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月球上的6億噸水冰

[複製鏈接]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3-2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真真切切,我們發現了水,不是一點點,而是相當多。」美國航天局負責月球坑觀測和感測衛星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安東尼·科拉普雷特一月十三日在記者會上如是稱。

環球網實習記者馮麗報道,法新社3月2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科學家3月1日說,美國雷達發現,月球北極40多個隕石坑含有6億噸水冰。

據報道,美國航天局Mini-SAR雷達發現,月球北極有40多個大小不等(大約1.6至15公里)的隕石坑,每個隕石坑都充滿水冰。

美國航天局科學家說,「儘管整個水冰的厚度取決於每個隕石坑中水冰的厚度,但估計至少有6億噸水冰。」

報道說,這項發現是奧巴馬建議取消美國重返月球計劃的幾周后發現的
科拉普雷特表示,「撞月」計劃在月球上擊起一點六公里高的塵埃,其中含有約二十五加侖的水。

探知月球表面下是否有水的存在,航天局上月九日發射月球坑觀測和感測衛星與半人馬座火箭,撞向預先被選定的月球南極一個隕石坑。航天局發表新聞公報說,半人馬座火箭撞月後掀起了兩部分塵埃:一部分由蒸汽和微塵組成;另一部分由質量更重的物質組成。初步分析結果提供了多種證據表明,上述兩部分塵埃中都存在水的蹤跡。

「儘管月球上水和其他物質的濃度和分佈情況還需進一步分析才能確認,但可以放心地說,凱布斯隕石坑中存在水。」科拉普雷特說。

美國航天局的官方網站稱,這一成果為人類了解月球翻開了新篇章。

美國航天局華盛頓總部的首席月球科學家邁克爾·瓦格說:「我們正在揭開鄰居的神秘面紗,從而了解整個太陽系。事實證明,月球蘊藏著很多秘密,而『撞月』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探知層次。」

科學家們此前曾探測得知月球南北兩極地區蘊含豐富的氫,由此推測月球極地可能含有豐富的水冰。而在此次「撞月」之後,科學家們相信水冰或許在月球上有更廣的分佈。

美國航天局計劃二0二0年前派宇航員重返月球。而水的發現據信將有力推動人類探月計劃的開展。

多年以來,人類一直尋求在月球建立基地。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發現或使人類更容易建成月球基地。

《紐約時報》分析,假如水在月球表面廣泛存在,並且只需加熱月表土壤就可獲取大量水分,那麼建設月球基地難度將降低。水可分解出氧氣和氫氣,[財產調查http://www.51sezi.com/]不但可以供人類呼吸,還可為火箭和發電站提供燃料。

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員保羅·呂塞23日說:「人類先前登月時帶回的樣本幾乎不含水,含有的微量水份也被稱為是地球污染物,不是月球上原本有的。現在看來,這些水可能來自月球本土。」

呂塞還說:「發現水的報告正值人們對月球兩極可能存在水興趣正濃之時……新發現的最大價值也許是引發人們複查『月球沒水論』。事實上月球不是乾的。」

水從何來?

美國宇航專業網站Space.com23日分析,月球可能有兩個潛在水源。

一種水源來自月球外部,比如含水彗星的撞擊;另一種水源是內生性水源,分析人士猜測「內生水」可能來自太陽風與月表岩石以及土壤間的化學反應。

月球表面由岩石和風化層構成,其中45%的元素為氧元素,其餘大部分是硅酸鹽。太陽風是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帶電粒子流,大部分是質子或是帶正電的氫原子。

帶電的氫原子以三分之一光速運動。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假如這些氫原子以足夠的力度撞擊月表,會改變月表土壤中的礦物質結構,進而將氧原子釋放出來,繼而有很高的可能性形成微量的水。

研究人員同時認為,月球晝夜溫差變化使月表不斷經歷脫水和吸水過程,致使月表水份向兩極地區「遷移」,進而在常年不見天日的兩極陰影區不斷聚集。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沙發
大臉貓皮皮 發表於 2010-3-3 10:53 | 只看該作者
是不是有了水,人類就有遷徙到月球的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3: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