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及亞洲軍隊與美軍的真實差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3-22 1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國家防禦力量的總的體現,軍隊的作戰能力與作戰效能是十分備受關注的。而作為中國解放軍與亞洲其他國家軍隊來說,相比美國軍隊還是具有一定差距的。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
  
  所謂差別不簡單僅僅是美國在以前或者今後用有了某一項先進武器,就所謂的「天下無敵」了。而在軍事領域裡面,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極度摒棄「維武器論」這個觀點。但是增加軍備現代化程度是必要地與應該的問題。
  
  中國,美國,韓國日本軍隊,在20世紀裡面,都是曾經「大為風光過」。總體來看,在20世紀中後期,中國軍隊是50年的「不敗經歷」與晚期的30年的「馬放南山」。而韓國軍隊則是「10年的潰散與繳械」30年的自大發展。日本軍隊則是「前50年風光無限,後期陷入混亂與磨滅」。至於美軍公平的說20世紀美國幾乎沒有停止過戰爭。和平概念在它看來與戰爭是「=」。
  
  首先說美軍,美軍在20世紀中後期,自珍珠港慘敗以後,開始參與國際戰爭。而為了自身利益先期出兵與前蘇聯紅軍一道剿滅法西斯德國。後進入亞洲與日本軍隊開戰。在50-70年代,「韓戰」美軍是在僅僅停息二戰炮火不到10年內時間,再一次發起的。美軍當時動用了328000人的部隊陸續參戰,大批二戰剩餘物資,拋射到朝鮮半島。而且與中國這樣的一個對手,在陣地上展開了一場真實的搏殺。美國第八軍克里克特准將在記錄回憶中稱:「我們與他們曾經是盟友,但是意識形態驅使下的政治,使得我們之間相互搏殺。但是,從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來看,我們作為世界第一強大的軍事聯盟體系,在擁有聯合國旗幟的統轄下的軍隊,竟然不能在他們面前達到我們的最終戰略目標,這不能不說是美國軍隊戰爭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先例。同時,這戰爭也告誡了我們,他們絕非是如台灣與日本傳說的那樣的盲目與無能。這一次我們才是真的嘗試了什麼是:中國人的威力。這個預言的後果。」
  
  50-60年代美軍隨即開展了針對北越戰爭。后大批進駐越南,越戰爆發。在朝鮮戰爭僅僅過去也是不足10年。而此次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在幾乎同一個時間,意識到,不願意在正面與對手開戰,因此,大家彼此轉到後台,尋找合適的「戰爭代言人」。胡志明與吳庭艷自然都是代表了雙方的意志。而越南人民堅持不懈的鬥爭,與中國、蘇聯弛懈不斷的援助。導致了美軍在越戰「持久戰」的最終慘敗。同時當時美軍辛苦10年建立的「東南亞軍事同盟」也就此土崩瓦解。
  
  70-80年代前期,美軍把眼光瞄準南美,古巴首當其衝。美軍從60年代由中央情報局負責維持訓練古巴所謂政府軍與卡斯特羅的軍隊作戰。而美國利用反對者組建的「自由古巴旅」在豬登陸與古巴軍隊作戰。隨即遭到合圍。當時1600名「獲得美國民主」的自由古巴旅士兵,期盼美軍能夠前來解圍。但是,美軍派遣的2艘護衛艦與1艘巡洋艦組織,2艘登陸艦組成的編隊,沒有能夠及時到達。1600人最終有1000人陣亡,410人被俘獲。100名傷員繳械。僅有不到90人回到了「自由美國」
  
  巴拿馬是接下來第二個。美軍特戰部隊。在短短7個小時內,展開了一場漂亮的「斬首行動」代號「瓜地馬拉之鷹」。80年代中期,美軍率聯軍進駐阿富汗,與塔里班激戰。90年代美國更加忙碌,91年海灣戰爭爆發。其後「沙漠風暴,沙漠軍刀」。等等一系列圍繞薩達姆展開的戰爭,接連不斷。93-94年美軍在非洲開始與令他十分不滿的卡扎菲拼殺。
  
  說了很多美軍的現代戰爭歷史,雖然這裡有美軍的獲得教訓與失敗。但是,有一個問題是絕對不能忽視。那就是美軍通過上述戰爭,無論是失敗,還是勝利,都是的他的部隊獲得了十足的戰鬥臨場經驗。而這些竟是自然是寶貴。而美軍的軍方武器發展與上述戰爭經驗而十分相關的。美軍在不斷戰爭中,去總結了那些「劣勢」。不斷去彌補自身武器發展不足。例如,越戰早期,F-4鬼怪戰鬥機是按照前蘇聯赫魯曉夫時期的「火箭、導彈制勝理論」摒棄了機炮。但是結局是悲慘的。因此C開始20mm機炮從新伴隨F-4。而在坦克方面,美軍早期與蘇聯爭奪所謂「重型坦克」優勢。而美國在M46、47、48。等等坦克上不斷製造類似M103重型坦克。但是,在戰爭試驗中,美軍還是發覺,所謂重型坦克,在厚重裝甲只能是及其被動防禦。而戰爭中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因此,美軍從越戰後開始「主戰坦克」理念。從而摒棄了重型,中型坦克。在軍艦方面,美軍也是獲得了多次的教訓以後,在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以往美軍驅逐艦是護衛巡洋艦與戰列艦以及航母使用,並不作為主力戰艦。而那個時期,美軍著名的「長灘」核動力巡洋艦剛剛建造。但是,在戰鬥中,美軍斷然把原建造7艘的長灘級改為2艘。而更加註意大型航母+驅逐艦的建造。蘇聯的核動力巡洋艦還在大批建造。美軍,在越戰以後,獲得了寶貴的叢林作戰經驗。雖然代價慘重。但是,他們修改了自己的幾乎全部作戰效能武器,諸如雷達,通信。在這個時期,美軍開始進入了通信全面C3I時代。而蘇聯還在停留在「二戰鋼甲洪流」的壯觀時代。
  
  縱上,美軍現代化軍備是依託他的歷來戰爭,發展與改進的可以公平說美軍很多裝備都是力求實戰,而「花架子」越來越少。
  
  至於韓國軍隊,簡單,他們在二戰期間與中國一樣是「世界絕無僅有」的偽軍大國。韓戰期間,李成萬部隊僅僅在一次懲罰性戰役中,金城戰役,就有4個師被圍殲。而漢城保衛戰中,9個師全部被圍殲或者被完全擊潰。在前階段作戰中,韓國軍隊最大的體現能力「跑」。他們在協助美軍數次戰役中,都是率先「跑」。而且這樣的跑更加戲劇的是,把後面增援的美國沃克中將的部隊衝垮。而這位美軍中將也陣亡在一次敗退的車禍中。他是美軍韓戰死亡的最高軍銜長官。而現在,一個28-30歲的僅僅留學英國3年回國的韓國人,就可以輕鬆獲得少校直到上校軍銜。無須你在去訓練與磨練。這樣的韓國指揮官大有人在。
  
  日本軍隊,在二戰期間被稱作「亞洲不敗」。但是,除了一些迷戀日本不行的人,其他人都知道「諾門坎」事件。以及後來的150萬蘇聯紅軍,在2個月內衝垮號稱100萬關東軍的防線。戰敗后,日本多次想借用美軍機會,前去助戰。主要是為了恢復一下「失敗陰影」,但是美軍則認為那個時期,日本不能走出陰影。因此,美軍非但不許日本參加韓戰、越戰。反而把大批原日本軍事企業,肢解。徹底消磨了日本軍事工業基礎。這絕非「妄言只談」美國前武器安全顧問克羅德說:日本可以建造出金剛級艦身,但是他們並沒有把它全部自己組裝起來的能力。因為我們只能留給日本50%的能力,其餘的他們需要在我們的「提款卡」帳號上划入大批美元。
  
  小泉執政期間,小泉內閣很多軍務大臣已經對於當時日本軍隊中的疲憊與消磨感到危機,因此,不斷要求軍隊參加海外軍事行動,除了政治上「崛起」而在軍事上也要好好鍛煉部隊。而在美國接受訓練的日本陸上自衛隊1300名軍官中,被美軍後來戲稱:「不會打槍的弱智與無腦兒」。可見在戰後50年的和平與軍事斷絕下,日本作戰水平。小例子:日本在2005年與美軍聯合「奪島」演習中,日本軍隊把演習看作「遊戲」。一位自衛隊佐官竟然聽著「MP3」指揮「衝鋒」而歐洲軍事評論報道說:「他們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與雄風。他們是散亂的與無能的」。
  
  中國軍隊哦!我們的軍隊在20世紀50-80年年代,經歷多次的戰火洗禮。抗美援朝,我們派遣了除海軍以外全部部隊。(當時沒有2炮)我們雖然代價慘重,但是,我們最終獲得了我們所期望的「杜絕美軍進入北38度線」。珍寶島與前蘇聯軍隊小規模拼殺。給了赫魯曉夫和波日烈捏夫「老大哥」一個教訓。西藏我們與印度交火,大敗印度軍隊2大王牌主力。我們支持越南抗法、抗美。派遣成建制的高炮部隊。擊落1320架美軍戰機。37度線一度成為美國空軍「嚴令禁飛區」。70-76年。西沙海戰。我們以當時4艘滿載不足1000噸級的「艇」搏殺越南「怒濤」,「奮勇」2艘滿載2500噸級護衛艦。最後「手榴彈」與37mm火炮,以及2枚魚雷把越南「引以自豪」的2位「老大」送進了大海。
  
  但是,改革開發後期,我們的軍隊開始了長時間的「歌舞昇平,天下太平」於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軍工企業大批停產半停產。那個時期,中國軍工企業不得不依靠來自民用發展來維持。很多機械工廠的「雙規則」車間,軍事車間的車床油布上面,起了一層厚厚的塵土。不過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我們最真實的「和平發展」。而軍事化訓練中,我們也在表演。華北大演習中,為了體現集團軍「全機械化」不惜把配屬後勤不對的「裝甲運輸車」挪用出來。而這種表演話軍事訓練,我們能夠得到多少實際啟迪?
  
  中國武器裝備也是如此。在80年代中期,美軍開始大批裝備第三代戰鬥機時期,而我國在1984年剛剛把殲8IIB拿出來,當時準備作為三代的殲8IIB因其主要設計思路在「消極防禦」上,即敵人不來我們不能去他那裡。的思路。因此,對比美軍當時的F15C,F16C戰鬥機來說,我們很難把殲8IIB看作是第三代。而中國空軍當時主力戰鬥機集群,則是米格17,米格19。上述戰機在當時擁有6700架。而殲7僅有800。隨後為了迎合與自身不足。殲8I運時而生。他被稱作「空中美男子」用現代話說:小白臉。北約綽號:長鬚鯨。
  
  它依舊沒有擺脫掉米格21思路。如果那個時候,陸總還能夠在繼續研製,在Q5基礎上,還可以加以新的氣動布局改進。但是,當時12個國家原有重點軍事工程下馬。節省出來錢幹嗎?現在應該誰都明白。
  
  中國坦克,在那個時代本來有一個十分被看好的趨勢,那就是79式。他的能力按照美國出版的《陸軍裝甲84-88》4年年鑒。指出,他的設計思路與性能都是中國以往坦克少有。雖然還是沒有擺脫鑄造炮塔的思路,但是他的技術方面可以幾乎與M60M1匹敵。而他的外形更加利於減少被擊毀。(那個時期,好像還沒有威脅論?)鋁熱套與中國微光使用,採用彈道計算機與簡易火控系統,使得它具備了與60M1同樣地動對靜精確打擊(那時M1被稱作EM110試驗車。早期M60是不具備動對動能力的)。但是,中國目前並沒有打算把它大規模製造可能。目前中國實際建造了僅有420輛這樣的坦克。而還在不斷建造與改進大批T59/69。
  
  海軍?還說嗎?一個簡單例子,西沙海戰,中國南海艦隊當時最大軍艦江衛1,但是只有4艘。滿載1200噸。而越南「怒濤」2700。「勇猛」2900。都是「驅逐艦」級別。武器裝備二者差不多。而中國掃雷艦與炮艇。最後以手雷。取得了勝利。雖然這是好事,但是,我們也看出,在英阿馬島之戰爆發前端之時。飛魚暴殺謝菲爾德之際。偉大人民海軍南海艦隊。還在使用「拼刺刀」來對抗一個「沒落軍事國越南」。可見那個時代能力。
  
  而當時國庫的確沒有現在充盈。國家大批科技技術人員,紛紛響應號召「下海」,現在動不動就要把自80年代開始研製....掛在嘴邊。的一些「八股文」報道,我們就應該知道那個時候什麼是「和平」。而中國對於日本是無私與慷慨的。日本對中國早期改革建設我們在後面在提到。
  
  中國剛剛開始恢複比較正常軍工科研製度。70年代被終止的軍代表審核制度,從新開始。軍隊恢復了早期的實彈演習。導演部被撤銷。演習中「藍軍裝備」開始與時共進。前期一個連隊級規模境外首次軍事演習,情況可以說相當不錯。解放軍至少還是「部分雄風依在」。而目前軍隊中「大胖子」少了一些。倒是出現一位陣亡在訓練場上的軍事長官。這實在是令人惋惜而又十分振奮。
  
  因此,中國需要更加加緊自己的既定目標。應該多多履行聯合國任務。對海外軍事派出。至少可以訓練我們的軍隊。但是,全面悲觀,也是沒必要。如果按照這樣的15年計劃下去,那麼真的那位日本官員所說的「亞洲海域」將無日本所能生存環境。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