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和諧兩會 : 13家報社戶籍改革共同社論作者被解僱

[複製鏈接]

1151

主題

3848

帖子

1402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a 發表於 2010-3-6 06: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和諧兩會:13家報社戶籍改革共同社論作者被解僱
作者 上海特約記者 曹國星
發表日期 05/03/2010 更新日期 05/03/2010  13:56 TU

列印轉寄朋友發表評論

3月1日,中國的13家報社罕見地刊發了共同社論,呼籲改革中國的戶籍制度,但這幾天的發展證明,在中國的政治嘉年華,兩會即全國政協會議和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這樣的「公車上書」並不受到鼓勵。發起並寫作這一社論的《經濟觀察報》編輯被處分,寫作這一社論的編輯甚至丟掉了工作,而在網際網路上,所有關於這一話題的討論都被刪除。


兩會前夕,天安門廣場的警力加強。(2010/3/2)
REUTERS/Jason Lee


這篇社論由橙色的財經報紙《經濟觀察報》發起,由她的一名編輯寫作,發表在《雲南信息報》、《重慶時報》、《南方都市報》、《城市晚報》、《遼瀋晚報》、《新安晚報》、《大河報》、《都市時報》、《華商報》、《經濟觀察報》、《東南快報》、《安徽商報》、《內蒙古晨報》等十三家報紙及其網站上。

社論一開頭就化用了「天下苦秦久矣!」,寫道:「中國患戶籍制度之苦久矣!」。

社論呼籲,「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提請兩會代表與委員們,善用你們手中的權力,敦促有關部委提出戶籍改革的明確時間表,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記制度取代現行僵化的戶籍制度,直至最終將其徹底消除。」

文章還引用溫家寶總理不久前的表態,「中央已決定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此前與網友的交流中也表示,「對新生代農民工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讓那些長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並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

社論援引中國《憲法》條款,稱遷徙自由式人權和人身自由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憲法賦予國民的基本權利。」而現行的戶籍政策卻事實上造成了城市居民與農民、城市居民之間地位的不平等,制約了中國公民的自由遷徙,明顯與《憲法》相違背。

社論刊發后,被中國網路媒體廣泛轉載,並引髮網民廣泛反響和討論,但如《華爾街日報》說的,到了周二,這篇社論在許多網站上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據香港《明報》前往北京採訪兩會的採訪組報道,中共中宣部大舉封殺內地13家媒體促請戶籍制度改革的「共同社論」,負責網路新聞管制的國新辦網路局下令,「關於13家媒體推進戶籍改革內容,新聞環節、論壇、博客等環節請儘快刪除」。《明報》引「知情人」稱,刪除該條社論網稿內容直接負責人為國新辦一名級別不低的官員。

更有部分傳媒收到文件通知,禁止傳媒在兩會期間採訪報道有關戶籍新聞,記者如違反的話,將馬上被「炒魷魚」,而刊發這一共同社論的相關報社及其所屬的省委宣傳部門都被訓話。

《經濟觀察報》的編輯張宏在題為《媒體不只是見證者:為什麼我們要表發共同社論》透露,這一社論的寫作,是受到英國《衛報》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期間發起的全球56家媒體共同社論的啟發。

張宏又寫道,「共同社論」表達出國內媒體關注並期望加速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強烈聲音,表現出國內媒體參與並推進中國改革進程的強烈願望。他說,毫無疑問,媒體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鼓與呼」,手握權柄的大人物才是最後的拍板決策者。

張宏呼籲,「作為媒體,我們將這樣的倡言以共同社論的形式向兩會代表委員建言;而作為個人,你們對此共同社論的評論(不論是贊成還是反對)、轉貼也都將推動整個中國社會變得更加民主、開放和以人為本。」

但似乎,雖然關於戶籍改革,官方已經有所鬆動和表態,但媒體管制部門並不樂見這種「鼓與呼」。

最新的發展是,據香港《明報》報道,在中宣部的推動下,發起13家中國報社「共同社論」的北京《經濟觀察報》高層受到整肅,社長兼總編輯劉堅遭嚴重警告,一名副總編輯則受記過處分,而負責起草該篇社論的」經濟觀察網」副主編則被「炒魷魚」,丟掉工作。

而為了營造兩會期間的「和諧氣氛」,中宣部下令劃定兩會報道的禁區,除了不準報道13家媒體的」共同社論」外,凡涉及北京的負面新聞也一律不準報道,媒體報道外地的負面新聞也只能轉載新華社稿件.

同時,當局還具求要求各家網站禁止轉載對退伍軍人的上訪維權、部分工行職員上訪、企業退休員工待遇問題、』萬里大造林」受害客戶等上訪內容、北京市拆遷補償等事項。同時,還對北京打工子弟在京升學問題的負面新聞也被划入禁令範圍。

不僅如此,當局還要求內地媒體及其網站對城鄉結合部拆遷導致農民工子弟失學的內容,各家媒體只能轉發政府解決此事的正面新聞,只能說好,不能有任何異議。同時還要求內地媒體不準炒作廣西煙草局局長」性愛日記」新聞。

甚至連當前北京市小學生過早放學,下課後無人照顧,學校為補課教師加工資一事也不準報道。



上海視窗[法廣]
「哀哉,哀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啊! 一時間你的刑罰就來到了。」    ---- 啟示錄18:10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0-3-6 13: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3-6 13:46 編輯

這個問題以前早就談到過了,任何制度都是在不斷發展中的,戶籍制度也是如此,在歷史上起到過積極地作用,就算是現在在某些領域依舊扮演者重要的作用,同任何其他制度一樣改革當然是需要的,但是不可能一步廢除,道理很簡單,其中涉及了很多問題現在還沒有解決,如房價問題,異地養老金,醫療保險,失業救濟,教育,城市犯罪,衛生等等,國家近幾年正在加快這些領域的改革,這些舉措正是為逐步消除戶籍的約束做準備,現階段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貿然取消戶籍制肯定又是一場災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