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北京3月6日 作者 謝衡/畢曉雯
毫無疑問,中國總理溫家寶兩會期間關於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的宣言,在打消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將一次性升值幻想的同時,亦將人民幣匯率未來該何去何從的謎題繼續高掛.
但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相同問題上的有別表述,則為外界猜測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向開闢了新的想象空間.從多數解讀來看,他們各自的言論分別代表了中國有關決策層對人民幣匯率在不同時期的看法:溫家寶的短期穩定,及周小川的中長期完善.
溫家寶在人大開幕式上關於匯率的表述只有短短的一句: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但一個沒有被太多媒體報導的細節則蘊含了更多信息.溫家寶上周四按慣例參加政協經濟組討論,在重申了上述觀點的同時,他並表示,現在需要給予企業和國際社會一個穩定預期,否則不僅影響企業發展,更將導致熱錢流入,造成社會和經濟風險.
而央行行長周小川周六關於匯率的評論,更多的顯示出他兼具經濟學家所擁有的專業理解.他表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價格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也會處於不斷轉變的動態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變化.
"不排除一些特殊的階段,比如金融危機的條件下,我們會採用特殊的政策,也包括特殊的匯率形成機制."他稱,"但這樣的政策遲早也有一個退出的問題,...對於這個時機的選擇需要非常慎重."
行長的此番表述,也是決策層首次將自2008年中期開始的、重新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以"非常規"的詞句予以公開表述,而其中的"遲早、退出"等字眼亦令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未來動向產生新的聯想.
就在此前不久,國際社會剛剛掀起又一輪人民幣被嚴重低估的評論之聲,並要求人民幣大幅升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月初也表示,就實際有效匯率而言,人民幣已隨美元走低,且從中期角度看,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
顯然,人民幣升值正面臨大的外部壓力.不過,與周小川答記者問時的專業回答不同,央行在會議開始前發放的新聞稿仍明確表示:今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短期仍以穩定為主
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之一,該行業並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中國出口形勢仍不太穩定的前提下,保持匯率穩定就成為當前最為穩妥的政策選擇.
溫家寶在上周的政協經濟組會議上還指出,之所以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改革持慎重態度,是因為當前外向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依然佔有相當大比重,外貿企業穩定對於穩定就業至關重要,進而亦關乎整個社會穩定.
因此,如果說中國沒有利用匯率政策為其出口產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是十分片面的說辭.
不過,廉價貨幣為中國換回全球市場的同時,也讓中國付出了不菲的代價.意味著要為進口付出更多的貨幣,或用更多的商品才能換來進口貨.薄熙來在擔任商務部長時就說過,中國要出口八億件襯衣,才能換回一架噴氣式飛機.
但是,從理論上講,人民幣匯率低估只是中國出口商品以低廉價格遍布全球的可能因素之一,但更多的原因則可能來自於中國經濟的內部因素.比如農村龐大勞動力的無窮供給,導致用工工資長期低廉;為吸引外資及技術,一味提供優惠政策而導致土地、水等資源價格的長期扭曲等.
所以,構成中國商品價格低廉的成本因素,並不能僅靠匯率就能解決.央行副行長蘇寧周六也表示,靠人民幣升值很難解決中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中國銀行總行研究部分析師石磊就指出,年初以來越演越烈的"民工荒",對中國宏觀政策取向的影響十分顯著.顯示內需增加對勞動力需求的上升正在降低中國出口行業的低成本競爭力,人民幣升值壓力由此將減輕,這無疑將降低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
長期來看波動將加大
但短期內穩定並不意味著中長期不變.今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這個龐然大物的貨幣價格仍要由美元決定,顯然是不能長期持續的.
從周小川的話來分析,人民幣匯率選擇放棄釘住美元,最終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只是沒有人知道,是何時?要以何種方式?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研究研究所研究員張斌長期被有些中國人罵作"賣國賊",因為他一直以來堅持的觀點就是認為人民幣應該一次性升值10%,然後保持上下3%的雙向波動區間,浮動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一攬子貨幣.
"這是一個較為優選的方案."他稱,"一是可以主動回應國際社會的挑戰,減少貿易戰.另外,則有助於減輕國內的通脹壓力;也能更好地減緩或消除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
但他也指出,匯率問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經濟或者金融問題,目前來看,政策層並不可能選擇一次性升值,"更可能會是擴大匯率的浮動彈性,在更大的彈性空間里選擇升值."
自2005年7月匯改以後,人民幣匯率一直選擇小幅升值的策略.但這種升值方式反而越發加大的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並導致熱錢流入.事實證明,小幅升值策略並非是一個好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