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為何沒走上類似的改革道路?中俄不同道的五大理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3-19 2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京港台時間:2010/3/18  消息來源:林孟編譯 

俄為何沒走上類似的改革道路?中俄不同道的五大理由
倍可親(backchina.com) 俄國為什麼沒有走上和中國類似的改革道路?英文《莫斯科時報》3月15日刊登俄國外交部屬下外交學院副院長葉夫蓋尼·巴扎諾夫(Yevgeny Bazhanov)的文章予以分析。

  他的文章說,中國在鄧小平領導下,於1978年開始了成功的經濟改革。俄國當時也企圖徹底改革經濟。人們通常認為,俄國的改革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如果俄國能夠仿效中國模式,發展將好得多。但這種分析過於簡單化。因為俄、中兩國差別太大,俄國根本不可能抄襲中國的改革模式。

  第一,中國經歷了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革」大動亂,因此1978年舉國上下一致認為,需要進行最基本的改革以挽救國家。而戈爾巴喬夫1985年接任蘇共總書記時,蘇聯仍然是超級大國,擁有相當的經濟力量,社會穩定有序。當時蘇聯的國情不僅比勃列日涅夫「停滯時代」好,更不是鄧小平改革開始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可比的。

  第二,經過「文革」,中國領導層的權威、勢力、團結嚴重受損,保守派無法有組織地對抗改革。但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卻受到蘇共政治局和軍方高層保守派的強力抵制。

  第三,中國的改革由經驗豐富的前革命領導人鄧小平掌舵。他具有極大的權威,能夠進行深入的改革。而在俄國,承擔改革使命的是一批只具有省級領導經驗的人。他們只能在老官僚們劃定的有限政治、經濟框框內進行改革。

  所以戈爾巴喬夫只能進行雜亂無章、無關痛癢的經濟改革。他能夠做到的激進改革措施很少,其中引人注目的是,1988年引進了私營合作企業,那是從列寧時代以來,首次允許蘇聯人擁有私人企業。但一年後,戈爾巴喬夫被迫取消了這一改革措施。

  第四,俄、中兩國的社會、經濟條件絕然不同。改革開始時,中國仍然是農業國,八成人口是農民。他們渴望有權自行經營土地,而鄧小平賦予了他們這種權利。結果農村面貌迅速改觀。鄧小平隨即將改革從農村推廣到工業和其他經濟領域。但蘇聯經濟和中國完全不同。軍事工業和一般工業的結合體是蘇聯經濟的脊梁骨,實際上已經滲入所有工業領域——從製造洲際導彈到生產女鞋全都包攬。軍方高層將領以美國和北約的威脅為借口抵制改革,強烈反對大刀闊斧改革軍工製造業。

  而戈爾巴喬夫的農業改革,也被蘇聯集體農莊制五十年來形成的不思進取局面扼殺。蘇共管理農業的官員反對任何改革,而集體農莊莊員對在較為自由的經濟條件下,努力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缺乏興趣。總之,從整體上說,改革俄國高度組織化的軍工型經濟,比改革中國原始的農業型經濟難度大得多。

  第五,當時中國和西方在對抗克里姆林宮的擴張主義上有共同利益,因而雙方軍事、政治聯繫密切。美國及其盟國的政府和民間私人企業,都熱心參與中國的改革。廣布海外的中國人也在改革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蘇聯完全不可能從國外得到這些支持。戈爾巴喬夫的頭等大事是抑制耗盡蘇聯國力的軍備競賽。而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唯一途徑,就是蘇共政治局內的保守派同意縮小、重組龐大的軍工複合體。

  1987年,他企圖啟動軍事工業改革。為了克服保守派的抵制,他集中進行政治改革,希望取得人民的支持,但效果適得其反。他的民主化、多元化動搖了蘇聯體制,削弱了蘇聯各加盟國及俄羅斯社會的凝聚力。結果蘇共政治局內保守派和自由派、莫斯科中央和各省區、加盟國內各民族的激烈內鬥,使蘇聯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終於在1991年轟然解體。以至於到今天,在中國經濟改革成功將近32年後,俄國還在為經濟改革而鬥爭。



2# 大 中 小 遊客 71.59.x.x 留言 2010/3/18 23:25
倍可親(backchina.com) 鄧小平是有堅定信仰的,戈爾巴喬夫呢?  
TOP


3# 大 中 小 遊客 75.156.x.x 留言 2010/3/18 23:38
倍可親(backchina.com) 民主自由的結果。  
TOP


4# 大 中 小 遊客 134.76.x.x 留言 2010/3/19 00:08
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共所謂的經濟改革就是權貴私有化,造成官員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力把掛在全民名譽下的財產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所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成為讓共產黨人自己先富起來。
但是很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做法道義上是最無恥的,但從經濟效益上卻是最有效的。這種做法可能比蘇聯東歐的大眾的私有化更有效。因為俄國、東歐在民主之後進行經濟改革,要把公產私有化,必然大家都來參與,參與的結果就是原來全民將名下的資產平分。但是這種辦法又把原來龐大的資產切割得過於零碎。因此它對於經濟效益來說在一段時間內造成一種相反的效果。
而中國倒來的簡單,黨委書記,廠長一步到位自己就成資本家,所以不存在把原來龐大的資產分解割碎的問題。當然又由於共產黨自己就成為資本家了,那當然就可以按照資本主義的那種行為去行事。再加上共產黨的高壓,造成了在中國勞工沒有任何方式能夠捍衛自己的基本權益,造成中國極度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情況。在全球化的形式之下中國反而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造成經濟比較迅速的發展。

但是中國整個這種發展是建立在一種極度的傷天害理、不公不義之上的。這首先就是對人們公正概念的一種公然的踐踏。 你共產黨原來以革命的名義,用極其殘暴的手段消滅了整整一代的有產者,把所有的資產包括農民的被分的那點土地全部收回來變成所謂全民的公產,然後你發現這種社會主義搞不通,搞不好,要進行改革,然後又以改革的名義,把所有全民的公產首先變成你共產黨官員自己的私產。那麼這種做法完全就是傷天害理,完全是前後矛盾的。  
TOP


5# 大 中 小 倍可親網友 borninheaven 2010/3/19 00:30 留言
中醫好啊, 可治國:-)
倍可親(backchina.com) 蘇聯用外科手術開大刀割共產瘤。中國用喝中藥, 打太極治它。請相信國醫, 療程長一點, 可效力宏大!  
TOP


6# 大 中 小 遊客 216.65.x.x 留言 2010/3/19 02:07
倍可親(backchina.com) 難道今天的中國不是昨天的蘇聯嗎?政權已經被各個利益集團瓜分和控制。胡獻帝溫後主的政令出不了中南海,難道不是和嘎巴樵夫一樣嗎?  
TOP


7# 大 中 小 遊客 65.170.x.x 留言 2010/3/19 02:28
倍可親(backchina.com) One reason, and one reason only - 鄧小平.
Histroy is made by heros, not by ordinary people. One strong man can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y. Nobody, except 鄧, has the guts and take to launch a such dramatic change.  
TOP


8# 大 中 小 遊客 82.237.x.x 留言 2010/3/19 05:15
倍可親(backchina.com) 說白了俄羅斯人沒有中國人那麼好騙,中國的改革就是中國人被共產黨忽悠了,拚死了賺錢,自己的錢最後又都被黨賺去了。  
TOP


9# 大 中 小 遊客 70.137.x.x 留言 2010/3/19 09:57
倍可親(backchina.com) 有了個人利益的時候,改革就停滯不前了,蘇聯中國一樣,只爭早與晚  
TOP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4: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