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刊:中國借鄭和光環提升軟實力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3-11 1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3月8日文章】題:尋找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作者  伊沙安·塔魯爾)

  中國明朝一幅名畫描繪了一名宮廷侍者牽著長頸鹿的情景。據說,中國人在非洲發現了長頸鹿、斑馬和鴕鳥。中國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在15世紀的遠征中將它們帶回了中國。

  時至今日,鄭和已經成為現代中國的一個有力象徵。2005年,中國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在全國展開了慶祝活動。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他的船隊進行了7次遠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也生動展現了鄭和從東南亞到中東和非洲海岸的探險。

  前不久,中國商務部宣布,它將為一個為期3年的項目提供資金,在肯亞政府的幫助下搜尋明朝在非洲東海岸沉沒的船隻。中國一個博物館的負責人說:「歷史記錄顯示,中國海船曾經在肯亞附近的海域沉沒。我們希望找到鄭和寶船的殘骸。」

  這些新的項目背後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好奇心。鄭和遠航探險之後的數世紀,他逐漸離開了公眾的視線,朝代更替模糊了他的身影。專家說,鄭和作為一位愛國民族英雄的地位只是在過去20年中才真正被確立。這一時期恰逢中國地緣政治的不斷崛起,以及它在非洲和印度洋周邊國家中經濟影響力的顯著增長。

  中國人利用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作為中國與西方在世界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歷史證據。儘管這種空前的展示海上實力的做法意在向一系列附庸國施加明朝的影響力,但是鄭和很少訴諸武力。而歐洲殖民者在幾個世紀中都採取了強制手段,尤其是在非洲。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的歷史學家傑弗里·韋德說:「鄭和是中國與世界和平接觸的一個象徵。他就像中國的一位友誼大使——是中國人不打算傷害任何人的一種信號。」

  不過近年來,中國因為在非洲行事的方式而受到批評。中國支持非洲的獨裁政權,從而在它確保來自非洲的自然資源供應和對當地的政治影響的同時招來了無視人權的罵名。中國在非洲各地投入巨額資金髮展基礎設施,同很多資源豐富的國家簽訂了重要的開發合同。

  然而隨著中非之間年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北京也贏得了讚賞,很多非洲人的生活質量因為大量中國廉價產品的湧入而得到改善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中國還在很多非洲城市成立「孔子學院」以傳播中國文化,同時越來越多的非洲留學生進入中國高校。中國戰艦還參與了打擊索馬利亞海盜的國際行動。香港科技犬學中非關係問題專家巴里·索特曼說:「中國國內正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討論鄭和,不僅僅是頌揚他個人的功績,而且在中國對非洲發揮影響力時把他作為一個特殊的必不可少的角色來推崇。」

  儘管鄭和遠征的光環可能會提升中國正在萌發的軟實力,但鄭和艦隊對中世紀的非洲產生了多少持久的影響尚不清楚。鄭和離開后,中非之間沒有形成長久的貿易紐帶。儘管肯亞拉穆群島一直有傳言說當年的中國水手在船沉之後留了下來並繁衍生息,但這裡沒有保留下任何中國習俗或語言的痕迹。索特曼說:「在傳說之外殳有留下多少東西。」

  儘管圍繞鄭和有著很多謎團,中國人還是自信地認為,他們會在拉穆群島附近發現明代的沉船。過去此地曾出土一些明代瓷器。一中國的考古學家團隊預計將於7月份開始工作。這不是一個單獨的事——去年,中國的一家國有石油公司便獲得了特許權,可以在肯亞開鑽探井勘探石油。而勘探到的石油資源也將為中國服務。畢竟對中國來說,如今的非洲不僅僅只有珍禽異獸。

來源:參考消息網 2010-3-10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