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時報》 再強也是紙老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2-4 1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徐達內      2010-02-04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描述,當重慶涉黑案律師李庄昨日二審認罪后,久候在法庭外的多名記者發出感慨:「生活永遠比小說精彩。」不過,在這場「驚天大逆轉」之後,李庄在今天的庭審中繼續懺悔——至少,根據華龍網、中新社等媒體的記錄確是如此。

  從法庭里傳出的消息說,這位被重慶檢方指控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的律師今又多次認罪,並稱將來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也不會翻供,甚至拒絕自己的辯護人試圖為其申請精神鑒定。他最後陳述道:(代理)龔剛模案件時自己的所作所為玷污了律師的神聖職責,缺失了一名律師應具有的職業道德素質。

  據《武漢晚報》記錄,李庄昨日承認欺騙公檢法語音一落,其兩位辯護律師「顯得非常震驚,辯護律師之一陳有西幾乎從座位上彈起而問,知不知道認罪的後果和嚴重性」。而《錢江晚報》稱,當其記者就此風雲突變向這位陳律師詢問時,陳的答案是「這種說法是帶諷刺意味的。這是李庄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這樣說」。在李庄今日繼續「坦白從寬」后,根據華龍網報道,辯護律師現在的口徑堅守為:不能僅憑李庄「認罪」就判定其有罪。

  抱著為受眾答疑解惑的目的,幾乎所有報道此案的媒體都在熱烈討論李庄為什麼「180度大逆轉」。《南方都市報》對比列出李庄去年12月30日一審時的「硬」與昨日二審時的「軟」,《瀟湘晨報》在標題中引用接近李莊家屬者的分析——「認罪是為了自身安全」。

  《南方都市報》更願意引用「陰謀論」之類的網民聲音,但重慶地方門戶華龍網評論自然不同,文稱李庄終於主動認罪說明他之前的激烈對抗是一種「表演」。《羊城晚報》今日選擇的金羊網網友則在感慨:「不知道當初曾經力挺李庄、武斷認為李庄無罪的律師們,面對李庄的當庭認罪有何感想?」

  《重慶晨報》、《重慶商報》、《重慶晚報》今日均系採用市委機關報署名通稿,記述開庭10分鐘李庄即承認作偽證的過程,並未使用類似「驚天大逆轉」之類的形容詞。根據這份稿件,為保證李莊上訴案的公開透明,重慶市一中院邀請了7位人大代表、8位政協委員旁聽該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新社、重慶電視台等14家媒體到場旁聽。

  獲邀旁聽者《中國青年報》在大段引述庭審對話后,以如下網路留言用作文末總結:由於我們法律不夠完善,和一些法律人的素質不高,才產生了「潛規則」。今天李庄案庭審之外的意義是,希望通過此案讓法律更完善,司法更有公信力,讓公眾都看到法律的公正和嚴肅。署名者正是鄭琳和庄慶鴻,兩位曾因12月14日李庄案報道引發激烈職業道德爭議的記者,報社編輯專門引用李庄供詞為這則佔據超半版篇幅的頭條報道擬出主題:我就是為了作偽證,為了欺騙公檢法。

  不過,比起團中央機關報對李庄案的特別關照,絕大多數媒體還是將更多版面用在了文強身上,《現代快報》和《深圳晶報》都在頭版頭條宣告自家記者「直擊」了這場公審。文強與妻子「對掐」以及一幅張大千真跡賄禮被當作假畫扔在一邊的故事最被津津樂道。《都市快報》的標題描述尤其生動:「幾套房子,我扳指頭數數」引來現場一片笑聲。《南方都市報》根據檢方指控,用一整版曆數文強13年斂財路:十年公安副局長,三千萬「雪花銀」。雖然這位曾經的警界精英在庭審中「四宗罪一樣也不認」,但並不妨礙《長江商報》在一幅表現文強形象被民眾打上大X的圖片旁作出論斷:文強劣跡一籮筐,再強也是紙老虎。

  奧巴馬是不是紙老虎?《環球時報》頭版宣告:中美衝突奏響「達賴回合」。的確,午後,外交部發言人對美國總統「仍打算」會見達賴的警告發布后,迅即登上四大門戶的頭條位置。環球網推薦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的判斷:「奧巴馬見達賴是擋不住的,這使兩國之間的戰略較量提前到來了。即便達賴回合過去了,中美也會因此傷了臉面和感情,這就好比木板上打入了釘子,即便拔出來也留下了一個窟窿。」

  據新浪評論頻道排行榜顯示,今天最熱門的評論題為「天津駕車撞人案又是本地新聞外地報」。這篇原載《中國青年報》的稿件批評在2月1日天津一起駕車惡意撞人案件發生后:天津本地某論壇,當日上午即有目擊網友發布消息,卻被不斷刪帖,直到下午被門戶網站刊載后,本地網友才被允許討論。當晚天津電視台一檔收視率極高的都市類新聞節目完全沒有任何相關消息。2月2日,天津幾家主流媒體刊載了此消息,但都安排在非常不顯眼的位置,而且只有短短一則新聞通稿。

  想來,這位自稱天津市民的作者若是想知道更詳細情況,只能繼續關注今天的中央和外地媒體。根據《新京報》的追蹤報道,記者昨晚9時與天津濱海新區宣傳部負責人聯繫時,對方稱正組織人員撰寫新聞通稿,對種種疑問,一再告訴媒體記者「再等等」。《瀟湘晨報》記者繼續探索「是什麼讓張義民如此瘋狂」,引述四個事發原因的版本,圖片說明記述說「門衛阻止記者前來採訪,並威脅他們誰敢進來就放狗咬誰」。關切這樁惡性事件的外地媒體不需要服從天津官方的「統一部署」,甚至包括剛剛宣布與《天津日報》社結成戰略合作的搜狐,也通過轉載報道展示出對天津警方的質疑:是否警方後續而來的追截,導致了張義民慌不擇路,乃至大開殺戒?

  雖然《瀟湘晨報》仍然可以在頭版引用《羊城晚報》「三種『毒奶粉'流入廣州市場」的昨日報道,但這份廣州老牌報紙今天已經調整了自己的說法:記者從廣州市工商部門獲悉,截至昨天,廣州市場尚未發現有被通報的問題奶粉,記者走訪全市多家賣場,也未發現相關品牌的奶粉出售。

  不過,比起其它地域的兩會報道,廣東媒體公布出的話題也還是最有「看頭」。《廣州日報》曆數南粵代表委員的大膽言論,類似關心3000萬農民工「性飢餓」、治安問題「讓市民不敢做好事」、年輕人40歲后買房、不應讓商人掏錢進政協等。早已沸沸揚揚的「格力廢標案」討論綿延至兩會閉幕之後,當事雙方格力總裁董明珠和廣州財政局局長張傑明的互相指責得到展示,廣東省最高領導人汪洋一聲「告他!」更是贏得《每日經濟新聞》的稱讚:法治意識在領導層面上已經顯著增強。這篇題為「『告他'振奮人心,『過問'大可不必」的評論得到騰訊評論頻道重點推薦。

  由溫家寶對大學「獨特的靈魂」的期待而起,多有關心教育的時評人士通過媒體平台獻言建策,《新聞晨報》、《南方都市報》、《新京報》、《長江商報》、《雲南信息報》等均許以社論位置:「首先便需去行政化」、「以大學憲章保障大學辦學自主權」、「獨立思考難就難在自由的表達」,不一而足。

  近年來,韓寒多被民間論者視作自由表達的先鋒人物,博客、演講以半「地下」的方式廣泛流傳,最近的段子之一是其以「只曰不日」嘲笑電影《孔子》。2009年年底,這位年輕人曾被南方報系等多家媒體從「公民」的角度授予榮譽。不過,在上期《南方周末》刊出蔣泥「假如我是蔡元培,我會請韓寒當教授」的大學設想后,今日《東方早報》卻允許作者林黑表達對韓寒神話以及「傍精神大款」者的不以為然:韓寒不會因大學而更偉大,大學也不能借韓寒而提升含金量。天才當然有犯禁特權,但成年人裝嫩、裝糊塗,就透著故意的荒謬,還透著骨賤。高爾泰先生書中有「野狗子耕地——不是正經牲口」,這裡引來跡近「以黑打黑」,但是話糙理不糙。

  午後,搜狐開始重點推薦自家主辦的媒體論壇,公布當家人張朝陽的公開抱怨:「不完全的市場經濟妨礙競爭」,要求對政府權力的限制和對公平性的追根問底。

  雖然媽媽評審團保護孩子不受網路污染的決心始終可以通過央視、新華社以及門戶網站專題等處得到強烈宣告,但要求對掃黃權力加以限制的聲音也漸漸等到了表達機會,通過一些相對大膽的市場化媒體平台,嘲笑舉報黃網的「小張同學」或者媽媽們。今日又有羽戈為《華商報》撰文「天涯何處不涉黃」,反對「支持閹割者」製造出的道德壓力:假如這些多慮者願意摘下有色眼鏡,解開道德披風,以多元、寬容的心態打量眼前的世界,也許會發覺,原來陽光如此美麗,迎春花如此明媚,儘管它們都是「黃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