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希望台灣人民「凝聚向心力」,展現「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實力,發揚「台灣精神」等等,應該說都是沒有問題的,也是具有十分明顯的中國特色的官場文化表現。我們姑且不對「向心力」的政治內涵和文化理念進行深究,也不對「民有,民治,民享」(原文段落摘錄: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這樣的中文翻譯準確性進行探討,單就林肯為何會在那一天發表這個演講,馬英九就值得去考慮一個核心而簡單的問題:慶祝「民國百年」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林肯是在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的。眾所周知,美國的《獨立宣言》是在1776年7月4日發表的,標誌著美國的獨立建國。可是,幾十年過去了,當林肯當選為總統的時候,南方的蓄奴州卻企圖叛亂脫離聯邦,並且主動攻擊了北方州。在這樣的情勢下,林肯於1861年4月宣布進行「反分裂」的「美國內戰」。美國內戰持續了4年直至1865年4月才結束。葛底斯堡是北方軍隊「反分裂」戰爭的一次重大勝利,所以林肯在這個戰場上懷念戰死疆場的將士,提出了著名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