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京城假名媛真名姬之配不是曾文正公後人(全本)

[複製鏈接]

109

主題

174

帖子

593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5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奪標 發表於 2010-2-13 20: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人祖籍湖南,生長江南,號稱第n代舊家子弟,很汗顏地說,湖南於我卻只是來自於高堂里的口述歷史,這口述歷史裡面最重要的是做人治家要以曾文正公為榜樣,寫大字只允許寫顏體魏碑兩種
最近被許多朋友笑我落伍了,因為我到二月里立春后才知道章趙之爭,我只對姊妹兄弟說過一句評論,唉,她那個不尷尬,偏偏怎麼就姓趙
我覺得自己下筆一向是厚道的,網上什麼妓伎婊的字眼太寒磣人,本著尊重既成事實的想法,尊崇最正統漢語習慣,俺覺得稱為趙姬比較好,姬這個字很中性
可我還是不樂意,因為鋪天蓋地說趙姬的爺們是曾文正公之弟九帥曾國荃的後代,可據俺所知,趙姬的婆婆姓李,不姓曾
曾憲植,清宣統二年(1910)生。6歲入長沙古稻田附小讀書,13歲考入古稻田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受校長徐特立的思想熏陶,決然投筆從戎,1927年2月,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學生隊。同年隨葉劍英率領的第四軍官教導團南下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後轉入香港開展地下活動。翌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后被派往上海地下黨留守機關,並就讀於華南大學。1929年5月,因參加示威遊行活動被國民政府逮捕,經地下黨組織營救出獄后留學日本。在日期間,被人出賣入獄。在獄中鎮定自若,神情傲岸。有一次,日本人找來一個"中國通"提審曾憲植,問她是不是共產黨人,機敏的曾憲植用湖南話反問他們是否曉得中國的曾國藩,並說她是曾國藩九弟曾國荃的玄孫女,弄得"中國通"疑信參半,曾憲植又如數家珍地把曾氏家族說了個遍,"中國通"沖著這位大清帝國的名門之後,鞠了個九十度的大禮。第二天就被日本人恭恭敬敬地請出了牢房。1931年回國。1937年調武漢新華日報社,不久與葉劍英結婚,並且上了《大界曾氏五修族譜》:"曾昭和,配李氏,長沙李佛肩女。……生女四……次憲植,湖南省立師範學校畢業。從廣東葉真卿。"葉真卿即葉劍英。1938年秋,曾憲植在香港做地下工作時生下愛子葉選寧。次年,將未滿周歲的兒子輾轉送回了荷葉大夫第,獨自來到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葉劍英在南嶽游擊訓練班任教官時,曾下山到大夫第看望兒子。1950年才將兒子接到北京。葉選寧在荷葉住了11年,受到了良好的曾氏家塾教育。"文革"中因得罪"中央文革"的一位大人物,以"反革命罪"坐了兩年牢,后被送到渤海灣邊一所農場勞改,在一次往粉碎機里送料時,不幸被機器軋斷右臂,落下終身殘廢。葉選寧90年代在總參工作,中將軍銜。 1941年,曾憲植赴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後來根據黨組織的分配做過婦女統戰等方面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她一直在全國婦聯,先後任副秘書長、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等職。在北京椿樹衚衕全國婦聯機關大院東北角的一間小屋住了幾十年,一張屏風隔在兩張單人木板床之間,裡面那張是曾憲植睡,外面那張是留給兒子的。屋裡陳設極為簡單,四隻小板凳圍著一張小矮桌,用來吃飯會客,一個小蜂窩煤爐,取暖燒飯兼而用之。對同志真誠相待,幫助她們排憂解難。"文革"中造反派批判她是一把"大黑傘",還羅列出72個"小鬼"在這把"大黑傘" 下受到庇護。"文革"伊始,曾憲植最先受到衝擊,后又被送到位於冀中衡水縣疙瘩頭村的全國婦聯"五?七"幹校,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受到了非人的待遇,還被作為"專政對象"假槍斃過。1974年,葉選寧從北京去衡水看望媽媽,媽媽疾病纏身,憔悴不堪。回到北京后,飽含著對母親的愛,用左手給毛主席寫了一封長信,請示毛主席批准他母親回京治病。兩天後,毛主席收到了這封信,當即批示:"似應同意他的請求,請恩來同志予以安排。"當日晚,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安排下,一輛卧車載著軍代表駛向衡水,次日,曾憲植被接回北京,住進阜外醫院。1978年9月,在全國第四次婦女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婦聯副主席,並再次擔任婦聯黨組副書記。1989年10月11日在澳門病逝,20日在廣州舉行了向遺體告別儀式。告別儀式上有一幅輓聯是曾憲植一生的真實寫照:

為黨想為人想,把榮譽推出去,把責任攬過來,斥罵讚許不顧,志比泰山胸若滄海;
不計得不計失,是真理拚命干,有意見當面提,上下親疏弗論,情同白玉氣貫長虹。
也許各位有以下疑問:
  
1、曾憲植只不過是葉劍英元帥的夫人,為什麼她能出現在開國大典上?
  
2、文革中葉劍英元帥屹立不倒,為什麼連自己的夫人和兒子都保不住,兒子還落下殘疾,有什麼內情呢?
  
3、看這篇簡介,覺得曾憲植和葉劍英只是有幾年的夫妻之實,其餘都是只有夫妻之名啊?
  
解答如下:曾憲植根本不是以葉劍英夫人身份出現在開國大典上的。當時中央邀請宋慶齡從上海來北京參加開國大典,宋慶齡是位很講究的女士,因為曾憲植1927 年廣州起義時就認識宋慶齡,是老朋友,又多年做統戰工作,本人也是中央辦公廳的幹部,且知書達理,才貌雙全,中央辦公廳經過全面考慮,指派曾憲植同志在開國大典期間負責宋慶齡的接待工作。
  
葉劍英文革中也曾被打成大軍閥,葉選寧也受到衝擊,為救戰友,右臂被機器圈斷神經,本來是可以接上的,因為受迫害,當時某位中央文革的人物不讓救治,在從小醫院往上海大醫院轉院時,偷毀了材料,到了上海,大夫沒有找到神經斷頭的位置,無法連接,導致右臂殘廢。
  
其實,後來,曾憲植對葉家的關注,全部集中在自己的親生骨肉葉選寧身上。當時,凡與曾氏相熟者都稱她阿曾,對葉選寧則稱阿寧。直到1989年去世,曾氏房間內只有兩張照片擺在明處,一是她在武漢與另幾位女生隊員的合影--17歲女兵的英姿;另一是她在香港懷抱葉選寧的母子照--27歲少婦的倩影。 

22 歲那年,葉選寧考進北京工業學院無線電系,畢業后不久,即趕上文革。當時,康生、江青等人一度將葉劍英四任妻子所生的六個後代及他們的配偶,或投入監獄,或逼出北京,葉劍英本人也一度被疏散到湖南。葉選寧先在北京被關押一段時間后,又被發配湖南株州無線電廠實習,接著又轉到江西上饒。 1974年,一次工傷事故將他的右臂整隻切斷。事情彙報到周恩來處,周氏親自下令搶救,當地醫療部門才把斷臂幫他接上,但從此右臂功能全無。而此時的曾憲植早已經被下放到衡水的全國婦聯幹校,不但每日被罰專司掏糞工作,而且還被迫給死刑待決的刑事犯陪綁。當時在這所幹校勞動改造的婦聯工作人員事後回憶,年近花甲的阿曾每天渾身沾滿稀糞,一天勞作下來,腿都抬不動,不可能為自己清洗,弄得許多同在一起的勞改分子都嫌惡地躲開她。1974年,胳膊上還吊著繃帶的葉選寧前往幹校探母時,幾乎不敢相信監管人員帶來的那位叫花子打扮而且還一身糞臭的老婦人就是自己多年失去音訊的母親。
  
葉選寧少年時代的玩伴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從來沒有見他哭過。但這次在幹校見到母親的慘狀,再訴說起自己失掉一隻胳膊的遭遇,終於再也控制不住眼淚。曾氏本人更是一個輕易不在人前落淚的人。當年千里尋夫到達延安,面對丈夫另組家庭的殘酷現實,曾氏不但沒有落淚,而且還能冷靜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向包括葉劍英在內的首長們彙報自己的工作。而這次面對殘了一隻胳膊的親生骨肉,她仍然沒有落淚,直到送走兒子,被好友問及「阿寧的胳膊為什麼吊著繃帶」 時,這才把強壓住的眼淚一灑而盡。葉選寧回到北京后,提筆給周恩來寫了封信,報告了母親的遭遇。抗戰後期,曾氏曾經給鄧穎超作過秘書,與周恩來夫婦關係極為密切。周總理就此專門請示毛澤東,曾氏才有幸回到北京。返京后,曾氏又回到他從1950年開始居住的全國婦聯機關大院。曾氏在這裡占居兩間各十平方米的小屋,冬日必須在外屋生煤球爐取暖。這樣的居住條件,她孤身一人前後住了30年。這是她在全國婦聯繫統群眾關係甚好的重要原因。1989年十月她在廣州病逝后,許多老婦聯幹部及其丈夫、子女撰寫的懷念文章,讀來感人至深,看得出來確實是發自肺腑。
 
除了個人生活的簡樸,曾憲植給人更深的印象則是她的俠肝義膽。無論是四十年代初的延安整風,還是建國之初的鎮反、肅反;無論是五十年代的反右鬥爭,還是六至七十年代的文革運動,曾憲植每次都是扮演右傾角色,而且每場運動中都有一些人被她成功地保護下來。從幹校回到北京后,自己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她又開始營救別人。比如當時還被關押在秦城監獄的時任公安部副部長凌雲(後來擔任中共第一任國家安全部長),就是在曾憲植的努力下獲釋的。正因為這樣,曾憲植在文革中被編排的主要罪名便是階級異己分子的大黑傘,以至後來她在廣州與葉選寧一家住在一起時,孫子小紅和孫女鏡子都戲稱奶奶是大黑傘。在母親的激勵下,右臂失去功能的葉選寧已經練就了一筆剛勁中透出瀟灑的左手行書。四人幫垮台之後,前往葉家或前往曾憲植家中致賀的人們,都忘不了安慰葉選寧一句,而他卻總是說兩句笑話堵回對方對他的同情。葉選寧,現化名岳楓,原總政聯絡部長,中將,凱利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葉劍英去世之後,葉選寧即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廣州。當時,生母曾憲植身患多種疾病。極為孝順的葉選寧一面周遊列國廣交海外富商巨賈,並時刻不忘遍訪名醫,遍尋名葯為母親治病。從那時起,這位總政高級軍官就極少在北京的聯絡部辦公室上班,而是長期滯留廣州。葉選寧,不但繼承了母親為人的俠義和性格的剛強,更從母親在共產黨內難得的人脈關係,繼承了一個龐大的、無形的人際關係基礎。即使在葉氏家族內部,雖然七個子女分別為四個夫人所生,但包括只比曾憲植小14歲的老大葉選平在內,都對曾憲植百般尊重,見面全都以媽媽相稱。葉劍英去世之後,葉氏家族一般都是在廣東聚會。每年春節,只要葉選平人在廣東,一定由他出面將弟妹們儘可能召集在一起。當整個葉氏家族幾十口人團團圍在曾氏身邊,再由葉選平的孫輩叫幾聲太奶奶時,坎坷一生的曾老太太終於感覺到了自己有個如意的晚年。


附:曾國荃簡介
  
曾憲植的高祖曾國荃(1824——1890),字沅甫,號叔純,曾麟書的第四子。他在族中排行第九,故湘軍中人呼「九帥」。人們一般都以為曾國荃系一介武夫,其實他5歲即入父親的「利見齋」讀書。他天資聰穎、善讀,悟性極好,尤工書法。時有人以「小人有母」命對,國荃應聲曰:「帝乙歸妹」。《清史稿》稱其「少負奇氣」。曾國藩在翰林院做官時,國荃隨長兄在京師讀書年半之久。耳濡目染,時時督課,對國荃以後的科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國荃的書法經長兄指點,進步尤快。曾國藩曾說:「吾楷書不如沅弟」。今曾國藩故居富厚堂懸掛有4幅曾國荃書寫的《江南九龍橋碑記》之楷書拓片,參觀者無不駐足,讚歎其工。國潢、國華、國荃、國葆以及劉蓉、李續賓兄弟等,都曾師承湘中名儒羅澤南,羅後為湘軍主力「老湘營」統帥,其弟子亦多為湘軍名將,湘軍實為書生帶兵的部隊。
  
道光廿七年(1847)七月,曾國荃以府試案首入湘鄉縣學。次年七月又科考一等,補稟膳生。咸豐五年(1855)乙卯科,曾國荃參加了由湖南學政劉昆會同總督、巡撫進行的「三院會試」,考取優貢生。按照清延制規,他可以去京師參加延試,入國子監學習。不料此時長沙至京師的路途被太平軍所阻,他失去了朝著科名仕途繼續邁進一步的機會,從此一生無緣躋身於「翰苑」。於是,他投筆從戎,招募了「湘勇」,獨成一軍,號曰「吉字營」。日後,他擁有5萬精兵,成為湘軍中最強大的主力。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在「曾鐵桶」的久困之下,終在同治三年六月被其攻破。曾國荃無緣科名躋身官場,卻因武功累官至兩江總督,署理禮部尚書,封一等威毅伯,死後謚號稱「忠襄公」。 [url][/url]

葉劍英 1897年生於廣東梅縣小商之家,屬於客家人。他18歲中學畢業時,寫下「成則為周武三千,敗則為田橫五百,可常可變,可生可死」的壯語,既透露出豈甘人下的不凡之志,又表達了進退兩可的人生智慧。據說他早年有樁包辦婚姻,一無子女,二無音訊,估計跟其他老帥的原配情況大同小異。

  1924年初,葉劍英在廣州與醫務工作者馮華結婚。當年11月,生下長子葉選平,后又生了長女葉楚梅,名字都取得很漂亮。那時候葉劍英追隨孫中山,在國民黨內和黃埔軍校擔任要職,當過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師師長及第四軍參謀長等。曾經只有葉劍英一個人,可以佩劍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二人關係相當鐵。但發覺蔣介石依靠大款仇視工農的反革命面目后,葉劍英毅然站到了他的對立面,人生也經歷了極其重大的轉折。

  1927年,30歲的葉劍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底率領教導團進行了廣州起義。就在這一年,他娶了不到18歲的教導團女戰士曾憲植 (1910-1989)。曾憲植一是美貌,年輕時有人誇張地譽為「美若天仙」,二是名門之後,高祖曾國荃就是曾國藩的弟弟,率領湘軍攻破天京的「九帥」。

941 年,曾憲植赴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後來根據黨組織的分配做過婦女統戰等方面的工作。終於盼來調往延安的機會,但此時的葉劍英不但已經另娶,而且已經生下了女兒牛妞(葉向真)。開國大典時,攙扶宋慶齡與毛主席朱老總登上天安門的就是曾憲植,當天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周總理旁邊的女士就是她,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的玄孫女曾憲植

1937 年,40歲的葉劍英擔任八路軍參謀長,在延安與長征女幹部、32歲的危拱之(1905-1973)結婚。危拱之出身於河南信陽的書香門第,多才多藝,革命資歷很深,1927年廣州起義時就曾率領黃埔軍校女生跟隨葉劍英的教導團一起戰鬥。二人婚後各自忙碌,沒有子女。危拱之四處奔波,出生入死,二人的婚姻顯然無法維繫。危拱之後來擔任過赤峰市委書記,1973年病逝。(一說二人沒有正式結婚)

  1939年1月,葉劍英任南方局常委。1940年,與南方局機要員吳博結婚。吳博畢業於吳淞中學,原來在新四軍軍部工作,因為南方局缺少速記員,1939年2月周恩來到安徽雲嶺新四軍軍部視察后,特意從新四軍速記訓練班要了兩人帶回重慶紅岩辦事處,其中一個是支部書記吳博,另外一個是方卓芬,當年嫁給了《新華日報》編輯、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1906-1988)。葉帥與吳博結合后,日子過得緊張而愉快。葉劍英曾親自下廚,做了他拿手的廣東狗肉來招待工作人員。1941年,吳博給葉帥生下女兒葉向真,即著名影片《原野》的導演凌子。

  1948年末,蔣家王朝大廈散架,林彪聶榮臻百萬大軍把北平圍得風雨不透。葉劍英抵達北平南面的房山縣良鄉,準備接管北平。新中國首任「京兆尹」即將出場,總得沖沖喜吧。在這裡,他與華北「軍大」學員李剛結婚,生子葉選廉,女兒葉文珊。1955年因感情不合,二人離異。以上為葉帥正式的6位夫人,在國家正規的出版物中均可查到。
champain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沙發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2-18 21:51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的人太無聊,是名媛還是非名媛很重要嗎?結局還不是一樣,看來上流社會更無趣,一天天吃飽飯沒事幹只做這些虛榮而沒意義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