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光耀、奧巴馬和中國各地的「皇帝們」

[複製鏈接]

77

主題

85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vovnin 發表於 2010-2-5 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十五年前網際網路進入中國,十年前開始進入普通人家庭,今天,中國已經是擁有網民最多的網際網路大國。網路在中國能夠如此迅猛地發展,首先應該歸功於中央政府。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身理工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江澤民就敏銳地意識到,在科學技術、工業生產和商業貿易都和西方發達國家差了一大截的形勢下,要想拉近差距,一定要藉助新出現的標誌著從工業時代邁進信息時代的網際網路。
   
     十五年過去了,與網際網路在科學技術、工商貿易等領域發揮的作用相比,其在政治變革、社會轉型與公民教育方面發揮的作用則是更加巨大的,也可以說是無法取代的。這一點也是出乎當初大力鼓勵與支持發展網際網路的領導人的意外。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創下了世界奇迹,可與此同時,滯后的政治體制改革、不能與時俱進的政府管理機制、貪污腐敗和貧富差距帶來的道德敗壞等等,也同樣讓世界各國目瞪口呆。在不久前的一次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痛陳黨內存在的不正之風,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嚴格自律」,並進一步制定和出台多項規章措施,限制黨員幹部搞不正之風。
   
     然而,缺乏輿論和公眾監督的官員們,手中握有不受限制的權力,並不是靠「自律」和「規章制度」就可以限制住的,古代是這樣,現代是這樣,外國是這樣,中國也是這樣,沒有「自律」和「規章制度」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事時候出現的網際網路,可謂上天送給中國人的最好禮物。近年來,網際網路這個有限的言論表達平台已經成為民眾參政議政、監督政府官員、實行憲法賦予的諸多公民權利的最重要舞台。
   
    可以這樣說,過去十年,中國在體制改革上的任何一點進步,社會上很小的一個有益的變化,幾乎全部和網際網路分不開,而且很多都是率先發生在網際網路上。例如2003年孫志剛案件后廢除違憲的惡法,2008年曝光毒奶粉和2009年鄧玉嬌案等,舉不勝舉。
   
     細心的人還應該注意到,北京政府在作出政策決定的時候,越來越多地從網民的寫作和發言中吸取意見。我就多次發現中央一級的文件或者政府領導人的講話中,出現了早前網民們提議或者熱議過的內容,有些幾乎達到了驚人的相似。這說明,中央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是願意聽取網路民意的。
   
     當然,中國的問題一向不是那麼簡單的。日前,新加坡的李光耀說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話,他說,中國不是只有一個皇帝,而是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皇帝。李光耀之所以用「皇帝」來指稱中國各地的政府官員,恐怕不是沒有原因的。由於我們的體制使得各地的官員只對上面負責,並不用面對各地民眾,加上手裡的權力不受限制,使得他們實際上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皇帝」。這「皇帝」如果能夠自律,或者自覺遵守他們自己制定和監管的「紀律」的話,那倒是民眾一時的福氣;如果他們不願意,甚至胡作非為、無法無天,那民眾還真是毫無辦法。
   
     這些年,隨著公民意識的逐漸形成,各地民眾與擁有絕對權力的地方官員、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形成了逐年有增無減的官民衝突以及小範圍的騷亂。
   
     那麼,網際網路在每年近十萬起的衝突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解讀。依我看,網路民意不但有利於疏通長期積壓的民怨,便於問題的解決,也客觀上監督了各地官員,使得他們不至於胡作非為,部分彌補了我們政治體制中缺少權力監督的缺陷。過去幾年,網民們在網路上揭露的級別較小的貪官污吏,並不比中紀委抓捕的要少,單單從這方面來說,民眾自發的網路反腐就是對中央屢次下決心懲治貪污腐敗的最好呼應與配合。如果中央真心實意要反腐敗,不必去對牛彈琴要求官員們「自律」,只需藉助網民力量就可以杜絕和消滅很多腐敗現象。
   
     如果從李光耀口中的地方「皇帝們」的立場出發,幾乎都是會對網路深惡痛絕的,難怪有官員懷念沒有網路的舊日好時光,感嘆「要是沒有網際網路就好了」,其實這並不奇怪,如果沒有報紙、電話和電視的話,那就更便於愚民統治了。只要看看,抽天價香煙的周久耕、罵民眾為「屁民」的海事局長等是如何落馬的,就能夠感覺到一些有問題的官員在面對網路的時候,心中是如何的不安和恐懼了。
   
     網際網路上相對自由的信息流通和民眾的言論自由向來不是掌權者們的所愛。相對而言,美國的「皇帝」——總統奧巴馬就誠實多了,在訪問中國時,他對中國青年們敞開心扉坦誠:作為美國總統,我有時並不希望信息那麼流通。
   
    但作為美國的「皇帝」,奧巴馬即便承認自己不那麼喜歡信息自由,他也無法干涉、阻止網路上的自由言論,因為他本身的權力就是受到限制的,而且,美國人和他一樣清楚,如果沒有對掌權者手中權力的監督和限制,靠他們「自覺」遵守紀律和「自律」無異於天方夜譚。
   
     可是,中國各地的「皇帝們」就營造了另外一番景象。在過去幾年裡,我一直跟蹤觀察和分析各地政府官員們打壓網路言論自由的事件,包括多起跨省追捕和半夜敲開網民的門宣布逮捕的恐怖故事,我想知道,這些事件到底是他們根據中央精神在實行維穩任務呢,還是他們自作主張。我發現這類事件中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各地級別並不高的「皇帝們」為了一己之利或者某個小集團的利益而置國家憲法、法律和中央規定於不顧,知法犯法,貪贓枉法。
   
     更應該引起北京警惕的是,這些地方的「皇帝們」在踐踏憲法和法律而為自己圖利的時候,還總是不失時機地把民怨引向北京最高當局。正如那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教訓記者的小官員所言: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
   
     當他這一句話一出口,哪怕他在自私自利甚至早就站在了黨的對立面,也立即讓民眾對北京產生了極端不滿。在這個時候,他的利益就是黨的利益,他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打壓記者的言論自由和媒體監督,就成了北京政權在壓制新聞自由。這種現象實在是值得北京當局深思的。過去幾年,雖然直接來自北京關閉媒體和網站的指令少於以前了,可大家都感覺到形勢更加嚴峻了。為什麼?其中有相當大的原因是一些地方諸侯的所作所為。例如,一些地方官員嚴禁議論他們的文章與帖子,結果在大多數省份,竟然出現了可以議論國家主席,但不能議論市長和書記,只要你涉及到當地領導的,一律刪帖;如果是跨省的,各地省份互通有無,你好我好。結果,他們以為一手遮天了,其實卻把中國弄得烏煙瘴氣。
   
     對於那些真正破壞和諧無法無天的各地「皇帝們」,只要有機會,只要北京給了他們可鑽的空子,他們都會不遺餘力、想方設法打壓網路言論自由的。但由於部分中央領導對網路民意的肯定和重視,使得他們並不能做到有恃無恐。更多的時候,他們很巧妙地利用天高皇帝遠的優勢,歪曲中央指令,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例如,關於網路治理,特別是掃黃打非等,這本來是一個無可厚非的政策,可是偏偏就有那些害怕網路民意的地方官員們變中央政策為己所用,試圖把掃黃變成排除異己,壓制對自己不利的民意。
   
     由於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速度是世界所僅有的,短時間內有3億多人上網,自然是魚龍混雜、無奇不有,所以,清理整頓網路是必要的,但作為中央政府來說,應該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以法律的手段管理網路。
   
     再說,如果說中國網際網路需要「清理整頓」的話,那麼最需要「清理」的是那些積累在網路各個角落裡反映現實社會裡無處可說的民意與民怨;需要「整頓」的則是各地網民們揭露出的利益集團和當權者們喪天害理的貪腐惡行。
   
     
   

楊恆均 2010/1/7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