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為中國醫療改革提供諮詢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3-3 0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沒事閑逛 於 2010-3-3 09:42 編輯

德國之聲 2010.3.2 作者:Felix Lee / 瀟陽

中國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醫療體系改革,為此,中國政府派醫療事業部門的高級官僚與專家到世界各地取經,其中包括德國。

中國衛生部所屬的衛生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振忠對他的德國之行非常重視。他在訪問柏林時表示,在醫療健康事業上,德國是中國的一個很好的榜樣。德國金融專家和曾擔任為政府提供諮詢的"經濟賢人"的貝爾特.呂魯普(Bert Rürup)認為,中國派高級代表團到德國取經是很自然的事情。他指出,德國和中國有很多共同之處,例如兩國都有著在很大程度上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增長。他還說,中國和德國一樣面臨著老齡化社會的威脅,但是不同的是,"德國人在進入老齡前已經富裕了,而中國人可能在還沒有富裕前就進入了老齡。"他認為,這一不同之處在中國的醫療衛生改革中要得到特別的重視。

中國的全國人大去年4月6日通過一項決議,計劃到2020年時所有中國人都有醫療保險。這一計劃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醫療健康體制改革。為了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中國政府派出醫療健康事業問題專家到世界各地取經。本周一(3月1日),德國的獨立研究與諮詢機構"健康與社會問題研究所(IGES)"在柏林與來訪的中國衛生部所屬衛生經濟研究所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德國方面將向中國的合作夥伴提供醫療改革方面的諮詢。

"中國的醫院正面臨開支大幅度上升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藥品費用開支造成的。"德國健康與社會問題研究所(IGES)所長貝爾特拉姆.豪伊斯勒(Bertram Häussler)是這樣評價中國的醫療體系的。他指出,很多醫院靠銷售藥品來獲得養活自己,這必須要改變。

每個村莊都有一個診所

中國政府制定的醫療改革計劃的首要目標是建立一個覆蓋到所有農村人口的醫療衛生體系,具體來說就是今後爭取做到每個村莊都有一個診所。中國農村居民抱怨最多的就是就醫路途太長的問題。中國政府的這一改革計劃新建2000所縣級醫院,新建或改造3700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萬100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了直到2011年實施這一改革計劃,中國政府拿出了8500億元人民幣的財政預算。

豪伊斯勒指出,德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曾在醫療衛生事業上大幅度投資,在兩德統一后又在德國東部的新聯邦州進行了大規模的醫療衛生上的投資。投資過後,德國醫療體系就不斷進行降低開支的努力。與其它工業國家相比,德國今天的人口平均病床擁有率是最高的,同時醫療衛生事業的開支增長率又是最低的。豪伊斯勒說,"這一德國經驗也將在與中國衛生經濟研究所的合作中得到傳授。"目前,德國健康與社會問題研究所(IGES)已經在北京開設了辦事處。

中國人辦事嚴格而雷厲風行

金融專家呂魯普指出了中國建設新醫療體制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他說,隨著富裕程度的增長,對社會保障的需求也將增長;社會保障需求的增長又會產生正面的效果,例如降低中國人的過高的儲蓄率,從而促進中國內需市場的增長。

這兩家德中夥伴將在研究與發展領域中進行合作,內容有人員培訓和經驗交流等等。呂魯普認為,德國人也能從中國人那裡學到東西。他說,"德國的體制在有些事情上過於繁瑣。"豪伊斯勒也批評說,"我們德國也希望能像中國那樣嚴格而雷厲風行

地實施改革。"他舉例說,德國就是否引入電子健康保險卡問題已經爭論了多年而現在仍無結果,而中國早已經在六個人口最多的省引入了這一機制。

參考:醫藥公司政協委員稱醫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國人民的悲劇
2010年03月03日 06:49 信息時報

「一刀切醫藥徹底分開是錯誤的。」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工商聯副主席、青州堯王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宗立成昨日面對媒體炮轟醫改制度,他認為一刀切的醫改必然會走到另一個極端,他對醫改有這樣的評價:「醫改是教條主義!醫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國人民的悲劇。」

宗立成告訴記者,作為藥廠負責人,他關注中國目前轟轟烈烈的醫改問題,醫改政策提出,醫藥分家是為了改變以葯養醫的限制,「太荒唐了!怎麼以葯養醫呢?醫院賺了錢,引進更先進的醫療設備,還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它賺了錢還是要用於社會,它是個公益單位。」

宗立成認為,醫改對全國的藥廠都有影響,醫改的政策增加了中間環節,企業的回攏資金得不到保障,「這又回到改革開放初級階段,三角債務會增加。」他說,企業把葯直接賣到醫院,資金一下子就收回來,「商業環節是不能去掉的,商業環節是廠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一刀切醫藥徹底分開是錯誤的,我認為醫改最終會失敗。」宗立成激動地說,醫改不能要求醫藥分家了醫院 就沒有進葯、經營藥品的權利。「完全給商業公司操縱藥品是錯誤的,完全取消商業公司也是錯誤的。」

宗立成建議,體制改革要多種渠道,經濟運作要多種渠道,醫院用藥也是多種渠道,盡最大能力發揮醫院自主權,比如醫院希望使用某個特效藥,可以派人從北京到廣州去採購;又比如醫院需要大量使用某個藥品,他也可以跟藥廠商量低價進貨,如此一來中間環節少了,藥品價格也會降低,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他最後還強調:「咱們講的是真理,不是假話。」

拍磚

去年兩會,宗立成委員可不是這樣說的。去年3月9日宗立成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時,主持人問他對今年的新醫改有什麼看法,宗立成回答說:「這很好啊,這是民心所向,也是我們政府關愛民生的很大工程。但是現在還沒有實施,只能在實踐當中驗證這個措施是否得當。現在醫改的主要方向就是維護廣大群眾的利益,這個初衷是好的。」

時隔一年,宗立成的態度就來了個大顛覆,究竟這次吐的才是真言,還是像網友說的完全是幫企業說話,是「醫藥公司的政協委員」呢?看官自有評判。

雷聲陣陣

找工難,假的

對於媒體廣泛報道的下崗職工、外地務工人員、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問題,宗立成不屑地說:「假的!不存在!」 他說,企業確實用工難,我是藥廠領導就知道招工難,但是找工作不難。宗立成表示,工業發展一日千里,需要大量勞動者,個個企業都存在用工難的問題,不會出現找工作難。比如他所在的藥廠找到的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工人流動性強,企業越小、工作環境越差的,招工就越難。

貸款難,假的!

宗立成說得起勁,又把中小企業貸款問題扯進來。他說,中小企業貸款難是假的,不存在!「中小企業貸款現在並不難,難的是什麼呢?是貸款抵押的問題。」由於很多企業貸款沒有擔保,又沒有足夠的資產抵押,銀行不肯借貸。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還款難。」宗立成說,貸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他打算還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行長親自勸說他不要還錢,「你不要還,你還我幹什麼?我請你吃飯,你別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