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談入世與出世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4-1 0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中有兩個名詞,一是「出世」,一是「了生死」,往往為人誤解,作為佛教厭
世主義的根據。

其實「世者」即是時間和空間,時間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為三世,而空間是包
括宇宙與虛空,時間從何而有呢?從念念生滅而有,念頭轉得多就覺得時間長,念
頭生得少,時間就覺得短,例如等待人時,念念不斷希望他到來,等不到十分鐘就
似乎過了幾小時,但若然靜坐的時候,時間就會覺得快了,如此類推,若無念頭的
時候,就沒有了時間的短長,正所謂:山中一盤棋,世上已百年,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出世者,就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入世就是投入這個時空,但不受束縛,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佛法根本就不離世
間,在塵而不染塵,而不是真有出入。但入世之中,一為人身,有如大海一盲龜,
遇上有孔的浮泡一樣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必須依循著佛陀的教導去修行。

佛法在印度傳入中國有分北傳和南傳,北傳到西藏的有大乘佛法和金剛乘,而南傳
的有小乘和大乘佛法,南傳的大乘佛法大部分是在心性方面熏陶,例如,華嚴宗,
天台宗等

有關人生和宇宙的真理,在古印度的佛法已經有記載,而且很有系統化,在唐朝時
候,
由玄奘法師帶入中國,後來由他弟子「窺基」重新整理,而創立「唯識宗」之後再
精簡把一些無關重要的綱領去掉,例如一些與外道有關的「聖言量」(權威性的理論
},以及「譬如量」(未知而估計會知的),再加上般若中觀,使佛法更加活力和世間
化。

探索人類未知的問題,較之探索外太空的未知情況,不僅遠為重要,而且是不可同
日而語,將人類送到月球,及至金星或其它任何星球,固可增加人類的知識,但這
些知識只能認知「無常生滅」的事物,人類的終恆目標就是諸聖在佛經所垂示的在
於超越此種無常生滅的幻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3: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