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制約中國的"七寸",從軍售案看中國的戰略困境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2-6 2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2/6  消息來源:中評社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10/2/6/gb2312_75906.html
  奧巴馬也未能跳過中美關係的傳統「怪圈」,即在美國新總統上任后,中美關係便出現先抑后揚的過程。
光明網刊載署名南之默的文章,評述對台軍售問題,全文如下:

  自從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對台軍售以來,美台軍售案所引起的中美關係的波動,不可謂不小。尤其是在中國方面,從政府到民間,無不充斥著各種反擊報復美國對台軍售的種種的措施與方法。美國對台售武的行為,自中美建交以來,就一直困擾著中美關係的發展。而且,近年來隨著中美關係的日益緊密與快速發展,美台軍售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日益成為制約中美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戰略困境。  

  當然,這種戰略困境的形成,有其歷史的成因。在冷戰背景之下,基於中美兩國共同對抗蘇聯的現實需要,也基於中國的國家安全考慮,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做出了重大戰略妥協,即與台灣「斷交、廢約、撤軍」,中美建交后,又與中國簽署了「八一七公 報」。但是,蘇聯解體后,美國失去了敵人,卻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開始把中國作為最主要的潛在對手之一,開始用台灣問題拿捏中國,用對台軍售困擾中國、制約中國。中國出於維護中美關係大局的善良願望出發,加之綜合國力與美國相差較大,反制手段有限,因此,對美國採取了忍讓的態度。但美國卻得寸進尺,不時拿美台軍售來製造事端。而其目的,顯然在於制約中國的崛起,或是在中美博弈中,製造有利於美國的國際環境。  

  因此,如何解決中國在中美關係中面臨的這一戰略困境,顯然是中國崛起與統一之路上所不可避免需要予以解決的重要課題。但就現實而言,中國在中美關係中所面臨的戰略困境,又豈止只是美國對台售武這一項。人權與民主問題、達賴喇嘛問題,也是中國中不可忽視的戰略困境。這些戰略困境,往往成為中國「主權外交」的軟肋,成為美國制約中國崛起的「七寸」。

  中美關係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之所以會出現面臨如此的戰略困境,從根本上講,這是與中美關係當前的特點分不開的。中美兩國在經濟上相互依賴,經貿聯繫緊密;但在政治、戰略上卻又是相互競爭,相互衝突,尤其是在亞洲地區,更是中美兩國在戰略上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集中地。此外,美國一方面又希望將中國納入其所主導的現有國際秩序中,表示樂見中國崛起對國際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但另一方面,美國卻又處心積慮,想方設法地對中國崛起進行遏制,害怕中國的崛起對現有國際秩序造成巨大的衝擊與破壞。與此同時,中國自身的力量善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其重要的原因。  

  事實上,美國這樣一種矛盾的心態,反映了現時下中美兩國力量的此長彼消,對美國所造成的衝擊。就過去的一年而言,這樣的一種變化,已經愈發地清晰可見。無論是在全球經濟問題上或是氣候問題,無論是中國國內的經濟宏觀調控受到外國的普遍關注,或是中國海軍在索馬利亞海域護航獲護航主導權,無不表明當前中國力量的崛起以及中國影響力的擴張。  

  而相形之下,美國在全球事務上的主導力量,卻日漸衰落。事實上,從最近奧巴馬總統在國會上發表的國情咨文中表明美國「不做第二」,到美國國防部最新一期《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宣布摒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戰略,就已經表明著美國力量主導全球事務的下降這一事實。

  此外,由於中國崛起對亞洲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效應的不斷顯現,對美國而言,無異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比如日本鳩山首相的「東亞共同體」以及在外交上「回歸亞洲」的戰略性調整,東盟國家與中國形成自由貿易區,在經貿上聯繫更為緊密等。  

  但顯然,這與美國保持其在亞洲的存在與影響力,甚至主導性的戰略目標而言,明顯是存在衝突的。因而,在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的情況之下,奧巴馬總統自然而然地希望對中國的崛起進行某種遏制,以保證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所以,基於中美兩國關係當前的特點,以及中美兩國實力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國在中美關係上所面臨的這些戰略困境,必然將繼續存在,而且具備長期性。因此,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成為美國制約中國崛起的手段,避免成為中國主權外交的「軟肋」,顯然,根本途徑是如何通過增強自身的綜合國力,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以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其中,增加自身的綜合國力,既包括從經濟、軍事上的「顯提升」,亦需要從政治改革到社會建設等「隱形力量」的「潛提升」。這對於當前的中國而言,其挑戰度不言而喻。這也必將是中國在現代化的進行程中,所必然需要不斷思考與努力的問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4: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