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評: 國民黨是怎麼一輸再輸的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3-2 19: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3月2日發表社論:

台灣的政治名嘴、政治分析家,還有一干閒雜人等,最近都很忙,搜腸刮肚,要為國民黨的敗選找原因。當然更包括少數別有用心的政客,他們有的在國民黨內,趁機說三道四,惡狠狠的修理一下國民黨中央。也有在民進黨內的,說一些不三不四的統獨理論,趁機再推銷一下台獨主張。

名嘴有名嘴的理由,政客有政客的理由,閒雜人等有閒雜人等的理由,如果再搭個二、三次出租車司機,司機大哥的理由就更權威了。因為肚子扁扁,要打拚顧生活,那有時間去投票。又不像綠營支持者,「肚子扁扁也要挺陳水扁」,政治積極性超強,投票的勁頭十足。

老實說,以此類局部性地方選舉,只有三、四成的投票率,國民黨想要贏,真的是需要老天眷顧很大。畢竟,以中產階級為基礎的藍營群眾,自主性極高,願意為這種局部性地方選舉特意出馬投票的少之又少,而主要的投票族群,是屬於在地的群眾,他們長長久久呆在地方,容易動員,尤其是中南部地區,在地下電台助威下,綠營動員能力超強。

第二個理由,就難聽了。長期以來,國民黨就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勇於內鬥怯於外戰,以這次四個地區的「立委」補選,國民黨或藍營在三區的內鬥情況,要比藍綠對抗不知兇狠多少倍,那些所謂的藍營人選(非國民黨提名者),似乎真的和國民黨的提名人「苦大仇深」,他們的首要目標,似乎不在勝選,而是在如何努力的將黨的提名人拖垮,以泄心頭之恨。藍營所謂政治人物就是這種德性,老實說,看在綠營眼裡,真讓他們心花怒放。想想,有這種對手,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第三個理由,其實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表現讓他們很失望。馬英九到現在似乎一直不知道問題何在?即使不少政治分析家已不知說了多少次,但馬英九似乎仍舊有聽沒有到,因為馬英九不太喜歡聽藍營方面的建言。

所以,問題真的不在馬英九做了多少事。說做事,大家都知道馬英九做了不少事,更推動了不少好的政策,尤其兩岸關係方面,透過兩岸關係的改善,台灣的民生經濟已逐步有了起色,股市應該是個好指標。至於馬政府的清廉也倍受肯定,真的不知比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好了多少倍。但馬英九這些正面的表現,藍營人士都知道,卻沒有士氣大振的感覺。

為什麼?因為藍營人士覺得身為藍營一分子,支持馬英九,結果是受了一堆窩囊氣,倒不是綠營或台獨份子讓他們受氣,這方面他們不在乎,因為他們早已洞穿了綠營的做法。關鍵是,馬英九一再受綠營人士挑釁卻反擊無力,吃綠營的窩囊氣似乎甘之如怡,這才是藍營人士最受不了的,也覺得最窩囊的事,即使他們想要代馬英九出這口鳥氣,馬陣營也不見得領情,說不定還反受一肚子鳥氣。長此以往,藍營士氣不一泄千里才怪。

當然,國民黨、馬團隊也沒有閒著,已決定遴聘學者專家,成立十餘人的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要及時掌握民意與地方選情,並進行質化研究。國民黨的解決方案,看起來很新潮,也符合學術化的研究精神,但能否管用,直覺問題很大。馬團隊的作風看起來還是本性未改,仍然是學者、專家掛帥,理性分析政治,做出理性決策。這種工作,自馬政府成立以來,那一天不是如此。不誇張的說,國民黨近三十年來歷經大小選舉無數,什麼樣的場面沒經歷過,難道只有到了馬英九擔任主席之後才出現這樣、那樣的選舉挫敗問題,才需要成立什麼「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馬英九任國民黨主席前二、三年,國民黨是怎麼贏得一場又一場的選舉勝利。

馬團隊真的要更用心一點,尋找國民黨的政治病因,其實很容易,問題在上頭,不在基層,藍營基層群眾並沒有變心,只是傷心。對馬英九現今的政治風格傷心,對馬英九動不動向綠營妥協傷心,也對馬英九不能表現出更大的氣魄傷心。

深入分析,國民黨當前選舉一輸再輸的原因,根子在馬英九,次之是黨內各懷鬼胎內鬥不斷。而民進黨主要是收割國民黨上下離心離德的成果。至於未來兩黨實力消長如何?其實決定權並不在民進黨,民進黨還沒有那個本事,根子還是在馬英九,藍營民眾在看馬英九怎麼辦!他們才決定怎麼辦!至於馬團隊要成立的所謂「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千萬不能要太認真,忽悠一下自己,走過場就好。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