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摩擦頻現 中美競合大勢難逆轉(圖)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3-3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除了人民幣匯率問題尚有餘勇可沽外,奧巴馬對華的「黑臉」應該差不多快唱盡了。

  由於近期接二連三地發生系列摩擦,如美國提高徵收中國鋼管等產品關稅、谷歌黑客風波、對台軍售案、奧巴馬會見達賴等,中美關係不僅成為兩國輿論關注的焦點,甚至也引發關聯第三方如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及歐洲等廣泛關注。人們普遍擔心,奧巴馬的對華戰略是否由此發生逆轉,進而轉入疏遠中國?中美關係大局會不會受到嚴重影響?

  其實,這些擔心雖然有其道理,但無論從中美關係30多年來歷史發展的規律看,還是從中美相互依賴、相互需要程度提升的現實看,中美近期諸多摩擦都只能算周期性的走低,或者正常的雙邊博弈,並不會導致中美關係未來大勢的本質變化。

  美國的對台軍售行為,無疑屬於挑戰中國核心國家利益之舉,軍售數額也創下近年來新高,但售武規格並未突破中國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且此舉仍是自飽受大陸抨擊的《與台灣關係法》通過30多年來的例行舉措,是中國常反、美國常做的「老毛病」。

  與此類似,奧巴馬會見達賴雖然是一意孤行,但有幾個看點需要注意:一是推遲會見時間,去年10月達賴抵達華盛頓時奧巴馬並未見面,美國內媒體稱其為1991年以來第一個達賴到訪卻不見面的總統;二是選擇中國農曆春節長假期間會見;三是閉門會見,拒絕採訪攝像等,僅發布一張照片。可見奧巴馬當局還是小心謹慎,非常顧忌中國的反應。中國對此行為的反應,應該說也是正常和例行的,並未過火甚至上綱上線,如仍舊允許美國軍艦訪港等就是例子。

  至於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舉措,應該看作是外匯儲備戰略調整的正常舉措,也是應對金融風險的慣常技術手段,不過在此敏感背景下,也間接起到了向美國傳達警訊的作用。去年12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342億美元,是繼11月份減持93億美元美國國債后,中國政府連續第二個月進行減持操作。中國減持美國國債仍是策略性、階段性的技術舉措,也是中國外匯資產多樣化運作戰略的正常作為,但此舉仍足以引起美國國內有關方面警覺。將這一行為作為警示手段操作是可行的,但作為戰略性的制衡槓桿則不可取,因為在這一問題上中國是「殺人三千自損八百」甚或是雙輸局面。

  當然,美國在提振國內經濟、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以及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全球變暖問題甚至是阿富巴問題等多方面均離不開中國的合作,奉行多邊主義和合作外交的奧巴馬不可能在此背景下重拾疏遠中國的純粹冷戰策略。奧巴馬出於國內政治的迫切需要,也出於阻遏衰落趨勢、維護霸主形象需要,頻頻向中國顯示強硬,中國多數輿論無疑是能看出其動機和影響的,因而在予以批評的同時,也剋制了批評的聲調和範圍。《舊金山紀事報》也撰文指責奧巴馬在最需要中國之時,臭招盡出,不符合外交規則。美國媒體的評價實際上是在提醒敲打奧巴馬:疏遠中國的策略無疑是錯誤的。

  奧巴馬提出的「軟實力外交」、「合作外交」以及多邊主義傾向都充分顯示,奧巴馬與其前任顯然是有所不同的,但這種不同是美國霸權地位趨於衰落、獨霸全球日漸力不從心這一客觀現實的必然反映。從這一外交指導思想出發,奧巴馬的對華戰略是期望值很高、戰略性不足、執行力很差,上任第一年對華善意較多,隨即出現系列摩擦都是其外在表現。
  
  近期中美摩擦的諸多事件,如果放在一起看,似乎中美關係已經是黑雲壓城,部分中國網民的對美民族主義情緒也由此有抬升之勢,緣由固然可以理解,但具體分析就可以看出:對台軍售、會見達賴均是以往舉措的延續,貿易摩擦和言論自由爭論也不是新鮮話題,雙方都是有備而來,所以彼此都有足夠底氣和信心去進行有限度、有節制、有節奏的博弈和對抗,因為雙方都深知這種「斗而不破」的局面不會發生根本改觀,中美競合關係的大勢也不會由此逆轉。除了人民幣匯率問題尚有餘勇可沽外,奧巴馬對華的「黑臉」應該差不多快唱盡了,中美天空中雲開日出之時也勢必不遠矣!

來源:中評社 評論員:張智新 2010-03-03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9

主題

617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沙發
獨暈輪末日 發表於 2010-3-3 1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