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影「明星打包」成趨勢 明星牌不是票房靈藥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2-16 1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又一部「明星連連看」式的作品賺得了觀眾的眼球,匯聚了劉若英、張學友、謝霆鋒、大S、BOBO組合等十多位明星的電影《全城熱戀》在2月11日上映首日拿下750萬的票房,情人節單日票房則達1044萬。而記者在華星、萬達等影城看到,這部電影引發了觀眾排隊購票的現象,在春節檔期一片亂戰、觀眾分流嚴重的情況下,出現此情形實屬難得。這是否代表著「明星打包」與票房之間的某種必然聯繫?

    《全城熱戀》演繹了六段夏日愛情狂戀,電影打出的口號便是「十大巨星勇敢追愛」,靠偶像拉動人氣的「用意」非常明顯,而此手段引發的效果果然不俗,華星影城經理劉暉認為《全城熱戀》堪稱賀歲檔的一匹「黑馬」,「上映當日5 個場次全都滿場,影城隨即就增加了放映時間。」

    「明星打包」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年間電影《桃花運》運用四對男女的搭配模式,已經算是豪華陣容;而《非誠勿擾》時進一步發展成一男加多女;到了去年《建國大業》便將「明星打包」發揮到極致,172位明星接連出場,使得「數星星」成為觀眾一大樂趣,也成就了該片內地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緊隨其後的是《十月圍城》,集結了「九帝一后」的實力派陣容,使得該片在賀歲檔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如今《全城熱戀》能突破「重圍」,其演員陣容再度貢獻了力量。

    明星打包是否已經成為一個屢試不爽的票房靈藥?記者昨日在採訪業內有關人士時,得到的答覆卻是:「『明星雲集』絕非萬能葯」。劉暉經理認為,《全城熱戀》的「殺手鐧」本非是明星,而是贏在「題材」和風格:「賀歲檔期題材嚴重重複,幾乎都是武打和古裝,但《全城熱戀》作為這個檔期唯一的愛情片,卻是『罕見』的現實題材,講述了漂亮都市中的浪漫情事,傳達處很多愛的信息,符合了時下年輕人的審美心理。」

    而《2009中國電影產業報告》的研究者在對「明星打包」調查時,也發現觀眾對於這種方式並不十分在意,其認可程度要受到演員搭配方式、演員與角色的契合度、地域、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請出諸多明星出場確實是一個簡單易行的市場規律,能夠降低風險、形成聚焦明星效應的特點,但其缺點也不容小視,過度強調明星,有可能造成觀眾「齣戲」,也會使得演員的品牌價值降低,所以其應用是一門學問,需要合適的方式與適合角色的演員。

    對於部分投資人過分迷信明星的現象,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導演王全安認為,中國電影這幾年的繁榮是很好的現象,但應該有更加豐富的層次和類型,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不要只在一些明星身上打轉轉,動腦筋。他說: 「目前國內電影人的市場思維模式還不夠豐富,總以為靠幾個明星、幾張漂亮臉蛋,或怪異的形象,就有票房,就萬事大吉。殊不知,世界電影的成功模式已在發生巨變,或許故事與表演已讓位給觀眾更感興趣的創意新內容。」而據《今日美國》報導,進入2000年後,好萊塢每年的10大賣座影片越來越少是依賴票房明星的魅力,劇情和製作的結合才是最重要的吸金手段。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