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肯給「百年民國」的指引是什麼?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2-12 2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就是這樣,經常會去崇拜一些自己都說不清楚而被稱為「精神」的東西。

   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就是這樣,經常派出一些商業性的演職人員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到處晃,然後每到一處就大夸特誇這個地方的人民是如何的偉大,那個地方的精神是如何的不朽。聽多了之後,觀眾就很困惑,到處都是一樣的偉大,光榮和正確,那這個世界豈不已經大同了?

   其實,不然也。世界還有許多的不足,還有許多的紛爭和戰亂,由於政治的,商業的原因。政治家們和商人們經常為了私利而製造出許多忽悠別人的概念,比如「一切為了人民」,如同髮廊宣傳「等離子染髮」和「納米豐胸」一樣。回望2009年10月10日,馬英九宣布成立「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並且發表了主旨演講。整篇演講遣詞用句富有章法,使人聽了之後十分的感動。在演講中,馬英九提到了許多的概念,包括美國總統稱讚台灣是「亞洲民主燈塔」;包括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於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的演講中所倡導的所謂「民有,民治,民享」主張。馬英九在回顧「民國百年」的時候,提到了軍閥割據,日本侵略和國共內戰以及所謂「大陸的侵略」。馬英九還在演講中深情地提到:「民國14年3月12日,國父在臨終前說了一句膾炙人口的話:「和平,奮鬥,救中國」。

   作為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希望台灣人民「凝聚向心力」,展現「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實力,發揚「台灣精神」等等,應該說都是沒有問題的,也是具有十分明顯的中國特色的官場文化表現。我們姑且不對「向心力」的政治內涵和文化理念進行深究,也不對「民有,民治,民享」(原文段落摘錄: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這樣的中文翻譯準確性進行探討,單就林肯為何會在那一天發表這個演講,馬英九就值得去考慮一個核心而簡單的問題:慶祝「民國百年」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林肯是在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的。眾所周知,美國的《獨立宣言》是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的,標誌著美國的獨立建國。可是,幾十年過去了,當林肯當選為總統的時候,南方的蓄奴州卻企圖叛亂脫離聯邦,並且主動攻擊了北方州。在這樣的情勢下,林肯於1861年4月宣布進行「反分裂」的「美國內戰」。美國內戰持續了4年直至1865年4月才結束。葛底斯堡是北方軍隊「反分裂」戰爭的一次重大勝利,所以林肯在這個戰場上懷念戰死疆場的將士,提出了著名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名言。

   也就是說,林肯的」民主理念」首先是建立在「反分裂國家」的基礎上的。早年,孫中山在美國念過書,從事過革命的活動,所以受到了許多民主的熏陶;後來,他提出了「天下為公」的理念。所謂的「天下為公」,也可以理解成「天下為先」,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下公平正義」。在一個長期被奴役的多民族社會中倡導多元文化的民主,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依然是馬英九所提到的「軍閥割據」,「日本入侵」和「國共內戰」。現在,馬英九還在演講中提到「大陸的入侵」,難怪讓人困惑。

   試想一下,「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會希望兩岸分裂,甚至是刀槍相見嗎?想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後再來籌備慶祝的事宜可能就會更加的有意義一些,因為「反分裂」就是「救中國」啊!

   吳毅峰

來源:聯合早報網 2010-02-12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10-2-13 02:47 | 只看該作者
以民主精神統一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3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2-13 03:55 | 只看該作者
以民主精神統一中國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10-2-13 02:47



為什麼不是偉大的零八憲章統一中國?  零八憲章原來是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2-13 06:14
為什麼不是偉大的零八憲章統一中國?  零八憲章原來是空的?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2-13 03:55


憲章所表達的正是民主精神,不是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