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專家建議:向日本學習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3-14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啟動內需支撐經濟增長 加大科研國民教育投入
------------------------------------------------
本文刊登於《新華時報》:第277期   作者:李廣贊
------------------------------------------------

要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均衡的增長結構和收入分配改革是重要任務。儘管中日兩國的資源稟賦並不相同,中國需要借鑒一個日本上世紀60年代啟動過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上世紀60年代之前,日本正處於「投資引起投資」的高潮期,面臨著啟動內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在經過一番辯論之後,日本於1960年制訂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收入調整引發了內需的啟動和消費結構變化,從而推動了日本產業結構轉型和國際競爭力提高。




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上世紀60年代之前,日本正處於「投資引起投資」的高潮期。按固定價格計算,私人設備投資額從1956年的13217億日元增長到1960年的36530億日元,五年間實際增長1.76倍,平均每年遞增22.6%。

在這個高投資期之後,日本經濟出現了嚴重的二重結構問題:表現為城鄉二重結構和大小企業之間差距巨大。1960年農民收入僅為城市的44%,大小企業收入差距達到一倍以上。國民收入增長遠低於GDP的增長速度,個人消費增速明顯落後於投資與工業增長速度。

在此背景下,池田勇人內閣於1960年制訂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計劃在1961至1970年這10年之間,將國民收入提高2倍。

倍增計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提高農民收入,推進城市化。在倍增計劃期間,日本農業經濟的變化主要有兩點:一是農業中就業人數的減少,以保證工業迅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二是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即澱粉食物減少、蛋白質食物增多,畜牧業產量增加。

日本提高農民收入主要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以及提高農業生產率。整個60年代日本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大幅領先於其它商品。

第二,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引進,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倍增計劃明確規定,「為完成本計劃,必須大力謀求科技水平的飛速提高」;「振興科學技術事業的基本問題是以科技教育為中心的人才培養問題、發明創造的促進問題以及工業化對策的改善問題」。

在科技引進方面,戰後日本引進外國技術之多、耗資之巨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始終占第一位。在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方面,倍增計劃的具體措施包括:結合工業布局的需要,「增設工科大學」;增設高中,特別是以「增設工業高中為中心」。

第三,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高工人工資。倍增計劃還肯定了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高速發展加強了雙重結構的差別」;「小企業在就業、國民生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與大企業相比,小企業附加價值的生產率和工資方面的差距非常大,為了提高生產率,小企業必須進行現代化」。



國民收入倍增取得積極成果



倍增計劃期間,日本居民收入增長率基本實現了與GDP增長同步,消費與投資共同構成了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人均國民收入1960年到1967年翻了一番,至1973年又翻了一番;城鄉收入差距基本消失;大小企業之間收入差距明顯縮小。

國民收入增加,直接導致耐用品快速普及,內需啟動。隨著收入的倍增,日本國內的需求被啟動,開始經歷了「消費革命」。在飲食方面,肉類、牛奶、咖啡、水果等消費量大增,在服裝方面,棉製品消費下降,毛料、絲綢製品和合成纖維比重大增。在衣食水平提高之後,根據消費結構變化的普遍規律,消費必然轉向耐用消費品。

在1955至1964年,黑白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即所謂的「舊三件」得到普及,其價格相當於日本職工2至3個月的工資;到了1965至1974年,彩色電視機、空調、小汽車即「新三件」普及,彩電、空調為當時職工2至3個月工資,汽車為4至5個月工資。

此外,消費結構變化還拉動產業結構調整。從1960年至1970年,過剩的纖維等輕工業逐步過渡到了以鋼鐵、石化和機械工業為基礎的重化工業階段。其中電氣化和汽車的普及是重要推動力。以家電普及為代表的電氣化進程帶動日本國內發電量、石化、鋼鐵等行業的迅速發展,而1965年之後汽車工業的「爆發」帶來的需求激增更成為日本石化、鋼鐵等行業競爭力迅速提高的主要推動力。



實施「中國式收入倍增計劃」



我們認為,「收入倍增計劃」是日本後來經濟高速增長的最根本動力所在,造就了日本的黃金時代。通過該計劃,日本提高了國民收入,成為「啟動內需」的鑰匙,而消費結構變化推動了經濟自身產業結構調整。

通過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動力——工業化、城市化的指標來比較,中國當下的經濟狀況與日本上世紀60年代中前期基本相當。中國當前居民消費在GDP增長中的佔比只有30%至40%,甚至遠低於日本推出「收入倍增計劃」的1960年。

中國目前仍然處於工業化、城市化中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遠未完成,重化工業也還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中國當前居民消費在GDP增長中的佔比只有30%至40%,甚至遠低於日本推出「收入倍增計劃」的1960年。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啟動內需的關鍵是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實質購買力,中國需要一個「中國式的收入倍增計劃」。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10-3-14 23:07 | 只看該作者
學日本,學韓國就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3
snortbsd 發表於 2010-3-15 03:33 | 只看該作者
學日本,學韓國就對了。
zhousx18 發表於 2010-3-14 23:07


have you been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i have been and been there many times!!!

the buying power of their currencies are far, far less than RMB...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4
jedi_xie 發表於 2010-3-15 03:51 | 只看該作者
have you been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i have been and been there many times!!!

the buying p ...
snortbsd 發表於 2010-3-15 03:33

學習的意思並不是照單全收,不要一提到學xx就是一模一樣。中共走到今天,也是搞結合中國國情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5
snortbsd 發表於 2010-3-15 07:1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的意思並不是照單全收,不要一提到學xx就是一模一樣。中共走到今天,也是搞結合中國國情的。
jedi_xie 發表於 2010-3-15 03:51


no, i don't think we should follow the samples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in the level strategic levels. as to the details, we should learn from any countries.

i am making pretty good salary, even in the states. but i was shocked how expensive south korea was. the problem for south korea was that it was in the hurry to raise "the level of 國民收入", ended up the dipping of the buying power of its currenc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6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0-3-16 09:05 | 只看該作者
我去過日本多次. 發現日本人的窩居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居住問題千萬學不得, 否則中國人真都還得倒退30年. 日本的地鐵系統不錯. 尤其是東京. 但其它的城市就差多了. 發展很不平衡.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