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圖)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3-11 1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急轉直下,尤其是美國政府宣布新的對台軍售計劃,並執意安排奧巴馬與達賴見面,中美關係受到了嚴重干擾。2009年,奧巴馬當選總統后第一年就訪問中國,用西方媒體的話講,營造出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然而,在2009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谷歌事件、對台軍售、中國制裁美國軍工企業、奧巴馬會見達賴、中國拋售美債,一連串的事件讓人們看到了微妙而複雜的中美關係。

  一方面,美國的專家稱,中美的「婚姻破裂」,美國在最需要中國的時候渾招盡出;另一方面,中國以往在處理類似事件上僅僅是口頭上的抗議,縱容了美國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損害中美關係的事情,但是這次不同了,從中外輿論中可以看到,中國強大后,也開始制裁美國軍工企業和拋售美債了,中國手裡有了應對美國的「武器」。

  但是,要冷靜地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的確,中美關係被譽為最複雜的大國關係,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中國今年又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出口國,貿易上的摩擦是必然的現象,這是崛起的貿易大國無法迴避的問題,1980年代的日美關係也因為貿易摩擦而不可開交。另外在後危機時代,貿易摩擦又是一種常態,各國要維護經濟復甦必然要出台一些保護本國產業的法規,這些都是貿易摩擦的根源。但是不能一有貿易摩擦就認為中美關係降溫,應該看到的是,中美的貿易摩擦如果放在全球範圍下還是很小的一部分,目前兩國政府將大部分貿易摩擦問題置於WTO的框架下,利用WTO的法律法規來解決問題。可以說貿易問題不是影響中美關係的問題,奧巴馬總統去年11月訪華時,被媒體炒的火熱的輪胎特保案也並沒有放在兩國領導人的會談桌上。另外,今後的一兩年,中美的貿易摩擦較今日可能更大,範圍可能更廣,但貿易終歸是貿易,是可控的,不是政治問題。



  對中美關係干擾最嚴重的就是美國對台軍售和會見達賴,這其中包含著美國制約中國的戰略因素,也是美國對華政策長遠目的的一部分。其實,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歷屆政府執行的都是一種腳踩兩隻船的政策,一方面,發展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各種官方的和民間的關係;另一方面,維繫和發展與台灣的所謂「實質性」關係,包括商貿、人員往來以及對台軍售。這種政策一直沿續到現在。一些美國的軍工企業也跟政府一樣,一方面將民用產品賣給中國,另一方面,將軍用產品賣給台灣,在兩岸縱橫捭闔。我國政府制裁美國企業正是對於這種腳踩兩隻船策略的敲打,有理有據。中美建交30多年來,美國總是說,美國的政策是建立在三個聯合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基礎上的,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現在《與台灣關係法》確實已經成為兩國發展關係的主要障礙,也是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在會見達賴的問題上,作為總統,奧巴馬很難不做上兩屆總統都已做過的事情,並且美國朝野不支持總統拒絕會見達賴,再加上中期選舉臨近,這些都是牽制奧巴馬的因素,所以,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抗議,執意與達賴見面。

  但是不能把中國拋售美債與中美關係聯繫在一起,與貿易問題一樣,拋售美債沒有任何政治因素。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去年12月,中國減持了342億美元,現持有美國國債7554億美元,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從商業投資角度看,近期,歐元區希臘等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導致歐元短期劇烈下跌,推升美元反彈,美國國債避險需求上升,出現了賣出時機。抓住美元技術性反彈的難得時機減持美國國債,對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我國來說,是正確的投資策略。中國此次拋售美債只佔美元資產總數的4.3%,減持數量有限,既沒有影響到匯率價格,也不會對美元造成嚴重打擊。說明中國的減持是適度的。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目前的干擾,責任完全在美國一方。美國對台軍售和奧巴馬與達賴見面這些都已經涉及了中國所定義的核心國家利益,美國在處理中美關係的問題上,一直還停留在以往的慣例上,更不願意為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作政策調整。美國政府動不動就將一些經貿甚至商業問題政治化,國務院的高官出來接二連三地表態,這對於中美關係是沒有任何幫助的。21世紀已經過去10年,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是符合雙方根本利益的,也是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的。

來源:學習時報 2010-3-11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沙發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3-11 20:59 | 只看該作者
很快,美國就要看中國的臉色做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