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末專題]好吃不過餃子--中國的餃子文化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好吃不過餃子--中國的餃子文化

      被稱為Chinese food的中餐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上佳的口碑,而餃子可以說是中餐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食品。用麵皮包著各種餡的餃子,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它伴隨中國人渡過了許多吉祥、喜慶的日子。

      餃子是中國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北方民間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圓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餃皮也可用燙麵、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相沿成習,流傳至今。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人們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是要包頓餃子吃。有關餃子的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在中國人喜慶團圓的時刻,我們總是能看到寓意吉祥的餃子。  


目錄

1. 餃子的歷史
2. 餃子淵源的傳說
3. 餃子民間傳說故事
4. 餃子的有關講究
5. 包餃子全程圖解
6. 餃子的若干種包法
7. 美圖美文:好吃不過餃子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9-1-10 09:31 編輯 ]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沙發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6:45 | 只看該作者

1. 餃子的歷史

 中國人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餃子?要回答這個問題還真不容易。面做的餃子在常溫下放上幾天也就壞了,今天的人們想找幾百年、上千年前的餃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從極少的歷史線索入手,去探尋餃子生產、發展的過程。

  中國的黃河流域自古就是種植麥子的旱地農業區。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人們已經懂得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帶餡的麵食,用青銅蒸鍋蒸熟。

  到兩千年前的漢代,出現了一種比較普及的麵食——「餛飩」。我們今天的餃子很可能是由漢代的「餛飩」演變而來。

  新疆吐魯番,是中國海拔最低、氣候最熱的地方。在乾燥寂靜的沙漠中,掩埋著許多西域古城和夕日繁華的絲綢古道。20世紀60年代,在吐魯番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餃子。

  吐魯番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半月形餃子大約5厘米長,已經徹底風乾。它們完整地擺放在木碗中,在餃子周圍是其他的面制點心。

  唐代餃子是我們今天吃到的餃子已經沒有差別,但那個時期還沒有餃子這個名稱。當時,人們把這種食品稱為餛飩或者牢丸,又根據不同的做法,分為湯中牢丸,籠中牢丸。

  到了宋代,根據文獻記載,把餃子稱為「角兒」,是牛羊角的那個角字,加個兒字。這個稱呼非常重要,這是今天「餃子」這種稱呼的一個詞源。到了元代,又把餃子稱為「扁食」,到明代統稱為扁食。到了清代,才統稱為餃子。餃子一名,應該正確地講,是從清代開始的。
       
  隨著名稱的增多,最早產生在中原地區的餃子,流傳範圍也不斷擴大。到清朝末期,大部分中國人都接受了餃子,而餃子這個稱呼,也基本固定了下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3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6:48 | 只看該作者

2. 餃子淵源的傳說

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編纂的《禮記》,是專門研究秦漢以前多種禮儀的論著,載道:「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但餃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誰人之手,眾說紛雲,莫衷一是,既缺乏較為準確翔實的的史料記載,也缺少言之有理的科學闡釋,但有兩種說道說定餃子淵源也不足為過。

「張仲景說」,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東漢時期,南陽郡涅(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的張仲景,潛心鑽研古代醫書,廣收有效方劑,著成《傷寒雜病論》,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對祖國醫學發展功勛卓著。他終生以「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為銘,濟世救人,情系百姓。長沙任太守,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醫,診病施藥。他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踮間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后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紀念張仲景恩師。

「李世民說」,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膩,令廚師在肉中加菜,結果炸、氽不能成型,廚師靈機一動用麵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時問此為何物,廚師答曰用麵皮包的丸子,這樣做牢固,叫「牢丸」,不料唐太宗大喜,連稱「這好!這好!」打那「牢丸」 成為重大節慶的標誌性食品。1972年,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的唐墓里,發現了隨葬的一隻木碗里有十幾枚「形如偃月」的食品,經專家鑒定確認為唐朝的「牢丸」,酷似今天的餃子。可見早在1300多年的唐朝餃子已傳到西域少數民族地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4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6:53 | 只看該作者

3. 餃子民間傳說故事



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裡沒有白面,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面。和好面后,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和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灶王爺看了很高興。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裡。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后,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蔔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灶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裡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




三百年前在東北長白山上,出現一隻兇猛無比的大怪獸,常跑到村裡來叼走小孩,吃掉牲畜。村裡的人都很害怕,這年除夕,村裡來了一個名叫努爾哈赤的人,知道怎麼回事後,就對村裡人說:「別擔心,我來替你們除去禍害。」除夕晚上,努爾哈赤便帶著武器,獨子前往大怪獸出沒的地方。半夜,怪獸終於出現了,努爾哈赤一箭便射了過去,大怪獸驚叫撲了過來,他拔出短刀,連刺怪獸,終於怪獸倒地死了。村裡的人把怪獸的肉剁碎,包在麵皮里煮來吃掉,以發泄心裡的憤恨。從此以後,每年除夕,人們都要用麵包上肉餡,做成食物來吃,他們把這種食物稱「餑餑」。慢慢的,逢年過節吃餑餑的習慣便傳到了全國,後來人們又把餑餑叫做「餃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5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7:05 | 只看該作者

4. 餃子的有關講究

餃子形狀的講究:

  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麵皮對摺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農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

餃子擺放的講究 :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山東等地蓋帘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隻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隻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湧來。

餃子餡的講究

  1)芹菜餡—即勤財之意
  勤:即經常,勤密(頻繁)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2)韭菜餡—即久財之意
  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

  3)白菜餡—即百財之意
  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謂之百財

  4)香菇餡—即鼓財之意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5)酸菜餡—即算財之意
  算:即核計,清算。如果錢多到要算一個晚上,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

  6)肉菜餡—即有財之意
  有:即存在,凡是看過趙本山的小品人,誰會忘記「有財,太有財了!」這句名言呢?謂之有財

  7)魚肉餡—既余財之意
  余:即剩餘,多出來的,祝福您年年有餘,謂之餘財

  9)牛肉餡—即牛財之意
  牛:即牛氣之意,炒股朋友們的最愛,錢賺的真牛!牛謂之牛財

  10)羊肉餡—即洋財之意
  洋:即廣大,眾多;比海還廣闊。讓下錢的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謂之洋財

  11)大棗餡—即招財之意
  招:即招喚,有如財神,天下間的財富,由你調遣,謂之招財

  12)野菜餡—即野財之意
  野:即野外,或為意外。試問,綠色、健康的意外之財,誰不喜歡呢?謂之野財

  13)菜餡—即財到之意
  財到:即財到了、財神到、既有接財納富之意。蔬菜餡,即為素餡、菜餡,謂之財到

  14)甜餡—即添財之意
  添財:即增加、增添之意。即為甜食或為湯圓、月餅等;更與天才諧音,謂之添財。

煮餃子的講究

  大年三十不僅要包餃子,也要吃餃子。俗語云:「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說明年夜飯的餃子是親人團聚的象徵。這天的餃子,要在除夕的時候吃,不僅有家人團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義。除夕吃餃子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在元明時已經形成。《明宮史》就記錄過過年吃餃子的食俗。「五更起……,吃水點心,即扁食也。」后經傳承完善,便形成了後世民間除夕吃餃子的習俗,以為辭舊更新之義。除夕夜的餃子,是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的響聲,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煮熟撈出后要先供諸神、列宗,然後伴著其它食品吃餃子。

  年三十夜煮餃子也有講究。燒火用的柴草,要用豆秸桿或芝麻秸桿,寓有火越燒越旺,來年的日子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鍋里煮餃子,不能用鐵鏟亂攪動,要順著一個方向,貼著鍋沿鏟動,形成圓形,與擺放餃子之義相同。在山東東部,煮的餃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幾個,但不能說破、碎、爛等忌語,而要說「掙」了或「漲」了。因餃子內有菜,菜諧音「財」,故餃子「掙」了,是「掙財」,圖個吉利,討個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歡樂氣氛。在甘肅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餃子時,還要加入少許麵條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銀絲纏元寶」。麵條要細,餃子要包成元寶形,喻意長壽發財,也是圖個吉利,寄託人們的美好希望。

  吃餃子時,也有俗規。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諸神。這上供的餃子也有講究,河北民間有「神三鬼四」之說。就是給諸神上供3碗,每碗3個;給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個餃子;唯有灶王爺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餃子,碗里只盛1個,但有的人家過意不去,就隨便盛幾個。有的地方,餃子端到供桌之後,家裡老人還要虔誠地念上一段禱告式的順口溜,如:

  一個扁食兩頭尖,

  下到鍋里成萬千。

  金勺舀,銀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見了心喜歡,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餃子要端給牲畜,以表示對牲畜的愛惜。舊時,大牲畜如牛、馬等是農家的主要勞動工具,人們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樣迎來平安順利的一年。第三碗家人才開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飯,本來種類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餃子必須要吃。吃時還要記清,以吃偶數為佳,不能吃單數。有的家裡老人邊吃邊口中念念有詞說:「菜(財)多,菜多」等古語。飯後盛餃子的盤、碗,乃至煮餃子的鍋,擺放生餃子的蓋簾上,都必須故意留下幾個(偶數),謂之「年年有餘」。甚至連包餃子用的菜餡、麵糰也要有「余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6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7:13 | 只看該作者

5. 包餃子全程圖解

    1. 和面:溫開水一杯,水裡放些許鹽,麵粉里放雞蛋一個。水要徐徐的倒入盆中,筷子不停的攪動,感覺沒有乾麵粉,都成麵疙瘩的時候,就可以下手活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樂,這時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




    注意1:活面要提前,因為要有「醒」的過程,最好早上活好,下午包。






    注意2:面鍋要蓋蓋,防止水分蒸發。






    2. 拌餡:如果四個人吃,大約一斤肉餡即可。餡里放鹽、味精、姜沫、醬油、料酒、香油、水(高湯最好),還可以加點胡椒粉什麼的,反正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啥都無所謂。順時針攪拌,感覺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

    注意:拌好的肉餡放半個小時為好,叫煨。這時肉和作料融合在一起,比較好吃。







    注意:感覺姜剁的比較好吃,以前用擦菜器擦成末,味道差點。



  

     3. 剁菜:選擇你喜歡的蔬菜,一般我用大白菜+些許韭菜。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則要剁了,最後感覺菜很稀呼的樣子即可,然後用紗布,把水擠干。和韭菜一起放入肉中攪拌,最好嘗一嘗味道鹹淡(我很討厭吃生肉,總是象徵性的嘗下就吐了),如果淡再加點鹽,餃子餡就做好了。

    這裡只放了韭菜還沒放白菜,白菜的圖忘了拍了,呵呵!








    注意:韭菜切成顆粒狀就成,不要剁,不然就西巴爛了!



  

    4. 揪麵糰:取出醒好的麵糰,大致分成四份(幾份都可以,只要是等份),這樣可以避免包的過程面干。

    先拿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用蓋子蓋好,或者用毛巾蓋也成,防止水分蒸發。將這一小份麵糰,揉成長條狀(圓柱型),用刀切成小段(寬度2.5cm大小),我媽都是用手揪,我沒那本事,用刀也一樣,只是注意每切一刀后將麵糰轉個方向為好注意:最好不要象我這樣把麵糰落在一起,會粘的。我是為了拍照,呵呵。





  

    這是切的第一個節。



  

    轉個方向:




  

    拉近點看。



  

    5. 擀皮:這時桌上有很多切好的小段,手搓成扁平狀,樣子有點想飛碟。拿擀麵杖擀的時候,注意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餃子餡漏,邊緣薄吃起來口感好。

    注意:餃子皮不要一下擀很多,看包餃子的速度,一般富餘5、6個即可,要不時間長皮幹了就不好包了。

    這是揪的「節」。。。。





  

    這是擀好的皮,這次面有些軟,有點失敗。



  

    6. 包餃子: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央,如果技術不熟練的話,不要放太多餡。先捏中央,再捏兩邊,

然後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然後找個大盤子,

北方人一般用蓋簾(竹子做的),整齊的碼放在上面。

    注意:每個餃子做好時,要在餃子底部沾少許面,防止餃子粘在盤子中。

    注意:一定要多放面,這次我做的很失敗,等到餃子下鍋時,有很多餃子都粘在一起了,

一是天氣太熱濕度大,二是皮有些薄(我總貪皮薄餡大,自己又沒那本事)






    7. 煮餃子:燒一鍋開水,等水沸騰時,將餃子放入,並及時的攪動(順時針),防止餃子在水中粘在一起。

記得以前我媽總是澆三遍涼水后,餃子就熟了。現在她改進了,不澆涼水,只是把大火改成小火,

加蓋煮,等到餃子胖胖的浮在水面上即可。  




    這時就開吃吧,熱騰騰的餃子最好吃,加點老陳醋,加點辣油,不過我一般習慣剛開始時什麼都不加,

吃它的鮮味。還要注意的是,餃子盛到盤子里,過一會要翻動一下,免得在盤子里粘住,

餃子破了就不好吃了。很不好看的說,有好些破餃子呢,不過這時的餃子湯最美味,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7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7:22 | 只看該作者

6. 餃子的若干種包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8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07:25 | 只看該作者

美圖美文:好吃不過餃子





  要過年了,應該寫寫餃子。「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這句大白話把餃子提高到了至高的地位。

  北方過年的一大盛事就是全家人動手包餃子,早年冬天缺少水菜,儲藏的大白菜主角,配新鮮豬肉做餡,鮮香無比。我熟知每道工序。先把白菜切碎成塊,再用長刀剁,剁餡須有水準,要剁的均勻,又要保證整齊,不容易。一邊剁,一邊撒少許鹽,這樣是為了出湯,把白菜的水分瀝出來。剁好后,準備一塊麻布,把餡料包好,用大力擠,擠不幹凈,餃子餡容易拌得過稀。豬肉也剁成泥,把加工好的白菜餡與豬肉泥放在大盆里攪拌,少不得五香粉、大白蔥碎、薑末,和適量的鹽,用幾跟筷子大力攪,有經驗的人,比如我媽,會很容易掌握配料和攪拌時機。香味出來后,放一塊餡在舌尖匝摸下,成了。做餃子餡,一定以全手工的出品為上品,現在有人用攪肉機出餡,沾染了機械,味道差遠了,萬物有靈性,這個不能偷懶。

  餃子皮的製作更顯技術。把和好的麵糰切成數塊,放在盆里蓋好,一定要蓋好。我們把一塊面稱為「一齏面」,抻長,放在面板上用手滾,滾得均勻了,切成大小等一的「面齏子」,按扁,一手用擀麵杖前後趕動,一手轉動面齏子,瞬間一個面片就出來了,這是頂要技術的一環,左手左右,右手前後,一心二用,雙手互博。技術低的人,擀餃子皮慢吞吞;技術高明的人,如我媽,可以為六人同時提供餃子皮,真正是雙手如飛。

  看字識人。餃子包出來的形狀也會因人而異,心性細緻的人包出的餃子,褶密勻稱,大小如一;粗獷的人包的餃子,個個虎頭虎腦。我爸通常不是在包餃子,而是在擠餃子,兩手食指拇指掐住餃子皮,像齒輪那樣用力一合,這只是快而已。

  除夕摸黑起來,在煮餃子的蒸汽里穿戴整齊,給長輩拜年,看著窗外黑暗中綻放的煙花,嗅著餃子香味,這便是過年了!南方人過年不吃餃子,也不能體會餃子在北方人心裡的地位。記得CCTV的趙忠祥對著幾億中國人表白,大意是:「有人認為吃龍蝦喝紅酒是很美的,我卻以為,吃頓豬肉白菜餡的餃子,完了躺下睡會兒,則是天下最美好的。」這話很合我的意,當時就把趙老師的發言當成了關於餃子的官方宣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9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9-1-10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
NYLASH 發表於 2009-1-10 13:20 | 只看該作者
太誘人,不適宜晚上閱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1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1-10 17: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9-1-10 15:20 發表 [[周末專題]好吃不過餃子--中國的餃子文化 - 文化沙龍 -  backchina.com]  
太誘人,不適宜晚上閱讀


我是吃了早餐后發的帖, 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692

帖子

212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打遍天下無敵手

Rank: 4

積分
2128
12
margo 發表於 2010-2-14 18: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