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外都有關於中國四代機的性能將超越F22的議論,這很令人興奮。但仔細的想來,如果單就四S標準來說,中國的四代機的總體性能不可能超越F22。中國殲10/殲11成軍,確實標誌了中國在戰機研製方面的進步與成熟,但要想在總體上超越美國恐怕短時間內還不現實。中國的總體科技水平還相對的落後,不可能一夜間在戰機研製的各個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相信中國的四代機不會是以趕超F22為目標,因為如果追求美國的標準,將永遠是跟在美國人的屁股後面走,等你達到了美國的標準,恐怕美國的新標準就出來了。中國的四代機一定是要有中國特色,即在總體水平上基本達到四代機標準的基礎上,重點突出某1一2項標準,在某1一2項方面超越F22,以此來彌補總體性能上的不足,不追求F22的複雜與多功能。 目前中國的三代發動機好像都還沒有過關,四代發動機恐怕難有重大突破,這就決定了在機動能力和超音速巡航方面很難超越F22。中國的機載雷達雖然已經有所突破,但相信還沒有達到超過美國的水平。只從這幾點來看中國的四代機性能不可能超越F22。 中國發展四代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與美國進行單一的空戰,與美國空戰是很難取得空中優勢的,但這並不說明中國的四代機對美國就不構成威脅了。如果中美真的開戰,中國目前的實力還不能與之進行全面的正面交鋒。中國防不住美國的各種打擊,但中國卻要做到美國也防不住中國的重點打擊。雖然說四代機的標準被定義為四S標準,但總體上來說還是以隱形為最大特點。如果能最大限度的隱形,就可以對敵方進行突襲,也可以先敵發現,先敵打擊。 據信,中國的四代機的性能方面的設計並不是追求F22那樣的多功能,省略了一些不必要功能空間。近年來中國在隱形材料和技術方面已經有所突破,在這方面甚至有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與俄羅斯。如果中國的四代機在隱形方面有重大的優勢,那麼中國就可以做到突破美國的防線,而對美國進行突襲重點打擊。如果F22在隱形方面低於中國四代機的話,只要中國的雷達不是太落後於F22,那麼就有可能先發現F22而先發攻擊,這也是一種優勢。 總之,F22追求的是複雜、先進、多功能;中國的四代機則追求的是簡單、實用、突出重點。總體上來說,中國的四代機性能不太可能超越F22,也不會以趕超F22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