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教授: 不認同中國人 統一大障礙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3-14 2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馬英九上台後,努力推動兩岸和解,被民進黨批評為「親中」,不過台灣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王仲孚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國民黨從李登輝時代開始鼓吹分離意識,具體落實在教育和文化思想上,如果要破解的話,就必須從學生的教育和文化思想上著手。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的王仲孚,過去長期在師大歷史系任教,曾任歷史系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後來轉往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書,專長為中國上古史。

馬政府上台後,在兩岸經貿議題,大陸對台灣釋出相當多的善意,溫家寶也提出「讓利」說,王仲孚分析,大陸給台灣好處,「是基於民族情感,因為同樣都是中國人,但是接受好處的台灣人,許多人沒有這樣的感情」,王仲孚說,不少民眾都是以現實利益為主要考量,抱著「你給我好處,我為何不要」想法,沒有任何民族情感在內,甚至還負面的批評「這是中國的統戰,有政治目的」。

「台灣的作為究竟是往統一的方向布局,還是朝分裂的方向布局?」王仲孚說,何時能夠統一,沒有人能給答案,但翻開現在中學生的歷史課本,台灣史不再是中國史的一部份,和中國史分開教授,甚至把中國近代的歷史,16世紀明朝以後的歷史,放在世界史的架構當中,中國史就消失不見,從李登輝開始就是這樣做。

「馬英九想要改歷史課程,但是他沒有魄力」,王仲孚指出,馬英九想要重新擬定高中歷史課綱,但是研修小組的委員以立場偏綠的學者居多,力主維持現狀,反對中國史的篇幅增加,把中國歷史搞得支離破碎,根本連系統都沒有,遑論要學生對中國歷史產生感情,「如果中國的歷史和地理沒有感情的話,根本沒有統一的思想基礎」。

王仲孚認為,民進黨往獨立的方向邁進並不希罕,但是國民黨從李登輝時代開始,已經明顯從教育、文化思想上,不是往統一的方向推進,而是朝著分離的路線前進,而且馬英九上台將近2年,在教育、文化思想的戰線上,沒有設法脫離分裂的方向,一切都是以選舉為著眼點,這也是泛藍民眾對他失望的主要原因。

王仲孚說,儘管馬政府上台後,努力推動三通直航、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但這些都是在經貿層面,「大陸變成很富強的國家,台灣人民就自願和大陸統一嗎?」王仲孚說,答案是否定的,台灣這一、二十年來的演變,存在這樣想法的人,恐怕是不切實際。

「兩岸的交流,經濟上的來往,甚至大陸幫助台灣,這些是不是統一的重要條件?我認為不是,最重要的還是思想、教育的問題」,目前還在大學任教的王仲孚觀察,現在政府鼓勵年輕人到大陸,的確看到大陸非常強盛,也在逐漸崛起,但年輕人因為過去所受到教育的關係,普遍會認為「那是中國,不是台灣」。

王仲孚分析,過去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的時間超過20年,長期灌輸給年輕人的觀念就是,「台灣和大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刻意把大陸稱呼為「中國」,如今30歲以下的年輕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越來越低,對於中國大陸不但沒有認同感,甚至有許多人受到民進黨影響,對其充滿敵視,這對兩岸未來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大危機。

談到統一的問題,王仲孚認為,儘管大陸方面對於統一沒有急迫感,台灣有許多人說,應該把統一的問題交給下一代,「但問題是,下一代的台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如何談統一的問題」,因此,如果要統一的話,可能會兵戎相向,但一定會有死傷,造成彼此間的仇恨,好幾代都無法釋懷,絕非民眾所樂見。

中評社台北3月14日電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3-17 10:35
完全同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