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達:變冷變暖未定,被迫害妄想可以走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3-8 08: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10-3-8 08:30 編輯

來源:共識網     作者:林達   發布時間:2010-3-4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說歐美國家政府能夠操縱全體科學家造假、製造驚天科學騙局,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最近氣候冷暖爭論不斷,香港經濟學家郎咸平話鋒一轉,變成是歐美打壓中國的政治共謀。他還問:一流的哈佛、MIT哪裡去了?

  變冷還是變暖?這是一個問題。科學界已經爭論22年。先看看美國一流專家怎麼說。最近,一位中國旅美宇宙學家著文介紹了美國物理學會發表政策聲明過程。2007年11月,學會發表「氣候變遷」 政策聲明,結論是:「證據是無可辯駁的,全球正在變暖」。可2009年初,有會員提出異議,指出此說並非「無可辯駁」。上述文章列舉分歧:一派預言,若從1990年起就實行碳減排,平均溫度將在2005年左右開始穩定,否則將大幅上升;聯合國IPCC立場是,如不實行碳減排,2020年平均溫度將比1988年上升1.5攝氏度;反對派稱,從1990年迄今,各國並無實質性碳減排,但溫度並沒有按暖派預期上升,所以,二氧化碳為暖化罪魁禍首之說不成立。

  我看到過更明確的反對,如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記錄,自07年以來,北極夏天海冰增加了26%,即106萬平方公里。又如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茲研究所的報告認為,氣候冷暖由900公尺以下海水冷暖周期決定,根據他們剛剛發明的儀器測量,「全球暖化已經停止」,還要持續寒冷二、三十年。有科學家認為,全球正在進入「小冰河期「。

  鑒於這些爭論,美國物理學會有了2009年10月的內部徵求意見版,「調子略微向反對派傾斜。」指出,「現有氣候模型,看來還沒有足夠可靠地說明自然的和人為的因素對過往氣候變遷的貢獻」。可是對這個新版,學會收到的電子信反對多、贊成少,「大體2∶1」,導致新版聲明一時無法採納。怎麼辦,看來最科學的辦法就是擱置,以免結論「非科學」。

  看得出,一流專家的爭論相當謹慎。反對派認為變暖並非「無可辯駁」,但同樣也沒有「無可辯駁證據」顯示一定會變冷。應該說是雙方各有具有爭議的證據。

  爭議關鍵是科學預測手段不足。顯然,要得到確切結論,只能等。類似爭論以前也有,最後都是由時間、由發明的新測定手段來決出對錯。可是這次,一個純科學議題,何以史無前例地衝擊國際政治,歸根結底是它的災變緊迫性:假如暖派是對的,那麼,可能幾十年內就暖過了那個致命點,就有洪水滔滔的滅頂之災,大家認為,差錯不起這一點點。別的科學爭議可以等,這一次,大概等不起。或許,這也是個別「主暖」科學家拯救人類心切,在證據不足情況下,仍然強推自己觀點的原因。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科學被「可能發生的現實」逼到死角的困境。

  可是,象這位香港學者利用科學難題炒作國家間政治對立的,在國際間確實罕見。他的落點並非個別科學家學術道德欠缺,而是聯合國以及歐美國家,為打壓中國發展,操縱西方科學家製造「驚天騙局」。

  哥本哈根會議運作艱難,關鍵在於碳減排面臨成本提高的經濟壓力,這不僅涉及中國,也壓在所有國家頭上,沒有人認為,一個國家自己不減排,有可能單方面要求他國減排的。歐洲減排在前,而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當時布希總統的依據,就是認為碳減排前提尚不是科學定論,而是一個有爭議的研究。這幾乎遭到國內自由派和歐洲乃至全球的一致抨擊。一般認為,布希的傾向和經濟壓力有關,而批評者也顯然出於人類「冒不起這個風險」的考慮。奧巴馬總統的轉向,得到國際間稱讚,普遍認為他終於頂住國內經濟壓力,把人類利益置在了國家利益之上。更何況,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說歐美國家政府能夠操縱全體科學家造假、製造驚天科學騙局,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頭看去,郎咸平一向語出驚人:假如說中國經濟有問題,人口、制度都沒有問題,一切九九歸一,都是帝國主義陰謀。這對他可能是「新思維」,對我們實在是重逢舊論,他也許不知道,中國改革開放前,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熟知這樣的「理論」。

文章原文刊載:縱橫周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