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識別豬肉的好與壞?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年2月9日

     新鮮肉: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不太新鮮的肉:脂肪缺少應有的光澤,肌肉顏色稍暗,外表乾燥或有些發黏。新切面濕潤,指壓后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稍有氨味或酸味。

    變質肉:脂肪偏灰黃甚至發綠,肌肉暗紅。肉的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冬季氣溫低,嗅不到氣味,通過加熱或煮沸,變質的腐敗氣味就會散發出來。

    母豬肉:一般胴體較大,皮糙、肉厚,肌肉纖維粗,橫切面顆粒大。經產母豬皮較厚,皮下脂肪少、瘦肉多,骨骼硬而脆,乳腺發達,腹部肌肉結締組織多,切割時韌性大。

    注水肉:這種肉由於含有多餘的水分,致使肌肉色澤變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肉的切面上看,可發現濕漉漉的。銷售注水肉的肉案子上是濕的,嚴重的有積水,可見肉販隨時用抹布在擦拭。注水的凍豬瘦肉卷,透過塑料薄膜可以看到裡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紅色血冰。砍開后可見有碎冰塊和冰渣濺出,肌肉解凍后還會有許多滲出的血水。價格便宜的豬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腳料,常混有病變廢棄物,購買時要當心。

    死豬肉:周身瘀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肌血暗紅。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切開後腿內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剝開板油,可見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細血管網。

    豬囊蟲肉:它是有鉤絛蟲的幼蟲,寄生在豬的瘦肉里,呈囊泡狀。肉眼觀察有小米粒兒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個白色的頭節,就像石榴籽一樣,有時也見於心臟上。吃囊肉會使人得絛蟲病,如果間接吃下蟲卵,也會得囊蟲病,後果嚴重!

    豬瘟病肉:病豬周身皮膚,包括頭和四肢皮膚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鮮紅色出血點,肌肉和脂肪也有小點出血。全身淋巴結(俗稱「肉棗」)呈紫色,腎臟貧血色淡,可見出血點。個別肉販常將豬瘟病肉先用清水泡上一夜,第二天再上市銷售。這種肉外表顯得特別白,雖然表面上看不見有出血點,但將肉切開后從斷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點依然明顯。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4: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