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變冷論」純屬標題黨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10-2-10 0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球變暖」並非一個嚴謹的用詞,很容易使人忽略其背後的複雜含義,這也是為什麼「氣候變化」一詞正被越來越多地用來取而代之,以表達全球平均氣溫持續升高的氣候和由此引發的各種不穩定天氣現象。

今年冬天異常的冷。

在歐洲,英國經歷了一場近30年來最長時間的寒流,波蘭死於嚴寒的人數超過120人;美國東北部部分地區降雪量創下單次風暴降雪40年最高;而在中國北京,最低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持續嚴寒已經超越了慣有的「暫時性降溫」概念,東北、內蒙古及北疆氣溫則達到-30℃~-40℃……

大範圍低溫與降雪天氣讓太多人的生活受到了衝擊,於是,「全球變冷」的言論開始見諸報端,其中英國《每日郵報》甚至聳人聽聞地使用了「小冰河時期開始」的標題,如此「標題黨」報道一出,配合人們的切身感受,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廣為轉載,流傳開去,而剛剛經歷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人們,不禁開始對這場挽救「全球變暖」的世界性運動如何進行下去也產生了疑慮。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全球變暖」並非一個嚴謹的用詞,它在日常聊天時通俗好用,然而卻很容易使人忽略其背後的複雜含義,這也是為什麼「氣候變化」一詞正被越來越多地用來取而代之,以表達全球平均氣溫持續升高的氣候和由此引發的各種不穩定天氣現象。

另一個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問題,出現在「天氣」與「氣候」兩個詞上。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對此的解釋簡明易懂: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測量的時間跨度,天氣是關於大氣層在短期時間內的狀態,氣候則是關於大氣層在長期時間內(10年至100萬年以上)的表現。對應到生活中,普通人接觸到的往往是與天氣相關的信息,比如電視天氣預報,而非氣候預報。所以,最近的大雪、低溫是異常天氣乃至極端天氣,但不能簡單歸之為「氣候變冷」。

了解以上兩個魔鬼般的細節,對於目前一些有關「氣候」變化的新觀點,便不會覺得奇怪了。

日前,一向比較嚴謹的英國《衛報》對被視為「全球變冷」始作俑者的氣候學家拉蒂夫進行了專訪,他的回答令人驚訝:「我十分驚訝有人會用我的報告來質疑全球變暖的事實。」

原來,這位德國科學家在其2008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曾提到海洋的自然溫度變化可能對全球氣溫形成比預期要大的影響,該研究總結稱:鑒於2000至2010年與2005至2015年這兩個十年間的海洋平均溫度預計可能不高於1994至2004年的平均水平,這可能導致對全球變暖效應的抵消。「不過,現在人們經歷的是一種天氣現象,我們(的研究)說的是跨越10年的平均氣溫,這兩者無法進行對比,」拉蒂夫教授解釋說,「這種自然(溫度)變化是并行於人為導致的暖化。有時它有一種降溫效應並抵緩暖化,而有時則會相反加速。」

同樣的細節魔鬼還有,筆者有幸於2009年夏天參加綠色和平的北極科考,乘破冰船最遠到達過北緯82度以北的北冰洋,一路上極少的海冰與驚人的冰川消融景象依然歷歷在目。然而,《每日郵報》的文章在引用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北極海冰新聞與分析內容時卻表示:「北極夏季的海冰區域自2007年增長了40.9萬平方英里或26%。」

事實上,只要直接登錄NSIDC的網站,讀者就能很容易找到一張1979年至2009年每年9月平均北極海冰區域面積的數據圖表,一條藍色的直線清楚地指出了這30年的下降趨勢,網站上的最新北極海冰數據為:2009年12月北極海冰區域的面積為482萬平方英里,比1979至2000年的12月平均水平低了35萬平方英里。

近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也對寒流天氣作出解釋:「北極濤動」負異常是近期氣溫偏低的成因。簡單地說,是格陵蘭島與其他一些北極地區上空的高氣壓形態封住了正常應來自大西洋的柔和得多的西南風,並向低緯度地區送去了寒冷的北風與東北風。


英語有句諺語,叫做「魔鬼在細節中」,意思是說人們做什麼事情,最容易出錯、最容易被鑽空子的,就是那些不為人關注的細枝末節。那麼,當一篇在引用談話本身與轉載科學數據等細節問題上含糊其辭甚至誇大其詞的文章出台後,就不難理解它為何能在短期內風頭一時無兩的原因了。

氣候變化是人類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我們可以漠視身邊千千萬萬顯示全球變暖的各種細節與科學鐵證,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漠視未來我們後代子孫的生命、安全與福祉。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