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燦爛的珠峰保護區[50P]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10-3-30 1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燦爛的珠峰保護區[50P]



  

  

  珠峰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的定日縣、聶拉木縣、吉隆縣和定結縣四縣交界,大致位於北緯27°48ˊ--29°19ˊ,東經84°27ˊ--88°之間。

  

  區內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長尾葉猴、熊猴、喜馬拉雅塔爾羊、金錢豹、野驢、雪豹、紅胸角雉、黑頸鶴;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小熊貓、黑熊、藏雪雞、岩羊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長蕊木蘭、西藏延齡草、天麻、錫金海棠、參三七、長葉雲杉、長葉松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屬中亞地區特有種的雪豹,已被列為珠峰自然保護區標誌動物。

  

  區內有多處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史學遺跡,如吉隆縣聶汝雄拉上新世的三趾馬化石群、希夏邦瑪峰的高山爍化石群等。此外,珠峰自然保護區在生物、地質、環境等眾多學科上也有極大的研究和參照價值。

  

  珠峰保護區一個中心的任務是如何引導當地群眾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維護珠峰的原貌,並為此探討出了一條被譽為「珠峰模式」的社會綜台發展項目——潘得巴(鄉村福利員),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五十大」最成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項目之一。美國自然博物館也將其評為來自中國最成功的例子。中外報刊雜誌、電視台、電台也紛紛宣傳介紹稱珠峰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成功的自然保護區。

  

  珠峰保護區包含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和其他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又是世界生物地理區域中最為特殊的西藏省和喜馬拉雅高地省的交界處,成為世界上最獨特的生物地理區域。區內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基本保持原貌,生物資源豐富,珍稀瀕危物種、新種及特有種較多,初步調查共有高等植物2348種,哺乳動物53種,鳥類 206種,兩棲動物8種,魚類10種, 含有代表該地域特色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10種,二級保護動植物28種。同時,保護區還具有豐富的水能、光能和風能資源,以及由獨特的生物地理特徵、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歷史遺跡構成的重要的旅遊資源。珠峰保護區的科學價值無法估量,是研究高原生態地理、板塊運動和高原隆起及環境科學、社會人物科學等學科的寶貴的研究基地。

  

  人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這裡寒冷,海拔極高。其實這裡是一個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據說高等植物就有兩千多種,「山頂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為眾多生物生長提供了條件,尤其是許多珍貴植物。作為一個自然保護區,豐富的動植物和擁有珍貴物種是基礎條件,但是珠穆朗瑪峰與其他自然保護區相比,海拔是其他任何保護區都無法與其項背的。

  

  珠峰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王國交界處。其南起國界線,北至雅魯藏布江(吉隆縣境內)和藏南分水嶺(定日縣境內);東起拿當曲與哈曲分水嶺、朋曲支流—耶魯藏布江與吉布弄下游分水嶺以及彭作浦曲與拉冬扎烏河分水嶺為界,西抵阿姆嘎曲、翁布曲與桑卓曲、希呦得藏布分水嶺。全區面積約33810平方公里,相對高度達7408米(從1440米—8848米)。行政上屬西藏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的定日、吉隆、聶拉木、定結縣所轄。

  

  珠峰自然保護區全部處在喜馬拉雅地層、地質構造區(該構造區南起恆河平原,北至雅魯藏布江谷地,是青藏高原地質形成最新的地區)之中。除了分佈於喜馬拉雅主脊線以南的低喜馬拉雅地台型沉積帶和亞喜馬拉雅西瓦里克第三系沉積帶外,珠峰自然保護區自南至北依序分佈著該區的另外三個沉積地質構造帶;高喜馬拉雅結晶岩帶(才保護區,其北部大致以薩爾—扎—絨布寺—甲村—托岡一線為界),特提斯喜馬拉雅南部沉積構造帶(位於高喜馬拉雅結晶岩帶到藏南分水嶺之間,珠峰自然保護區大部分位於此帶)和特提斯喜馬拉雅北部沉積構造帶(在保護區內僅見於吉隆強拉、馬拉山以北的地區)。

  

  由於強大的喜馬拉雅構造運動的結果,構造了珠峰地區大尺度的地貌類型配置格局,形成了以高喜馬拉雅山脈和藏南分水嶺為骨架,以高原湖盆、寬谷為基底,並含有河流、湖泊、冰川、冰緣、風沙等多種地貌類型的及其複雜的現代地表形態。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輕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地貌形態在珠峰自然保護區內最具特色,它自西向東橫貫本區南緣。位於保護區的喜馬拉雅山脈,是整個山脈的最高部分,該山脈11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就有5座分佈於保護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埃佛勒斯,8848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8516米),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8463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8201米),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8012米);故該段山脈亦稱高喜馬拉雅。

  

  珠峰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試驗區三部分,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10324.85平方公里,佔全區自然保護區面積的30.33%;緩衝區面積6254.93平方公里,佔全區自然保護區面積的18.64%;實驗區面積16561.3平方公里,佔全區自然保護區面積的51.03%。吉隆溝、絨轄、雪布崗、江村、貢當、珠峰、希夏邦馬為7個核心保護區;陳塘、聶拉木、吉隆、貢當、帕卓——卡達為5個科學實驗區,另外還設有眾多小的核心區域。

  

  珠峰自然保護區的主體自然景觀為高原灌叢和草原景觀。保護區內除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和切越喜馬拉雅山地5條河流的森林地區外,大部分區域均為高原灌叢和草原生態系統所覆蓋。專家組通過研究認為,草原景觀與生態系統除個別地段外,基本保護完好;保護區高原灌叢、草原景觀比較完整,基本未出現景觀破碎化現象;高原灌叢、草原物種組成、群落結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局部地區退化的灌叢、草原群落得到了恢復;在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承受著當地農牧業迅速發展的巨大壓力下,保護區對高原灌叢和草原的保護成績顯著。

  

  在珠峰腳下,海拔5000多米的加烏拉山上的一塊石碑上刻著「我有護身符」。這塊已經聳立了十年的石碑向世人昭示: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海拔很高

  

  人煙很稀少

  

  天空很藍

  

  在珠峰地區眾多雪山之間,是河流侵蝕形成的谷地,自東向西依次為陳塘、絨轄、樟木、吉隆和貢當谷地。這些切越喜馬拉雅山脈的河谷為印度洋暖濕氣流北上高原提供了通道,受流經谷地的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這裡發育著喜馬拉雅南翼濕潤山地森林生態系統,整個河谷地區山高谷深、森林郁密,奇花異卉,五彩繽紛,形成一種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觀。其中陳塘與吉隆谷地尤為美麗。

  

  陳塘谷地位於朋曲下游。由卡達至陳塘的朋曲幹流谷地一陳塘峽谷以及甘瑪藏布、脫隆曲和拿當曲等支流谷地組成。這裡山高谷深,人跡罕至,谷地深處發育著珠峰地區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自海拔2261米的谷地最低處至海拔4300米的林線,青岡、雲南鐵杉、喜馬拉雅冷杉、垂枝柏組成各種類型的森林,依序排布在谷坡,形成參天蔽日的茫茫林海。當你漫步於林間,羽毛艷麗的紅胸角雉、棕尾虹雉會突然從你腳下飛起;機警的赤鹿、斑羚不時從林隙閃過;林冠深處晃動的黑影很可能是在白日酣睡中被驚醒的金貓、豹貓或是小熊貓;而遠處搖曳的樹枝和雜亂的嗚叫聲無疑是長尾葉猴或熊猴在枝頭嬉戲。這寂靜的密林充滿了生機,向人們展示了喜馬拉雅南翼濕潤山地森林生系統無窮的魅力。

  

  在甘瑪藏布穀地林線以上地區,卻呈現出與之全然不同,五彩繽紛、熱情奔放的自然景色。當春風吹綻了滿山杜鵑,淡紫、鵝黃、靛蘭、桃紅、雪白……各種濃艷、清雅的色彩從山腳到山頂依次潑灑在高山灌叢織就的翠綠氈毯上,在人們面前展示出一幅既具有現代風格又具中國傳統水墨畫大寫意特色的神奇畫卷,使人進入一種由朦朧外廓和色彩組成的意境。而卷頭煙波浩渺的雲海以及其間時隱時現的雪山,卷尾茫茫林海湧起的碧波綠浪進一步烘托出這一神奇的意境。這就是甘瑪上游著名的杜鵑谷地一珠峰地區最引人入勝的陡步旅遊佳地。

  

  吉隆谷地位於珠峰保護區西部。吉隆藏布穿越上游深邃的峽谷到達托丹,此時河谷驟然開闊,遠處雪山屏列,插天入雲,山下森林如海,起伏如波。山間河水清例,河灘寬展,偶見幾座村舍、木柱、木樑、木瓦、木牆以及院圍亦由木柴子疊砌,呈出一派古樸、粗獷的風格。吉隆谷地氣候明顯變干,西喜馬拉雅的色彩更為濃郁。這裡生長一種特殊的松樹一喜馬拉雅長葉松,它樹榦挺拔,高逾20-30米,樹冠郁密,生長十分迅速,是亞熱帶乾熱氣候地區優良的造林樹種,在我國它僅僅生長在這裡。

  

  在珠峰自然保護區喜馬拉雅山的北側,地勢聚然開闊,山地緩平如波。源於希夏邦馬康加勒冰川的朋曲自西向東橫亘在雪山腳下,這裡是著名的藏南谷地,寬坦的河谷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是當地藏族人民最肥美的牧場和農田之所在。由於高喜馬拉雅的屏障作用,印度洋暖濕氣候在翻越山地時受到重重阻擋,大量水汽被南翼山地截去,氣流翻山後下沉絕熱增溫產生的焚風效應,更加劇了北部氣候的乾旱。至使這裡呈現出大陸性高原氣候特徵,發育了與前述谷地截然不同的半乾旱灌叢、草原生態系統。其廣袤的草地放牧著成群的牛羊,良好的光照條體,使便於灌溉的朋曲河兩岸,成了保護區的糧倉。

  

  在朋曲源頭以西,佩枯錯靜卧在群山之中,它是保護區最大的湖泊,面積約三百平方公里。每年春天成群的赤麻鴨、棕頭鷗、斑頭雁、黑頸鶴飛越喜馬拉雅山來到這裡繁兒育女,在河心灘地上築起無數窩巢,或在湖邊沼澤草叢中尋覓幾處佳地產卵育雛。夏天伊始,湖中頓時熱鬧起來,無數水鳥帶著它們的兒女在湖中嬉戲,惹得棲息於水中的佩枯錯特有魚種一佩枯錯裸鯉東躲西藏。當你來到佩枯錯畔,舒目遠望,但見湛藍的湖水倒映著藍天,時而漂過幾朵白雲,一列水鳥盪來,剪出兩道水波,水中藍天白雲,山影散復聚合。湖邊肥茂的草原上,飄蕩著雪白的羊群,雄健的高原之舟一氂牛,遠望不及寸許,像巨筆甩出的墨點,散落在碧野中,如果你仔細搜尋一下,還可見兒只藏野驢氣宇軒昂地在草原中漫步,儼然牧場的主人,偶有一曲牧歌,間伴幾響牛鈴……這一切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如果說珠  穆朗瑪群山深谷體現了雄偉、剛強、挺拔、向上的大山的風格,則山脈北側的藏南谷地則表現出寬廣、雄厚、怡靜、深沉,海般胸懷的高原氣度。

  

  珠穆朗瑪峰地區的雪山、高原、河流、湖泊以及生活在這裡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相互依存、和諧共生。恰似傳說中的上天凈土-東方的香格里拉。

  

  在珠峰自然保護區遼闊的土地上,休養生息著六萬七千餘藏族和夏爾巴農牧民。在距珠峰不遠的定日縣崗嘎鄉蘇熱山南麓、聶拉木縣北部的亞來、羊圈和吉隆縣的戳借龍湖畔所發現的大量細石器和灰燼層表明:珠峰的兒女早在三千年以前就與神女峰相伴而生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他們在雪域高原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創造出古樸多彩、輝煌璨爛的民族文化

  

  公元七世紀初,松贊干布東征北伐統一了西藏各部落建立了以衛藏(雅魯戴布江流域南部)為本土的吐蕃王朝。在此期間,他先後與尼泊爾和大唐帝國聯姻。公元634年,尼泊爾赤尊公主既從今日保護區的吉隆谷地徒步行至芒域(今吉隆鎮一帶),松贊干布用犏牛、騾子從芒域迎公主到拉薩。現座落在吉隆縣邦興村的"強真格結寺"就是當時松贊干布為鎮伏四面妖魔而建的十二座佛寺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是保護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在保護區寬廣土地上,古老的歷史遺跡比比皆是:如公元八世紀吐蕃王朝的古墓葬群,九至十一世紀割據時期的古堡、十八世紀中尼戰爭時期的城碉殘垣以及米勒熱巴、蓮花生等眾多商僧傳法修行的洞舍、寺廟等等。它們忠實紀錄了珠峰兒女在這塊神奇土地上所創下的累累業績。但最值得一說的是發生在十八世紀的中尼戰爭這段歷史。

  

  1778年尼泊爾廓爾喀族接連侵犯現保護區內的吉隆、宗嘎、定日、定結四個邊境宗(當時西藏地方政權機構,相當於縣),1788年廓爾啥侵略軍從聶拉木入侵,並經薩迦、定日直取日喀則,並將扎什倫布寺劫掠一空,整個后藏告急。1792年清朝派軍機大臣福康安率兵取道青海星夜兼程趕赴西藏。五月匯同西藏官兵包圍了入侵聶拉木的敵軍聚而殲之,而後集中兵力向濟龍(吉隆)進發。大軍行至擦木卡(宗嘎),敵軍據險守之,清軍發起突然襲擊,攻克要塞,同時又將敵援軍消滅於嗎噶爾轄爾甲山樑。以後一鼓作氣、與聶拉木,絨轄各路兵馬齊進,將侵略者全部趕出西藏。這時敵軍主力退至尼泊爾境內依熱索橋天險固守, 清軍繞至橋上游,扎木筏強渡急游,突然出現於敵後,搶佔天險熱索橋。此時大軍深入百里之遙,糧草已盡,當地藏胞獻出存糧並用人背馬馱將糧食送抵前線,軍師士氣大 振。福康安親率5千人馬,深入敵境內八百 里,一直攻到敵國都加德滿都附近,廓爾喀酋長向我軍投降,將扎什倫布寺所掠番以獻出,並表示願作永不侵不叛之臣。

  

  發生在保護區境內的這場反侵略戰爭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光輝的篇章,表現了歷史上中華民族人民同仇敵愾保衛祖國團結戰鬥精神。現在在保護區吉隆邊關險隘還保留著"招提壁壘"四個大字的漢語磨崖石刻, 在定日崗嘎鄉當年清軍修建的關帝廟、教武場遺址尚在,聶拉木縣當年中尼和談舊址雪康大樓牆基尤存。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定日日屋扎西惹嘎還完好地保留著一段為防止廓喀入侵的古長城,其建築形式與我國北方明長城幾無二樣,唯壘砌的方法具有典型的藏族特色。

  

  自中尼戰爭這后,清朝軍隊一直駐守在珠峰腳下,與當地藏族同胞共同守衛著祖國的邊疆。這支部隊的殘餘部分一直保留到20世紀,現在在保護區日屋、 吉隆、定日等地還找到當時漢族士兵的後裔。

  

  誕生在吉隆縣雜隆村的西藏著名僧人一米拉熱巴就是珠峰兒女的傑出代表,他生活在封建割據的十一世紀中葉,雖然因為無法抵抗社會的壓迫而轉修佛法,但是他用自己的詩歌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後人據此寫的米拉熱巴傳早已成為藏族人民最喜愛的傳世之作。米拉熱巴一生大都在珠峰腳下度過,現在在保護區內他修行與宏揚佛法的山洞,寺廟處處可見。

  

  當你到珠峰自然保護區訪問時,請不要忘記到協噶爾觀賞定日極賦特色粗獷奔放的舞蹈,親眼看一看藏族姑娘如何用古老粗笨的織機織出五彩繽紛的邦典。協噶爾的銀匠在西藏頗有名氣,在他們簡陋錘鑿的敲打下,一個個精巧奪目的銀碗、銀鐲、銀腰扣展現在你面前。

  

  縱觀世界,無處不在受著人類無止慾望的衝擊。社會在進步,同時也在倒退。當海灣戰爭的煙塵騰空而起之時,神女峰上降下了黑雪。地球上少有的幾處凈土再次受到人類無情的摧殘。其實珠海的厄運早在數十年之前就開始了。

  

  二十世紀初,人類開始了對珠峰的征服活動,在一次又一次的登山活動中帶給登山者的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憂傷,但就珠峰而言每次登山活動都給她刻下難以治癒的創傷。通往峰頂的道路上處處是登山者留下的廢棄物:塑料袋、玻璃瓶、罐頭盆、各種金屬登山器具以至氧氣瓶。在正常條件下鋼鐵需要95年才能完全鏽蝕,塑料製品大約220年才能分解,而珠峰氣候寒冷、乾旱,其分解時間要長得多。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丟棄在高海拔地區的廢物,除非組織登山運動員,否則是無法上去清理的,這美麗的山峰實際上成了登山隊的垃圾場。據尼泊爾登山協會提供的資料,現在珠峰南坡已堆積有重達17噸的垃圾,為此尼泊爾準備發起一次國際行動。耗資五十萬美金,需時兩年來清理這世界最高的垃圾場。位於我國境內的珠峰北側地區,因對外開放較晚,情況稍好一些,但隨著攀登珠峰熱潮的升溫,  這裡面臨的形勢同樣是異常嚴峻的。

  

  神女峰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神女峰下的森林、草原、河流、農田而臨著越來越重的壓力。翻蓋新房需要木材,燒火做飯需要薪柴,於是大片森林遭到砍伐,滿山灌叢被挖掘一空。再加上各種原因所造成的森林火災,神女峰下這些美麗河谷中鬱鬱蔥蔥的森林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大小生靈正面臨著新的危險。

  

  神女峰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神女峰下的森林、草原、河流、農田而臨著越來越重的壓力。翻蓋新房需要木材,燒火做飯需要薪柴,於是大片森林遭到砍伐,滿山灌叢被挖掘一空。再加上各種原因所造成的森林火災,神女峰下這些美麗河谷中鬱鬱蔥蔥的森林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大小生靈正面臨著新的危險。

  

  神女峰下有著遼闊的牧場,在高原嚴寒、乾旱的氣候條件下,牧草生長低矮稀疏,產量很低,對牧民來說,牲畜的數量是生活貧富的標準,牲畜大量的增殖,使高原草場不斷退化,載畜量越來越低,同時也威脅著草原上野生動物的生存。

  

  黑雪飄落在神女峰上,翠顏仙女為之凄然,因為製造黑雪的不是五頭毒龍,而是她竭誠護衛的生靈。

  

  世界最高峰的命運引起了中外有識之士的深切關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美國西佛吉尼亞高山研究所所長丹尼權泰勒一艾德博士率團到珠峰地區進行了考察。一九八八年十一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西藏自治區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工作委員會。一九八九年三月十八日,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西藏社會科學院的共同努力下和美國高山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西藏自治區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正式宣布成立。同年十月二十六日,珠峰自然保護區工作委員會又與美國的高山研究所簽訂了為期十二年的合作協議書。這一創新性的合作項目將保護珠峰地區舉世罕見的極高山生態系統及其相臨高原的自然景觀。保護這裡獨特生物區系的多樣性以及區內有重大價值的地史遺跡和人類文化遺產;同時該項目還特彆強調通過科學研究,尋找最有效、最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的途徑,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造福當地人民。

  

  受珠峰自然保護區工作委員會和美國高山研究所的委託,1990年-1991年中國科學院西藏社會科學院組織隊伍對整個保護區做了全面的綜合科學考察,並與西藏自治區各有關部門,日喀則地區和保護區管理機構以及保護區所在四縣共同制定了珠峰自然保護區總體發展戰略及1990-2000年發展規劃。最近該規劃已經西藏自治區政府原則批准,並開始付諸實施。

  

  核心區是保護區的靈魂,它是具有典型自然地帶意義、保存完好並且有一定面積的自然生態系統地區。它作為判定珠峰及其毗臨地域生態質量的"本底", 是對上述區域進行開發的自然參照物;同時它又是該地區物種資源的儲源地,是拯救和保護珍稀瀕危物種, 探索生物資源永續利用方法的研究基地。珠峰自然保護區有7個核心保護區。其中脫隆溝、絨轄、雪布崗、江村、貢當5個核心保護區為喜馬拉雅南翼濕潤、半濕潤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代表。這5個核心保護區間存有一定的差異,體現了喜馬拉雅南翼山地生態系統由東向西的漸變過程。珠穆朗瑪和希夏邦馬核心保護區,是喜馬拉雅北翼半乾旱高原灌叢、草原生態系統的代表。由於該生態是整個珠穆自然保護區的主體部分,這兩個核心保護區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對珠峰自然保護區所做的綜合評價表明:珠峰自然保護區地處古北極生物地理區南部。位於該生物地理區最為特殊的兩省一西藏省和喜馬拉雅高地省的交界處。作為保護區主體的北部地區屬藏南山原寬谷,湖盆區,具有典型的寒冷、半乾旱的高 原大陸性氣候;區內發育高寒灌叢草原生態系統,植物區系以泛北極成分為主,動物區系以古北界成分為主。保護區南部的河谷地區具有典型的高山谷地貌特徵,氣候深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溫暖濕潤,垂直分異明顯;河谷發育著喜馬拉雅南翼濕潤山地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以中國一喜馬拉雅成分為主,動物區系以東洋界成分為主。僅在珠峰自然保護區一區範圍內就同時存在著世界上兩個特殊生物地理名的代表,這在世界自然保護區中實屬罕見。珠峰自然保護區以具有典型的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高地兩個自然地理區域的特徵而獨具特色。

  

  珠峰自然保護區的上述特徵,使其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種類十分豐富。保護區屬東洋界的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長尾葉猴、熊猴、喜馬拉雅塔爾羊、金錢豹;紅胸角雉、棕尾虹雉、黑鷳。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小熊貓、黑熊、小爪水獺、叢林貓、金貓、喜馬拉雅麝、赤鹿、斑羚、羚、血雉等。屬於古北界的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雪豹、藏野驢、黑頸鶴、玉帶海;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藏原羚、盤羊、岩羊、猞猁、棕熊、馬麝、藏雪雞、喜山兀鷲、普通、灰林、短耳。保護區內所含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長蕊木蘭、西藏延齡草、天麻、錫金海棠、人蔘三七、長葉雲杉、喜馬拉雅長葉松、胡黃連、桃幾七、喜馬拉雅紅豆杉和水青樹等。除此之外,珠峰自然保護區還含有很多現尚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但十分珍貴的植物,如喜馬拉雅紅杉、西伯利亞刺柏、西藏潤楠、吉隆綠絨蒿、互葉鐵線蓮和雪兔子等。

  

  珠峰自然保護區不僅所含珍稀、瀕危物種種類豐富,而且有不少屬分佈面積異常狹窄的珍稀種類。如長尾葉、熊猴的喜馬拉雅亞種,喜馬拉雅塔爾羊其僅分佈於喜馬拉雅南翼山地。本區最引人注目的是屬中亞地區特有種的雪豹,它在珠峰自然保護區有較大的種群,為此被列為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標誌動物。

  

  研究表明:組成珠峰自然保護區的喜馬拉雅南翼半濕潤山地森林和喜馬拉雅北翼半乾旱灌叢、草原生態系統都屬於異常脆弱的生態系統,所以保護區具有很重要的保護價值。

  

  珠峰自然保護區由喜馬拉雅山地和藏南高原寬谷湖盆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區內地勢差異大,地貌形態具很強的多樣性,亦造成了區內氣候的多樣性。在如此多樣的生態環境下,保護區生物的多樣性異常明顯。喜馬拉雅南翼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由一系列垂直生態系統組成;其從谷底到山頂依次為山地亞熱帶常綠半常綠闊葉林、山地暖溫帶硬葉常綠闊葉林、亞高山寒溫帶常綠針葉林、高山亞寒帶灌叢草甸、高山寒帶冰緣和冰雪等生態系統。喜馬拉雅北翼藏南高原半乾旱灌叢、草原生態系統則由高原亞寒帶灌叢草原、高山亞寒帶草甸和高山寒帶冰緣和冰雪生態系統組成。在上述眾多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極其豐富,根據初步調查,這裡有被子植物2106種、裸子植物20種,蕨類植物222種、苔蘚植物472種,地衣植物172種、真菌136種,哺乳動物53種,鳥類206種,魚類10種,兩棲動物8種,爬行動物6種。在西藏自治區它是僅次於墨脫自然保護區,生物物種多樣性最強的自然保護區。

  

  珠峰自然保護區還有一與眾不同的特點即重點保護對象的多種性。保護區除需要重點保護的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外,還有眾多的自然歷史遺址需要重點加以保護。前者如聶汝維一聶拉術縣城中生代至古生代完整的地質剖面、吉隆卧馬盆地和聶汝雄拉含三趾馬化石的第三紀地質剖面、帕卓含舌羊齒化石的崗瓦納古陸地質剖面、聶拉木亞來含新石器及植物化石的古泉華。後者如差那鄉的吐蕃古墓葬群、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一絨布寺、協噶爾宗政府遺址及曲德寺和日屋的藏式古長城等。

  

  珠峰自然保護區作為科研基地其學科包括範圍之廣,所處地位之重要,科研潛力之深厚已為各國學者所矚目。

  

  首先這裡是研究中喜馬拉雅南翼半濕潤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和北翼半乾旱高原灌叢、草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演化規律的基地,通過對這些規律的研究,一則可以探索出合理保護上述生態系統、拯救系統內瀕危物種的方法;二則可以為當地經濟發展尋求一條在保證最佳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路徑。

  

  除此之外,在生物科學上,珠峰自然保護區對研究世界高山生物及生物群落起源,生物對極端環境的適應,山地隆升對生物物種分化演變的影響以及生命起源等許多重大課題有著重大意義。

  

  在地質科學上,珠峰自然保護區儲存著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數億年的演化信息,它是研究板塊運動與青藏高原隆起之關係,特提斯古海興衰與歐亞大陸形成過程以及生命進化等許多重大地質學問題的基地。

  

  在地理科學上,珠峰自然保護區是研究世界自然地理地帶分佈規律的關鍵地段,同時又是研究高山、高原地理的最佳場所。

  

  在環境科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3-31 10:39
圖文並茂,堪稱佳作,感謝分享。
3
匿名  發表於 2010-3-31 20:00

37

主題

834

帖子

109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91
4
閑言碎語 發表於 2010-4-2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