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培訓師蘇平:
從去年到現在,一共看了四遍《和諧拯救危機》。七集的公益節目,從「世界最深重的危機」、「和諧的根本」、「儒家政治」、「媒體」,到「宗教」等主題,凈空法師娓娓道來。
感觸最深的是:
一、有容乃大
凈空大師在「重新認識宗教」章節,表現出的心胸和包容。與世界上很多宗教主義者互相詆毀、爭鬥,甚至屠殺相比,凈空法師的觀點是:支持你信仰自己的宗教,因為各種神靈都是釋迦牟尼的化身,所以他很尊重其他宗教,會畢恭畢敬地拜謁耶穌,到清真寺也與教徒無異。他認為這些化身雖然相不同,但都是教化眾生行善。正因為如此,凈空法師雖然信佛,卻懷著無比的熱忱去學習他們宗教的經典,甚至給大家講解古蘭經。
這樣的心胸和對宗教的深刻理解,實在讓人欽佩!
二、孝道
凈空法師特彆強調孝道,是中國歷史上維繫家庭、社會倫理的根。對家庭而言,孝道是孝敬父母、長輩,對國家而言,則是忠誠。反觀現況,孝道似乎已經顯得陌生。獨生子是家中幾代人的小皇帝,也是大家爺爺、父母輩「盡孝」的對象。太多的人感慨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卻忽略了這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讓孩子耳濡目染。父母對待爺爺奶奶的態度,也就是孩子對待父母的方式,而父輩、祖輩對孩子的縱容和溺愛,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當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攀比衣著、手機時,太多的父母自己節衣縮食,也要儘力滿足孩子的需求,保全他的面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畢業找工作不如意時,就責怪父母的無能;在不願意吃苦工作時,他們選擇了「啃老」,整天沉溺於網吧、遊戲,無視年邁的父母身影漸漸變短,鬢角慢慢泛白,眼中瀰漫的心酸和無奈……
我非常贊同凈空法師的話,如何一個人不能夠孝敬父母,而對自己的領導和同事非常好,那他一定是有所圖。古代選官員時,用舉孝廉的方式,遍尋盡孝之人,請他出來做官,可見對孝道的重視。而古代的皇帝,謚號號中也多有「孝」字。自己雖然被大家公認為孝女(不僅對自己飛父母,也是對公婆),但反思一下,還是有很多不足,需要加強,繼續努力!
三、師道
尊師重教,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曾幾何時,這樣的傳統正在慢慢淡化。先看看凈空法師小時候上私塾時,拜見師傅的儀式。先是他的父親跪在地上,對著供在正前方的孔子牌位行禮,然後私塾的先生端坐椅中,先接受凈空法師父親的跪拜,然後凈空法師學父親的樣子,對著老師行跪拜之禮。他說:正是有了這樣的儀式,讓他終生都尊重老師。他還舉了個關於叫名字的例子:成年後,古人都會有一個字,而名,只有父母和老師才可以稱呼,連至高無上的皇帝也只能稱其字。可見古人對老師的尊重。現在的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到學校,是客戶。他們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學會了以客戶的姿態去挑剔學校,無視老師。家長們的觀念是:成績好,是自己家的孩子聰明!成績差,是老師教得不好!所以,才會出現無視課堂紀律,不尊重老師的情況屢屢發生,也是不少老師感慨現在孩子難教的一個重要原因。
父母給我們身體,老師給我們智慧。無論自己的天賦、成就如何?首先要懂得感恩,或許你已經忘記了小學老師的姓名,但他/她的教導,是我們攀登知識高峰的基石;可能我們上學時不喜歡某門課,但老師還是沒有任何折扣地詳細講解……
我至今還記得考試后被老師留在辦公室里,一道一道做數學題的經歷,雖然當時很無奈,也總想找機會逃避,但現在想起,老師的那份責任,時時鞭策著自己。
我在網上跟人聊天時,總是用「您」,無論資深是否,也無論年齡大小。不少人跟我抗議:「蘇老師,我是新人,您稱你就可以了。」或「我們這麼熟悉了,稱您太見外」……
我的解釋是: 我之所以稱您,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因為我的理念是:人人皆可為師!而這,也得益於自己九十年代初在深圳推廣電子商務(國家計委推出的中國商品訂貨系統)時的經歷。那時,電子商務還是個新鮮事物,我們給深圳所有大中型企業的最高層打電話,向他們推廣中國商品訂貨系統。有了之前做直銷的經歷,我以為會遇到很多的拒絕。但事實恰恰相反,無論是企業大小,職務高低,大家的一致反應是:「這倒沒有聽說過,能麻煩您過來給我們說明一下嗎?」這讓我很意外,一一接觸下來,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共同點:人人皆可為師,不管他是大老闆還是一個業務員。這十多年來說,我也一直把人人皆可為師,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所以,大家在我的博文中,看到我跟上海公交車售票員學如何發音?跟麥當勞的社區保安學習什麼是盡責?跟飯店老闆學習「以客為本」,跟的哥學習「欲速則不達」……
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處處留心皆學問。
感謝凈空法師,讓我有了更多的反省;感謝顧老師的付出,讓我能再次滌盪心靈;
感謝我生命中所有給我一點一滴教育和指導的人們,我的進步中有大家的腳步并行。
和諧,源於感恩的心靈;
和諧,來自包容的心態;
和諧,有賴我們共同的努力!
6、網友(佚名):
一場嚴重的危機潛伏在我們的身旁……
巴以衝突是民族矛盾的縮影;伊朗朝鮮核問題是國家政治的鬥爭;暴風雪、洪澇乾旱、颱風海嘯等是自然災害的侵襲……可有多少人透過它們看到了潛伏的危機。也許英國的湯恩比博士感知21世紀是人類的盡頭,你會覺得是聳人聽聞;也許日本的池田大作說水能傾聽世間的喜怒哀樂,你會覺得是奇思誕想……可是,當我們親歷接踵而至的雪災、洪澇乾旱、泥石流,颱風海嘯后,我想你也不敢想象明天會遇到什麼自然災害……然而,難以停息巴以衝突依舊在破壞「人類的家園」;核問題仍是這顆神奇的星球的定時炸彈;自然災害在不斷地在侵噬地球的絢麗的外貌……
對人類而言,自然災害是無法抗拒的,它們不以人類的意志而轉移。可是,你是否想過,自然災害卻因人類而改變。近年,各種駭人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令我們徒手嗟嘆……但災害的背後,咱是否曾反思過,在講究因果的唯物客觀的世界中,其因為何?過度地掠奪自然資源,無節制地排放溫室氣體,隨意地排泄污染物,濫砍濫伐……當我們不尊重自然,不以自然和諧相處時,自然界自然以暴風雪、洪澇乾旱、泥石流、颱風海嘯來報復我們的惡行,所以與其說是自然界的報復懲罰,不如說是人類的咎由自取。
危機、危機、危機……靠什麼來拯救?——和諧。
當巴以和睦相處時,戰爭自然遠去;當世界各國和諧共存時,核問題自然淡化;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時,自然災害也會少侵犯人類……然而和諧的根本是什麼?和諧的根本是修繕己身。當一個民族、國家修繕己身,互幫互助,相互合作時,換回的是社會的安定,設計的和平;當一個人修繕己身,與人、自然和睦相處時,回報的是幸福、快樂的生活。
和諧,小到個人、大到國家、自然界是化解危機的魔方。整個地球是個有機的整體,只有當各有機部分和諧工作時,地球才能釋放出令人神往的色彩;一個國家也是個有機的整體,只有這個國家的各個組織機構,各個民族都和諧和睦相處時,才有國家的安定和平;一個人也是個有機的整體,只有這個人的各個器官各個組織和諧運轉時,幸福快樂生活才能與你相伴。當我們哀嘆音樂天王邁克傑克遜的英年早逝時,你是否意識到他自己侵犯了人體和諧的規律;當我們在憤恨炎熱的酷暑時,是否想過這是我們不尊重和諧的自然規律,過度掠奪自然資源的咎由自取。
和諧要求我們在生活中要求同存異,學會寬容與包容,但不能去縱容。有差異就有博弈,有博弈才會有競爭,有競爭才會有發展。不能靠消滅差異來求同一的標準以達和諧,單極統一就無所謂和諧。求同存異需要靠寬容與包容來實現,但不能縱容。當我們縱容了科技的高速發展后,換回的是加劇了生存環境的退化。因而,在寬容和包容中把握好度,才能更好地實現和諧。
危機潛伏在我們的身旁,拿起和諧,實踐和諧、深化和諧才能更好地拯救危機……
7、摘自範文網(www.fanwen115.com):
剛剛看了一部公益訪談節目《和諧拯救危機》的碟片,相信把整個片子全部看下來之後,大家都會有一個同樣的感受,那就是裡面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值得深思、琢磨、體會,比如要學會愛人,要學會感恩、如何為人處世等,以此來比照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提升自己。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哪怕是大學的教育都是唯物主義, 看了這個訪談錄之後,我第一次了解佛教。真的,從我出生到現在,第一次了解佛教的高深,明白了佛教的許多東西講究的是維心主義,通俗一點也就是心念,一開始我的感覺是不能接受,但是慢慢看下去,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你的心裡願意去接受不同的事物,你就會學到很多的東西。法師在開篇首先講到了「愛」,他說:「宇宙之間,宇宙的中心應該是愛。所有一切愛與感恩的圖案是最美的。」我們先不說科學家的論證,單單一個愛字,就說明了一切,愛自己,愛別人。在愛的世界里沒有怨恨,沒有彼此的傷害,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愛」。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如果大家都能用愛心去理解他人,給予幫助,那麼社會總歸是會朝和諧的方向發展,現在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身邊有越來越多麻木的臉,發直的眼睛,當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人所流露出的冷漠和對立的神情,我們可以做什麼呢,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用「愛」感化別人,同時也提升自己。
後面講到了人的心態問題,迷信的說法也就是人的面相,所謂相由心生、境由心轉,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師級的人物都是面目慈祥、容光煥發,看看法師我們就明白了,積極的心態決定著我們的生活。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哪能沒有煩惱,問題的根本是我們如何面對這些煩惱,要讓自己的心理的解脫. 雖然很多人都說忙碌的生活會讓人麻木,但是充實的內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很快樂,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片子中還講到了現在的水災、風災、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仔細地想一想也許更多的時候是人心貪婪自私的惡念造成的。境隨心轉,也就是人心是可以改變環境的;一切物都有色、聲、香、味,有他的生命存在,只是我們的科技還沒有發現或論證;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由心想生,不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是由人心貪婪自私種種罪惡的念想和行為導致的。
還有一點感悟比較深刻,那就是人要善良,法師說:「人有三世,命運可改」。現代人大都不相信前世來生的說法,包括我也是這樣的,我們先不探討今生和來生存在不存在,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要善良,有的時候也要相信一下因果報應。人都有命,不但有命,而且「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的命運,確實有,只不過它是由以前所造作的因,累積起來的一個一個果,串聯起來,就是命。命運也有,但不是一定的。命運是自己創造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不能耽誤的兩件事情,一件是行善,也就做一個善良的人。公交車上還有電視上經常播一些公益廣告,這其實是在教育大家行善,你幫助我一點,我再幫助他人,依次類推,社會也就和諧了。另一件是孝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們對朋友關心,對同事愛護,但是很多時候卻忽略了自己的父母,他們對我們沒有任何的要求,只有無休止的付出,對於他們,作為兒女的我們更要多一些關心和理解,一個電話,一句問候,會讓他們感覺到濃濃的暖意。人心向善,對一切人一切物充滿愛心關懷善意,一切人一切物(動物和植物)都是有感應的,那麼自然災害自然也就沒有了,整個世界也就和諧了。
「真我」「假我」。對於這個問題說深奧其實也不深,法師以木偶的形式形象的向我們解釋了三個「我」。一個是「假我」,一個是「真我」,一個是「本性」。要弄清這三個「我」,很不容易。估計這屬於哲學家研究的範疇,我就只說一下我對 「真我」 和「假我」的理解。想想,我們現在工作著的,吃飯的,睡覺的,戀愛著的,歡笑著的,哭泣著的……這個實體的「我」,其實只是一個「假我」。這不得不讓人感覺新奇而詫異非常啊!原來我們做的這麼多的努力,這麼多的付出,到了最後,居然滿足的只是一個「假我」!而最終,這個「假我」會消失,如果沒有在「假我」 消失之前成為「真我」,那麼,等你生命終結的那一天,你就永遠的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但是,這個「真我」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是被「假我」的種種慾望、本能所覆蓋。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也許,在「假我」消逝之前能找到「真我」的人,應該就是那些能夠作出偉大事業,千古流芳傑出人物吧。他們的「真我」被世人所記住,所稱頌,同時他們的「假我」也正是此獲得了永生!
以上是我觀看《和諧拯救危機》的一點感想,對於我來說,看完之後也解答了一些困惑,應該每個人看出來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我雖然不能很好的體會這部記錄片的精髓,但是我會慢慢的去感受。感謝凈空法師。最後飛揚希望所有的朋友們都能抽出一些時間好好的看一看《和諧拯救危機》。我相信看完這部紀錄片對大家的生活,工作及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有幫助的。
8、普塵:
有這樣的因緣看到此片,感謝上官逸飛大姐給了我這樣機會,片子里主要是以採訪凈空法師為主線談了當今社會上的種種危機,法師給我們一個一個的開示,讓我們豁然開朗,有找到了心靈歸宿的感覺。法師談到現代社會人心的殘酷,道德缺失,沒有愛心,只是惟利是圖。但是卻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好象在任其發展。片中也講到了日本的一位科學家在研究水是否具有感情,他做了一個實驗把一瓶水貼上一個愛字並給他發愛的意念,一瓶水貼上一個恨字,然後進行冰凍,完了再用顯微鏡觀看冰凍后的水的結晶狀態,結果貼上愛字的水的結晶圖案美麗,而貼恨字的呈現出來的卻是花紋雜亂很難看,從而結論就是水也是具有感情,他可以明白人類的意思,會隨著人的思維意念變化而變化,所以佛經里講萬物皆有情是真實不虛啊!所以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看到這裡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對待任何事物,萬物之間才會和諧的相處,自然的順暢發展,與此萬物回報給人類的一定也是最美好的信息。大師說,當今社會只有中國的儒家文化和佛的思想才可以來拯救,我深受鼓舞,也堅定了我學習的信心。一位日本的學者池田大作先生也說過同樣的話,他自己說到如果有來生願為中國人。回想現在,我們國家研究傳統文化的人寥寥無幾更是無人推廣。法師也談到了人的情感體會上的問題其中說道,現在的人都會應為科技的發展而迷失感情也舉了個例子,「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一個朋友千里迢迢的來看你你會是什麼感受,而現在再遠只要坐飛機一會就到了,見個面很容易啊,但是感情上的體會卻截然不同啊」。我想想真是如此。在這裡希望有緣的人都可以看一遍此片,我想一定會震撼您的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