並歡迎群眾舉報,一旦查實,將按照黨紀國法進行處理。

嘉禾縣委書記陳榮偉也表示,將加快對相關人員的調查進度,儘快依法處理到位。對治污整治行動中發現保護非法排污企業的「地頭蛇」和「保護傘」,由政法部門依法堅決予以剷除,對整治行動不力的鄉鎮和職能部門責任人,將實行先免職再問責。

    郴州市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擁有70多種礦產,鎢、鉍、鉬、微晶石墨的儲量居全國之首,鉛鋅儲量分別居全國第三、第四位。有色金屬產業在給郴州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結伴而生的還有嚴重的環境污染。郴州市在「血鉛超標」事件發生后,下一步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郴州市經委副主任李被生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優勢就是經濟優勢。郴州不能再走靠山吃山的老路子了。」

    顯然,資源型城市如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出「血鉛」困局已經成為擺在郴州人面前的一道緊迫的課題。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3-24 07:49 | 只看該作者
判罰不重. 不能引起工廠的重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