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張大訂單掀起美俄爭奪印度新高潮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3-20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張大訂單掀起美俄爭奪印度新高潮  
2010年03月19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經過近6年的反覆談判,俄羅斯與印度關於「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大宗軍火交易終於確定,印度將以23.5億美元購進該艦,並將繼續購進米格—29艦載機等配套武器裝備。同時,俄印還簽訂了約10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此番俄印軍事合作的超常水平,暴露出大國關係的複雜性,顯示大國間的爭鬥正在加劇。

    美俄各有所圖 印度成了香餑餑

    美印關係歷史上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上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與巴基斯坦結為同盟,遏制蘇聯的擴張,印度隨即與蘇聯結盟,形成美巴、印蘇對峙的局面。冷戰後美印關係復甦,但印度1998年進行核試驗再將雙方關係降至低點。

    「9.11」恐怖襲擊發生后,美國出於反恐戰爭、中東戰略和遏制中國等考慮,主動與印修好關係。印度為依靠美國提高自身國際地位、遏制中國、壓制巴基斯坦,也積極與美拉近關係。2005年,在印度拒簽「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情況下,美印居然簽署了核能合作協議,兩國關係發展至「准同盟」的關係。

    隨後幾年,美國為了利用印度遏制中國的發展加強對印關係,雙方建立軍事情報共享機制,進行聯合軍演,簽署10年防務合作協議,包括共同研發導彈防禦系統,出售F—16戰鬥機等重大項目。為遏制中國,美印還簽訂了太空合作備忘錄,就登月計劃進行合作。奧巴馬在迎接印總理辛格時表示:在安全問題上,美印兩國是「天然盟友」;辛格也表示,希望深化擴展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美印關係的發展速度堪稱本世紀的奇觀。

    在美國對印關係急劇升溫的同時,俄印關係似乎還保持著原來的節奏,顯得有些平淡,此次以航母為主的軍火貿易可以說掀起了一個高潮。

    自上世紀50年代,印度就開始與蘇聯建立友好關係。隨後的數十年裡,蘇聯不斷大規模援助印度。1965年11月簽訂了向印度出口潛艇的協議。1970年11月,授權印度自主生產米格-21殲擊機。上世紀80至90年代,俄羅斯通過了向印度提供大額軍事技術及裝備採購貸款的備忘錄,向印度出售了米格-29系列戰機、護衛艦等重要裝備,並在90年代末開始為印生產蘇-30多用途戰鬥機。

    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繼續維持對印主要軍火供應國地位。如,向印交付「塔巴」號等先進護衛艦;開始執行2010年前軍事技術合作計劃的協議的項目,其中包括向印度海軍轉讓「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的諒解備忘錄;完成向印交付10艘潛艇並提供了最新潛艇武器等眾多項目。據統計,印度軍隊武器裝備的70%來源於蘇聯,印度也因此長期保持著地區軍事優勢。

    新世紀以來,美國不斷提升對印關係,形成了與俄羅斯激烈爭奪印度的局面。美國爭取印度不僅能削弱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開拓新的軍火市場,還能利用印度牽制中國,主導亞洲事務,鞏固美在印度洋的地位,為控制中東建立可靠的後方基地。而俄羅斯也不願失去多年建立的對印傳統關係和影響力,希望從印度獲得經濟上的補充。一旦印度倒向美國,俄羅斯將失去重要的經濟來源,同時在國際格局中將被進一步孤立。由此可見,美俄對印的軍貿爭奪,突顯了兩個大國在經濟利益、國際地位、戰略空間等方面的激烈競爭。「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交易的確定,更將美俄競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美國既爭印 何又不售其航母

    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威懾力和影響力遍布全球。印度在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共同牽制中國等問題上,對美依賴性很強。然而,美國為什麼不能撼動傳統的俄印關係呢?美國為何不向印出售航母,進而獨攬印度軍火市場呢?個中原由十分有趣。

    首先,印度難以同美國的盟國相比。美國與其盟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共同戰略利益和依附關係基礎之上的。而美印親密關係並不長久,只是在維護其「民主」體制和價值觀、共同遏制中國、反恐等戰略利益方面具有共同性,在外交政策和其它戰略利益方面則相互獨立。

    第二,美印戰略利益有重合,也有矛盾。印度的戰略是要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取成為世界一等強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印度要在主導環印度洋經濟圈的同時,實施「向東看」戰略,爭取主導東南亞,並要將其安全與利益空間擴展至太平洋。美國的戰略是要保持超級大國地位,維持一超獨霸的世界格局。在美國的戰略中,印度只是重要的棋子,美國希望印度居於服從地位。因此,美印在合作的同時,其戰略利益也必然發生碰撞,如在地區利益、能源開採、人權、環境保護等問題上發生爭執。

    第三,美印為擴展各自的戰略空間,經常發生利益衝突。特別是美國出於中東戰略的需要,堅持鞏固其在印度洋的戰略地位,擴建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印度對此耿耿於懷。因為在印度的傳統觀念中,印度洋是印度的「內湖」,其戰略要求「攔阻地區外大國勢力進入印度洋」。因此,美國希望印度強大得足以對抗中國,而不希望印度強大得令其為難。在發展對印關係的進程中美國會留一手,不會輕易做出類似向印出售航母的決定。

    大部分裝備系俄制 印離不開老盟友

    俄羅斯在南亞地區的勢力及對印關係總體上呈減弱趨勢,但由於俄印長期的傳統關係,俄在一個較長時期內仍然對印度十分重要。即與美國相比,俄發展對印關係仍然佔有優勢地位。

    首先,俄印仍然保持強有力的經濟與軍事合作。2000年俄與印簽訂了向印供應106架米-17直升機的合同。同年,俄向印交付了「布拉馬普特拉」號導彈護衛艦,俄將該艦的製造技術大部分傳授給了印度。2003至2004年,俄向印交付了3艘當時最先進的護衛艦,被稱為「21世紀戰艦」。2006年,俄印簽訂了為印再造3艘新型護衛艦的合同,該艦作戰能力甚至強於驅逐艦。2009年,俄印簽署了未來10年的軍備合作協議,預計總價值至少600億美元。

    其次,印目前服役的大部分武器裝備仍然是俄羅斯製造的,且印軍裝備約50%趨於老化,急需更新、改進或維修。俄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擔負印軍裝備維修、改進工程。在自行研製生產的道路上,俄羅斯也不遺餘力地給印幫助。正如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經理維亞切斯拉夫·基爾卡倫所說:「兩國不單純是供應或轉讓技術的合作,而是聯合研製與科學研究。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俄羅斯這樣與印度有如此深入的合作。」

    由此可見,儘管美國極力拉開架式與俄爭奪印度市場,但在一個時期內仍然難以與俄相匹敵。俄羅斯仍然佔據著印度較大的市場份額,並繼續保持著同印度的實質性「盟友」關係。

    美俄競爭 印度得利

    美俄的爭奪,給印度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會。

    長期以來,印度的主要裝備來自俄羅斯,部分來自歐洲國家。作戰飛機,艦艇、導彈等主要武器裝備很少來自美國。目前,印度抓住大國心態,積極展開多元外交,已打破了這種局面,形成了多樣化的裝備構成,軍備來源也是多渠道。

    與此同時,印度一方面與俄羅斯保持傳統關係,從俄獲得大批先進軍事技術和裝備;另一方面,又經常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開展軍事合作、引進美國技術。2005年,印度在參加美國與其親密盟國舉行的「合作對抗雷」演習時,竟以俄制蘇—30MK戰機與美製F—16戰機直接對抗,以檢驗美俄飛機的差別。這些舉動引起了俄羅斯的不安,更加劇了美俄的競爭。

    鷸蚌相爭,漁翁偷著樂。 (潘政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10-3-20 11:33 | 只看該作者
印度買多少美元的武器,中國就應該按武器價值加倍增加軍費開支!保持軍事平衡,看樣子如果中國真的敢修雅魯藏布江大壩,印度是真的敢打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3-23 00:34
放你個屁  布希 還說送小鷹號航母給印度  

印度沒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